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響應國家 " 一帶一路 " 倡議,尋找經濟發展新動能,2023 年以來,中國各地政企代表團陸續出訪,其中東盟三國成爲熱門之地。據最新消息,6 月 28 日,中國 ( 廣東 ) - 泰國經貿代表團抵達泰國曼谷,與泰國企業展開交流合作。
海外汽車市場蘊藏較大商機,因而尋求汽車出口與合作成爲各地政企出訪的重點。根據中汽協的數據,2021 年和 2022 年中國乘用車出口分别爲 161 萬輛和 253 萬輛,同比分别增長 112% 及 57%。今年 1-5 月,國内乘用車出口 147 萬輛,同比增長接近翻倍。
在這種情況下,參與代表團出訪的車企意味着有更多海外發展的機會。此次廣東省經貿代表團訪泰中,埃安是優先受邀參與的汽車企業,且迅速達成了相關合作。
資料顯示,6 月 28 日,埃安與泰國經銷商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宣布正式進軍泰國市場。按照計劃,埃安将于今年内在泰國成立東南亞總部,同時,入泰車型的本地化生産也在積極籌備當中。
此次簽約是埃安第一次出海。相對來講,埃安作爲國内銷量靠前的新能源車企,出海的時間已不算早,在此之前,多家車企已陸續進軍泰國,包括比亞迪、長城汽車、哪吒汽車、長安汽車等,這意味着,競争已經開始變得激烈。不過,此前的新能源車企出海多爲自發行爲,還在 " 摸着石頭過河 " 的階段,埃安作爲政府牽頭出海的車企,或将提供新的出海模式。
憑什麽是埃安
廣東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之一,也是中國制造業的中心地帶。埃安此次能成爲優先受邀參與廣東省經貿代表團和簽約的汽車企業,意味着埃安能夠代表廣東,甚至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制造先進水平。
值得留意的是,政府出訪一般邀請的是地方較大的代表性企業,而廣東省内有多家汽車企業,首先是體量較大的廣汽集團,其旗下除了埃安,還有廣汽傳祺、廣汽本田、廣汽豐田等多個品牌。另外,位于深圳的比亞迪銷量持續快速增長,在新能源汽車規模上稱王,還有小鵬汽車等等品牌。埃安在這麽多企業中脫穎而出,得益于埃安自身的諸多優勢,以及天時地利。
首先,泰國電動車市場潛力較大,埃安作爲中國頭部新能源汽車企業,市場表現增長迅猛,是廣東省重點發展項目,有望撬動泰國電動車市場。
從 2023 年 5 月的最新銷量數據看,埃安月銷量達到 4.5 萬輛,同比增長 113.7%,市場份額達到 7.8%,與第一名的比亞迪并稱爲中國的 EV 雙雄。總體來看,埃安銷量連續破 4 萬,埃安較高的品牌價值有望重新定義泰國市場對中國品牌純電品牌的認知。
面對銷量巨頭比亞迪,埃安的勝出則得益于多方面因素的助推。可以看到,當前比亞迪雖然在銷量上一路領先,但伴随銷量的增長,一些負面的消息也随之而來,如前段時間長城汽車舉報比亞迪在插電式混動汽車上使用常壓油箱,導緻排放超标等。加上比亞迪此前也出現了一些自燃的情況。相對來說,埃安在品牌在産品方面的市場反饋較爲正向。
此外,對于當前快速發展的新能源汽車行業來說,還有一項決定品牌可持續發展和品牌口碑的指标,即保值率。因爲新能源汽車相對于燃油車還是新事物,在電池的衰減速度和智能化的可靠度均備受業内和消費者的關注,高保值率可以一定程度代表品牌和産品的可靠度。
在這一點上,埃安也是比較拿得出手的。資料顯示,2022 年 AION S 和 AION Y 雙雙拿下 15-20 萬級純電領域保值率領先寶座,其中 AION Y 更是以 88.72% 的一年保值率成爲行業領先。
高銷量和高保值率,則是埃安持續進行技術和産品創新的成果。
