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吳怼怼,作者 | 鹹魚魚
十年前,人們常說「BAT 之外,再無互聯網」,十年後,BAT 已經是古典的提法了,但中文互聯網的戰争卻沒停下過。
字節跳動在進入本地生活,進入同城零售,進入貨架電商。小紅書成爲一個所有玩家都不得不高度重視的競争對手。
拼多多在過去三年那樣摧枯拉朽式的份額增長後,仍未停下顯著的擴張勢能。在 2023Q3 财報披露後,拼多多股價再次上揚,一度超過阿裏,20 年電商龍頭短時間内易主。
浪頭幾經翻湧,也意味着互聯網的權利結構在發生一些不可逆的變化。
曾經的 BAT,隻有騰訊還保留有霸主地位。
雖然現在仍然有聲音說騰訊就是一家遊戲公司,後來又有人認爲騰訊是一家投資公司,這些都很片面。但大家的共識也很容易達成,微信是騰訊無敵的存在。
微信,似乎也隻有微信,主産品形态從上線至今,就沒有變過,它不會因爲節假日,不會因爲營銷活動,也不會因爲金主投放而改變 logo 形态以及開屏。它的四個主 tab 還是那四個。
微信最初的護城河是它的 IM,也就是即時通信,現在它的護城河,是人和内容、信息和商品的連接。但還不完全是,你很難描述清楚。
2023 年,微信在微觀上的産品體驗,宏觀上的商業策略,都頻繁調整。
視頻号在短視頻流、直播和交易層面有變化,搜一搜顯然有了更強的勢能,小綠書被質疑在模仿小紅書,問一問也在不停測試,連那個 " 附近 " 都有都開始了基于 lbs 的類 " 大衆點評 " 的産物。
另外一邊,騰訊廣告與阿裏媽媽達成了有史以來程度最深的合作,淘寶全量接入視頻号、朋友圈、小程序流量,朋友圈和視頻号可一鍵直達淘寶天貓直播間。當然,騰訊廣告隸屬 CDG,而不是 WXG。
如果用少于 10 個字請回答微信 2023 的話," 小步快跑,大開大合 ",至少很合适。
e 人 i 人,都是微信内 " 人 "
前不久,微信新增獨立發送按鈕開啓後,iPhone 自帶輸入法原來的「發送」變成了「換行」,對話框右側是發送鍵,可以實現一鍵回車換行。10 月份,微信更新聊天消息提示功能,出現了一個微信内消息幅。
用戶在打開微信聊天頁面或查看朋友圈時,不會再因爲身處不同界面而錯過聊天提醒。
當然,這種程度的功能更新必然少不了網友的例行一吵。e 人歡欣鼓舞,功能前進一小步,社交效率一大步,而 i 人則翻開小紅書,開始檢索「微信消息彈窗怎麽關閉」。
從産品屬性和用戶習慣出發,這次更新的步子邁的并不大。畢竟,可關閉的彈窗狀态仍有餘地。但若結合微信不斷擴大的内容池來看,實時消息彈窗有爲視頻号助攻的功效。
一直以來,在手機系統中,蘋果微信通知欄提醒都隻在非激活狀态彈出,當你正在浏覽朋友圈或閱讀微信文章時,是不會彈出的,但 8.0.42 版本後,無論安卓還是蘋果,都應彈盡彈。
單就微信内消息彈窗來看,這一功能本質上是爲了方便用戶在刷微信視頻、閱讀公衆号文章時不退出,方便使用,不增加用戶成本。
而延伸來看,未嘗不是在有意擴大視頻号生态。
此前,有用戶在社交媒體上分享對消息彈窗這一功能的體驗時,用「站内 push」形容新功能,并表示,「之前很痛的體驗就是在讀公衆号,看視頻号,看朋友圈的時候總傳來消息的聲音,無法判斷消息來源和重要性,就需要被迫返回消息頁面查看。而站内通知太解決現在時間消息碎片化的問題了。」
8 月份時,新榜在一篇文章裏曾提到,微信視頻号生态運營主動性增強。在産品更新提速之外,微信視頻号在活動策劃、運營扶持方面一改公衆号時代的 " 無欲無求 ",動作有所增多,整體運營主動性有顯著提升。從 C 端到 B 端,生态運營變得更加主動積極。
事實上,不隻是微信視頻号整體運營變得更加主動,其實整個微信産品都有小步快跑的迹象。
多處加速,整體小跑
在很長一段時間裏,觀察者提到微信,就會盛贊微信的松弛、克制以及若有若無的商業化高級感。
但今年以來,畫風有一些變化。視頻号到小綠書,微信功能叠代的速度越來越快,變動也越來越大。僅以視頻号爲例,據新榜研究院不完全統計,截至 2023 年 8 月,微信視頻号更新功能、出台政策達 60 項,而 2022 年全年這一數字是 49。
如今再去看公衆号,更是舊貌換新顔。内容推薦算法大變是其一,對短内容形态的反複激活是其二。
當然,前者更多是不得已而爲之,而後者,曾被解讀爲是一場對小紅書的圍殲戰。
