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星圖金融研究院(ID:SIF-2015),作者:付一夫,編輯:孫江永、毛德芬,頭圖來自:視覺中國
又一重磅政策來襲。
日前,官方印發了《擴大内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 年)》,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綱要》明确指出," 堅定實施擴大内需戰略、培育完整内需體系,是加快構建以國内大循環為主體、國内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必然選擇,是促進我國長遠發展和長治久安的戰略決策 ",并圍繞着擴大内需詳細闡述了其背景、意義、發展目标等關鍵内容。
個中深意,耐人尋味。
一
之所以要專門針對 " 擴大内需戰略 " 進行規劃,根本原因在于我們的确到了需要 " 全力拼經濟 " 的時刻。
回顧整個 2022 年,我國經濟形勢可謂一波三折。由于奧密克戎變異株在國内多點開花,且病毒潛伏期縮短、傳播速度快等特點讓多地疫情頻發,防控難度大大增加,不少地區都反複采取了強有力的封控措施,緻使多個行業生産經營中斷,人流物流受阻,衆多企業經營持續承壓,國民經濟的運行被反複擾動。
不過自 11 月份開始,随着國内各地疫情防控措施的陸續優化改進,曾經擾動各行各業運行的不利因素正逐漸趨于弱化,而重振經濟的迫切性愈發凸顯。在前不久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就重點強調,要 " 做好明年經濟工作 "," 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大力提振市場信心 ",充分顯示出高層對于 2023 年恢複國民經濟運行的決心。
那麼,為什麼要如此重視 " 擴大内需 " 呢?
提到 " 内需 ",自然免不了要讨論 " 外需 "。其實在中國經濟崛起的道路上,外需的确是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改革開放至今,依托國内豐富且廉價的勞動力優勢,我國不斷參與和融入到全球分工與專業化的體系之中,一方面從國外引入先進的資本、技術和管理來為本土經濟發展注入動力,另一方面又積極拓展出口市場,将國内生産的産品賣到國外去,充分發揮了我國在勞動密集型産業和制造環節的國際競争優勢,并且把握住了經濟全球化和國際産業轉移的重大機遇。
得益于此,我國收獲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不但加速了工業化進程、形成了完備齊全的産業體系,還大大提升了本土産業的技術基礎和創新能力,我國也因此成為了名副其實的 " 世界工廠 "。
然而近幾年,形勢正在發生着轉變:
一方面,外需狀況受海外政策環境變化的影響太大,如果過度依靠外循環模式來發展經濟,一旦外需出現疲軟,或者海外風險及不确定性增加,都會對我國經濟增長造成影響,久而久之,經濟增長的主動權便很難掌握在自己手中。
從實際情況來看,當前随着全球主要經濟體陷入衰退,我國出口動力确實正在減弱,2022 年 11 月,我國以美元計價的出口同比下滑 8.7%,進口同比下滑 10.6%,已經較難支撐我國經濟的複蘇。
另一方面,由于在勞動密集型産品出口方面的比較優勢,我國主要的出口産品一直集中在紡織服裝、鞋類、玩具等輕工業産品上,而進口的則為資本密集和技術密集型産品。長此以往的結果,便是低附加值行業的不斷擴容,如此既不利于我國國内産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又增加了我國提高外貿競争優勢、搶占全球價值鍊上遊的難度,更容易在核心技術上被西方發達國家 " 卡脖子 ",甚至還會威脅到國家經濟安全。
基于上述種種,不管是出于經濟考慮還是安全考慮,我們都不能繼續把增長的主要動力建立在疲軟不振的海外需求基礎之上,而是應當着眼于對國内市場的進一步挖掘,更加依靠自身的力量來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正所謂 " 打鐵還需自身硬 ",着力于修煉内功以提升經濟對外部環境變化的免疫力才是明智之舉。尤其是考慮到在此前疫情嚴格防控期間,我國内需一直被壓制,難以得到有效釋放,而當前防疫措施的大幅度調整,讓這當中擁有了極大的回旋餘地和反彈空間。
于是,《綱要》的出台也就正當其時了。
二
擴大内需,重中之重一定是促進消費。
消費,既是一切生産活動的最終目的,又是支撐經濟增長的首要力量,還是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體現。我國擁有 14 億人口,是世界上最龐大的内需市場,潛力巨大。不過此前在客觀的防疫要求下,強有力的封控措施被頻繁采用,緻使很多具有出行、聚衆屬性的線下服務類消費場景減少,物流運輸不暢,阻礙了消費市場的正常運行。