在新能源方面,埃安打造了全球純電專屬平台,目前已進化到 AEP 3.0 高端純電專屬平台 ,同時在當前備受關注的動力電池方面,埃安自研的 " 彈匣電池系統安全技術 "、" 超倍速電池技術 "、" 海綿矽負極片電池技術 " 三大原創電池核心技術,分别能夠解決續航、安全、充電三大痛點,被行業高度認可。
綜合來看,基于這些積累,埃安才拿到了代表廣東品牌和中國品牌出戰泰國的機會。
機遇與挑戰
埃安的此次出海有較大機遇,可謂出海即藍海。首先,當前泰國的汽車市場穩定增長,尤其是電動車市場。
據泰國汽車協會數據顯示,2022 年泰國純電動車銷量達 13454 輛 , 同比增長 588.5%。2023 年 3 月泰國的純電動汽車銷量爲 6262 輛,同期增長 9.7 倍,創出新高。另據開泰研究中心預計,2023 年泰國純電動車銷量将沖擊 5 萬輛關口。
同時,泰國當地政府對發展新能源汽車市場非常積極,推出了系列政策。2022 年 2 月 15 日,泰國政府批準了 2022 年到 2025 年針對電動汽車的一攬子激勵措施。
根據該政策,在前兩年(2022-2023 年),泰國政府計劃通過免除或減少進口關稅和消費稅來促進電動汽車進口,進而培養國民購買電動汽車的消費習慣;在接下來的兩年(2024 年 -2025 年),泰國政府将減少或免除整車進口的關稅優惠,但同時保持降低消費稅稅率等其他激勵措施來促進國産電動汽車的使用。這樣做的目的是使進口汽車的成本高于本地生産的車輛,進而鼓勵各國車企将生産供應鏈轉移到泰國進行車輛制造與出口。
當前,多家國内車企已經開始着手布局在泰國建廠。今年以來,已有多位新能源車企宣布,已經或将要在泰國建廠。據公開資料,四家投資共計逾 80 億人民币。而按計劃,埃安入泰車型的本地化生産也在積極籌備當中,即埃安也計劃在泰建廠。
可以預計,埃安等中國汽車品牌進入泰國市場後,将極大地豐富泰國汽車消費者的選擇空間。與此同時,中國車企在泰國建廠也必将帶動當地的汽車産業鏈發展,同時創造多個就業崗位,提升當地的就業水平,推動泰國整體經濟的發展和提升。
但中國品牌進入泰國市場也面臨諸多挑戰。首先,需要打破當地固有的市場格局有難度。資料顯示,2022 年泰國新車市場銷量榜單上,日系車占據前四位,排名第一的豐田以 28.27 萬的銷售量占據接近 45% 的市場份額。
不過,目前豐田等日系車在泰國銷售的大多是燃油車,而在電動車這方面轉型相對緩慢,目前泰國的電動車市場增長迅速,這或許是中國品牌在泰國突圍的機會。
另一方面,中國品牌紮堆泰國等東南亞市場,也将造成一定程度的自主品牌内部競争,如何能夠脫穎而出,成爲真正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代表企業也面臨激烈角逐。這對此次出海泰國的埃安同樣是一大挑戰。
出海的汽車企業各具優勢,埃安最爲突出的亮點則是,相對其它大多數的新能源造車企業,其一直将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堅持全棧自研,在電池、電芯等關鍵零部件上擁有絕對的自主權和定價權。另一方面,埃安倚靠廣汽集團背後這棵大樹,在資金、前瞻技術等方面有較大優勢,同時埃安也有獨立上市的計劃,這将爲其未來發展提供更多的助力。
相對地,開啓出海戰略也将有助于提升投資者對埃安和廣汽集團的業績預期,加快埃安獨立上市的進程。據悉,進軍泰國隻是埃安海外戰略第一步,未來埃安将會以泰國子公司作爲東南亞總部,從整車出海,到海外建廠,再到本土開發,逐步實現全球市場 " 研産供銷 " 一體化,将埃安的純電産品推廣到東南亞各國乃至其他海外市場。
随着埃安進軍泰國市場,中國新能源雙雄逐鹿全球的格局即将展開。而在中國汽車品牌群雄逐鹿泰國及全球市場的這場新戰役中,究竟誰能夠最終勝出值得期待。
文 / 何義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