但其實,對微信産品有些了解的人應該知道,小綠書的出現,不是 " 成長中的煩惱 ",而是 " 長久以來的遺憾 "。
此前,公衆号因爲機緣巧合成爲了長内容的集中地,但張小龍始終遺憾公衆号短内容的缺失。
在 2020 年 1 月的微信公開課 Pro 上,張小龍曾反複強調 " 短内容 " 重要性,他還提到了微信公衆平台創始之初的願景:" 公衆平台的原始想法是取代短信成爲一種基于連接品牌和訂戶的群發工具,并且有效地避免垃圾短信。群發的内容并不是重點,應該是各種各樣的形式的内容都應該是可以的,如文字、圖片、視頻等。"
如今,爲了補齊内容生态中短内容的短闆,微信做了不少動作。
從小綠書的出現到公衆号信息流的改版,再到有點知乎的「問一問」,微信這些動作直指短内容的核心領地。
不過,從目前的效果來看,長短内容的整合仍需動态調整。尤其是當公衆号長文和視頻号内容雜糅在一個信息流頁面裏時,食用感受并不高效。
長圖文閱讀與短視頻觀看分屬于不同的用戶場景。前者是 save time 内容,後者是 kill time 内容。當二者整合在一個頁面,且線性地推薦給用戶時,反而會導緻算法推薦效率的降低。
究其原因,這一整合是另一種程度的左右互搏," 如果 Kill time 和 Save time 的内容在同一平台上,就是用戶精力之間的競争,一般來說,Kill time 勝出。比如小視頻,絕大部分人喜歡看不用動腦的趣味内容。"
從商業化來看,短内容的廣告加載效率顯然更高。當然,商業化是 CDG 要考慮的,做好産品功能才是 WXG 要考慮的。
隻有當某個商業化功能,也是微信平台上絕大部分用戶所需要的,這個用戶主要包含消費者、商家兩個維度,産品才會調整。在絕大多數時候,産品意志在先。
這也就是爲什麽,微信内的商業化給人一種并不急着賺錢的感覺。
但是,微信可以不急,騰訊不能不急。廣告變現上可以不激進,但用戶使用時長的争奪,必須主動出擊。這個聽起來有點繞口,但是可以解釋,小步快跑,卻又大開大合。
最新财報,騰訊網絡廣告 2023Q3 收入 257.21 億元,同比增長 19.95%,環比增長 2.87%。
微信泛内循環廣告收入同比增長超 30%,貢獻過半微信廣告收入。
需求端,微信小遊戲、短劇的爆發式增長會帶來持續的内循環需求提升。
供給端,視頻号浏覽量同比增長超 50%,但 Ad load 不到 3%(其他短視頻平台基本都超過 10%),仍有很大的操作空間。
視頻号不可能殺不死抖音,但抖音也無法抑制視頻号的生長了。盡管很多人還是會說,視頻号沒有原生頂流。不過,視頻号在做的事情,是不斷強化自己的特色,在更多的内容和品類上,形成自己的優勢,本質上是提高了自己的被認知效率。
中老年客群,文旅直播,都是已經做深了的印象,接下來應該還會有更多個印象。
至于頂流這件事情,有沒有其實問題不大。畢竟,papi 醬是唯一穿越周期的短視頻女王,幾乎沒有瓶頸。而更多的時候,抖音頂流是一茬又一茬得換,B 站百大是一個接一個得塌。
相關關系比因果關系更重要
BAT 隻剩 T 還屹立不倒,本質上是因爲微信給騰訊拿到了移動互聯網的船票,也是因爲,微信誕生以來的十餘年,是一個相關關系比因果關系更重要的時代。
十一年前,維克托在《大數據時代》一書中明确提出過這樣一個觀點,大數據時代最大的轉變就是,放棄對因果關系的渴求,取而代之關注相關關系。
彼時爲了佐證這個觀點,他例舉了很多「隻要知道 " 是什麽 ",而不需要知道 " 爲什麽 "」的成功商業案例。
那時,這個颠覆了千百年來人類思維慣例的提法,遭受了不少反駁,但現實給人們上了一課。從 O2O 到 OTA,從網約車到共享經濟,從短視頻到直播,風口一個接一個,風口之上誕生的很多公司都是本着因果來去。
很多人說松弛感高級,是高級,因爲難。松弛感是長期、有效努力的累計,隻有精通,難不倒你,遊刃有餘,才能松弛。
當下,互聯網的競争開始步入真正意義上的存量之争。電商、金融乃至社區社交領域,都從早期的産品之争,演化到産品、内容與商業整合起來的 PK,微信也不例外。
但是,要成爲國民級産品,一定是更注重相關關系而非因果關系。爲什麽每天都有至少 1 億人想教張小龍做産品,就是因爲絕大多數人隻從因果推導産品怎麽做。
當然,以上都隻适用于 AI 時代的前夜。AI 奇點臨近,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