與此同時,在疫情長尾效應和未來不确定性的作用下,不少人的工作收入穩定性受到影響,尤其是以工資為主要收入來源的中低收入群體對于未來的預期更加偏謹慎态度,緻使居民消費信心顯著下滑,消費意願偏弱。
反映到數據上,便是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表現的不盡人意。Wind 數據顯示,今年 1~10 月份,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同比增速僅為 0.6%,遠低于疫情之前的 2019 年同期增速 8.1%;從月度數據上看,今年前 10 個月中有 4 個月的社零當月同比為負,其中受疫情影響較大的餐飲領域,竟然有 7 個月的當月收入為負增長。
與此同時,疫情的反複還嚴重壓制了人們的出行,緻使旅遊業遭受重創。根據文旅部對于前三季度國内旅遊抽樣的調查結果,2022 年前三季度國内旅遊總人次為 20.94 億,比上年同期下降了 22.1%,隻有 2019 年同期的 45.6%,尚不足疫情前的五成;而 2022 年前三季度國内旅遊收入為 1.72 萬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 27.2%,僅僅恢複到 2019 年同期的 39.48%,連四成都不到。
在外需日趨疲軟、投資空間逐漸飽和的背景下,勢必需要倒逼政策端快速釋放内需空間,以強化經濟增長動力,而消費重要性便進一步凸顯。
在疫情防控 " 松綁 " 已是大勢所趨的新階段,消費市場有望迎來實質性的改善。理論上講,此前嚴格的防疫措施直接制約線下聚衆與出行的消費場景,那麼逐步放開之後,餐飲、旅遊、線下零售等領域有望迎來強勁的複蘇,繼而直接帶動整個消費市場的回暖。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結合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受前期嚴格防疫的慣性影響,部分人群在主觀上還沒有完全适應最新的防疫理念,再加上全國各地新增病例依然居高不下,并且接下來很可能還會繼續增加,使得很多人仍持謹慎的觀望心态。
同時,部分低收入人群以及收入穩定性缺失的人群,他們在短時間内恐怕難以根本性地改變現狀,消費信心亦是難以迅速提振。再結合海外經驗,從管控政策确定調整到消費基本恢複正常,大多數國家都需要經過 2~4 個季度不等的周期。這可能也預示着我國的消費市場在接下來的複蘇過程中,很難做到一帆風順。
因此,想要進一步挖掘國人的消費潛力,真正讓消費發揮出基礎性作用,繼而助力國民經濟的複蘇,依然需要政策層面的扶持。
三
那麼,下一步要怎樣提振消費呢?
在我看來,短期内,發放消費券和舉行促銷活動等方式仍是提振消費的有效辦法。不過需要指出的是,給低收入家庭和貧困群體直接發放現金,效果要比發放消費券更好,因為低收入家庭與貧困群體對收入的變動更加敏感,哪怕僅有幾百塊的 " 意外之财 ",都能極大地改善他們的生活。
因此,我們可以探索現金補貼與消費券發放相結合的多元化補貼方式,充分發揮二者各自優勢,精準實策應對風險,繼而在促進消費複蘇的同時,改善居民整體福利。
與此同時,我們還需要加大力度穩就業,因為就業是民生之本,有了穩定的工作,才能擁有穩定的收入來源。特别是應當通過通過減稅降費、發放補貼、減少裁員、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多個方面來穩定中小微企業的運行,從而穩住就業大盤,讓越來越多的人擁有更加穩定的收入來源,繼而敢于消費。
從中長期來看,我們還應加快破除抑制消費的一系列障礙,如切實提高中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着手縮小居民收入差距,并且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特别是要妥善處理居民的養老、醫療問題,以此來解決民衆消費的後顧之憂。
此外,随着國人品質消費的日益旺盛與消費心智的愈發成熟," 群衆個性化、多樣化消費需求難以得到有效滿足 " 亦是不争的事實,這就在客觀上呼喚新一輪 " 品質革命 " 的到來,而消費市場的供給端則需要全方位升級,包括産品研發、創意設計、性能把控、産品包裝、市場營銷各個環節。
在此機遇下,本土消費品牌有望更加注重商品質量與價值創造,繼而不斷提升産品附加值和競争力,進一步吸引和鞏固消費者、迎合消費升級,這些也将是未來促消費、擴内需的關鍵一環。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星圖金融研究院(ID:SIF-2015),作者:付一夫,編輯:孫江永、毛德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