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在深圳,能看到好多香港人背着背包或者斜挎包,穿着簡單的 T 恤和運動鞋在大街上‘暴走’ ……" 今年 8 月初,一位常住香港的 vlog 博主就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直言,越來越多的港人在香港賺錢、内地花錢。
随着今年 1 月内地與香港全面恢複通關以來,香港居民 " 北上 " 的熱情不斷升溫,今年暑期,港人 " 北上 " 的人數甚至一度超過了内地 " 南下 " 的旅客人數。
香港入境事務處最新統計數據顯示,7 月 1 日 -8 月 29 日,已有超過 900 萬人次港人入境深圳,而香港總人口數爲 733.32 萬人。這意味着,今年暑期,平均每位香港人入境深圳 1.2 次," 南下 " 到港的内地旅客及其他旅客則爲 533 萬人次。
單日出入境客流屢破紀錄
曾作爲内地人入港必經地的深圳福田口岸有了新的變化,越來越多的香港人從這裏進入深圳。
據深圳皇崗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統計,7 月 1 日 -8 月 31 日,經深圳皇崗、福田口岸和福田保稅區一号通道出入境人員逾 1088 萬人次,全站最高峰紀錄在 8 月 12 日超 25.7 萬人次,其中入境 14.4 萬餘人次。
以港澳居民爲主、出入境客流占比超過 60% 的福田口岸爲例,僅在 8 月,已經連續 3 個周六屢屢刷新多項單日出入境客流量最高紀錄。
除了人流量破紀錄外,車流量也迎來峰值。珠海邊檢總站港珠澳大橋邊檢站 8 月 31 日對外公布,7 月 1 日 -8 月 30 日經港珠澳大橋出入境旅客數量超過 300 萬人次,出入境車輛數量達 55 萬輛次,較 2019 年同期分别增長 47.8% 和 266%,均處于港珠澳大橋開通以來曆史同期最高位。
港珠澳大橋邊檢站相關負責人稱," 進入 8 月以來,香港單牌車數量呈階梯式增長,截至當月 30 日,經珠海口岸通關的香港單牌車達 1.88 萬輛次,環比增長 158%,未來香港單牌車通關量将持續增長 "。
攜程數據顯示,7、8 兩個月,香港遊客到深圳整體旅遊預訂單量同比去年增長 257%,環比前兩個月增長 14%;酒店訂單同比去年增長 301%,環比前兩個月增長 12%;門票訂單同比去年增長 447%,環比前兩個月增長 116%。
此外,在各大社交平台上,港人 " 北上 " 消費已經成爲新的潮流,甚至出現了大量港人到深圳等地消費及遊玩攻略。據香港入境處最新統計,僅 7 月就有超過 468 萬人次香港居民 " 北上 ",相當于每天有超過 15 萬人次港人 " 北上 ",估算消費金額達 40 億港元(約 37 億元人民币)。
香港居民赴内地消費物價更劃算
" 實際上,自年初恢複通關後,香港的親戚和朋友來内地走動就變多了。我經常去深圳出差,能明顯感覺到平時周末就有很多香港人來深圳玩,更别說是暑假了。" 一位廣東佛山市民告訴北京商報記者。
對此,IPG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表示,港人 " 北上 " 熱度持續高漲的原因主要是内地與香港全面恢複通關,使得兩地的人員流動更加便利。另外,香港經濟受到疫情的沖擊,導緻港人收入減少,而内地的經濟發展勢頭良好,使得港人前往内地尋找更多的機會和更好的生活條件。同時,内地的消費市場逐漸恢複,也吸引了更多的港人前往消費。
據悉,自 1 月 8 日零點起,香港與内地實施首階段通關以來,接續性政策與舉措的頒布也在不斷助力香港與内地間的跨境消費。
一方面,交通網絡越發便利,能 " 說走就走 "。今年 3 月,深圳落地數字人民币硬錢包自助發卡機,爲短期過境港澳人士提供便捷高效的消費支付服務;7 月," 港車北上 " 落地實施,惠及 45 萬香港車主等。
另一方面,粵港澳三地也在積極推出各種促消費活動。今年 4 月,廣東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區政府、澳門特區政府共同主辦 2023 粵港澳大灣區消費季,發放超 10 億元消費紅包;5 月,深圳福田迎來深港合辦的 " 港 · 潮流 " 購物節;6 月,深圳鹽田又推出香港主題的夜市街 " 小港夜 " 等。
值得注意的是,也有業内人士提出彙率變化帶來的影響。現在,香港居民赴内地消費物價更劃算了。百度股市通顯示,今年以來,港元兌人民币彙率不斷走高,截至 9 月 6 日,1 港元可兌換人民币約 0.932 元,而在 1 月 6 日,1 港元可兌換人民币約 0.876 元。
此外,柏文喜還指出,擴大港人在内地就業創業和就讀的權利、加強港人在内地社會保障等政策和舉措的實施,也爲港人前往内地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保障,促進了港人 " 北上 " 的趨勢。而這一趨勢也會是一個延續的趨勢,因爲兩地的交流和合作日益加深,消費習慣也逐漸融合,雙向消費将成爲常态。
" 這種雙向奔赴,也反映出未來的一些經濟信号。首先,文旅産業、知名旅遊景區以及相關的特産、機酒等相關産業有望得到此部分新增長點。其次,某些香港相對落後的行業,将在内地産業帶動下得到發展,例如線上購物、外賣、預制菜等。最後,随着雙向奔赴更好融合,不少國貨品牌消費品也會陸續成爲港人選擇,因此香港市場也會成爲國貨品牌發展的重要市場。" 深圳市思其晟公司 CEO 伍岱麒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
北京商報記者 方彬楠 實習記者 程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