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鄂爾多斯發布
對于地級市而言,GDP 邁過萬億就進入了新的 " 圈層 ",所以時不時就有後備力量躍躍欲試。
前有 7000 億級的揚州喊出 " 大幹三五年,奮力過萬億 ",後有 5600 億級的鄂爾多斯也定下了 " 沖擊萬億 " 這個小目标。
近日,鄂爾多斯舉行 2023 年優化營商環境經驗交流會。會上,鄂爾多斯市委副書記、市長杜彙良表示,鄂爾多斯将加快推進打造全國一流營商環境工作任務,力争五年内邁入萬億 GDP 城市,進入全國地級市 30 強。
24 個萬億級城市中,西安(2022 年 GDP1.15 萬億元)是大西北地區的唯一代表。若是五年後鄂爾多斯的願望實現,那它或許會成爲 " 西北第二個萬億城市 "。
從 5600 億到萬億,幾乎相當于再造一個 " 鄂爾多斯 "。有希望,因爲鄂爾多斯不僅經濟增速亮眼,固定資産投資增速更是讓一些兄弟城市望塵莫及,今天的投資是明天的基本盤," 追風逐日 " 或能帶它華麗轉身。
當然也有威脅,同爲西北能源 " 雙子星 ",榆林的經濟體量在它之上,同樣也是競逐 " 西北第二個萬億之城 " 的優質選手。
勢頭
鄂爾多斯喊出 " 萬億 " 目标,看起來已經籌謀過一陣子了。
從體量上看,疫情三年,其地區生産總值連跨 2 個千億級,到 2022 年底爲 5613.44 億元。這個經濟總量,在呼包鄂榆城市群中,排名第二,在内蒙古排名第一。
從增速來看,2020 年、2021 年、2022 年和今年上半年,GDP 同比增長 -2.9%、7%、5.4% 和 7.1%。這個經濟增速,在呼包鄂榆城市群的四座城市中,往往排在第三或第四的位置。
其實,鄂爾多斯的 GDP 整體走勢并不占優,亮眼的地方在于它的固定資産投資增速,尤其是工業投資增速。2020 年、2021 年、2022 年和今年上半年,鄂爾多斯的工業投資增速一直保持了兩位數增長,一路上揚,今年上半年更是高達 67.2%。
鄂爾多斯在投資領域的強勢 " 反撲 ",成爲那個關鍵變量。這個走勢,與榆林拉開了明顯的差距。
這兩座同在黃河 " 幾 " 字彎内的城市,資源禀賦相似,經濟體量相當。原本 2017-2020 年,榆林固定資産投資增速是快于鄂爾多斯的,而且榆林當時的能源工業投資占工業投資比重達 71.3%。但自 2021 年以來,形勢陡轉。連續兩年,榆林工業投資增速從正轉爲負。
此前,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導、永秀智庫理事長白永秀分析稱,鄂爾多斯勝在一些非能産業的布局,這方面榆林一直沒能真正發展起來。
當榆林還在盯着煤化工做文章的時候,身旁的鄂爾多斯提出既要 " 羊煤土氣 ",又要 " 追風逐日 ",全力打造新能源産業高地。
今年 1-5 月,鄂爾多斯的固定資産投資的增速是 39.9%,其中 30% 就來自于新能源。鄂爾多斯統計局在今年上半年的經濟運行分析中提到," 新能源投資同比增長 369.7%,新興動能增勢強勁 "。
屢屢攀升的新能源闆塊,或許成爲了今年上半年鄂爾多斯 GDP 整體增速能反超榆林 4 個百分點的原因所在。
新能源這張新名片還在不斷放大。根據鄂爾多斯設定的 " 追風逐日 " 小目标,到 " 十四五 " 末,全市新能源裝機超過 5000 萬千瓦," 風光氫儲車 " 産業總産值超過 5000 億元。
這新增的 5000 億元,不恰好可以拉動目前經濟體量與 " 萬億 " 之間的差值嗎," 再造一個鄂爾多斯 " 有了可以真實觸摸的實物。
變革
擁抱新能源的鄂爾多斯,這兩年有了一些新的合作夥伴。
從公開報道中可以看到,與鄂爾多斯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的對象,有來自清華大學的院士團隊,有華爲,有甯德時代,有騰訊;鄂爾多斯新引進的企業,有來自上海的盈德氣體集團,有來自西安的隆基,有來自浙江的華友,有來自江蘇的天合光能。
據鄂爾多斯官方消息,僅今年上半年,鄂爾多斯市新簽約招商引資項目達 290 項,同時有 470 項重大項目已完成投資,投資完成率 66.6%。今年 1-7 月,全市實際使用外資 18.03 億元,同比增長 412.5 倍,提前 5 個月超額完成自治區下達的 7 億元目标任務,創近三年新高。
圖片來源:鄂爾多斯政府官網
最值得一提的新朋友是 " 上海城市群 "。2021 年,國家首批 " 氫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群 " 公布,分别是京津冀、上海、廣東。
" 上海城市群 " 則由上海市牽頭,聯合鄂爾多斯市及江蘇省蘇州市、南通市,浙江省嘉興市,山東省淄博市,甯夏甯東能源化工基地 6 個城市(區域)共同組建 "1+6" 聯合體。
這個特殊的城市群,緻力于打造國内産業規模最大、體制環境最優、整體競争力最強的燃料電池汽車産業集群。其中,鄂爾多斯的角色是,承擔實現燃料電池整車的商業化運營的重要任務。
這些來自東部沿海地區的新夥伴,帶來了資金、項目、技術、人才,也在與鄂爾多斯的磨合中," 倒逼 " 其構建全國一流的、開放程度更高的營商環境。
據當地媒體報道,近兩年招商優商在鄂爾多斯被 " 置頂 ":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大會連續兩年作爲新春第一會召開;率先在全區開展優化營商環境立法工作;對标上海、深圳,叠代升級推出優化營商環境 4.0 版……
一些改變在發生,比如從最初的來來回回跑部門審批到如今 " 保姆式服務 "" 數字政務門牌 ";從曾經工程建設項目立項到竣工驗收備案由 195 個工作日壓減到不超過 46 個工作日;從開辦企業辦理時間由 3 個工作日減少到線下 1 個工作日、線上 0.5 個工作日;289 項證明材料事項、510 項證明材料分批次實現證明材料免提交……
隻有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才能讓引進來的企業留得住、發展好,并持續釋放 " 引力 ",吸引更多的企業和項目落戶。
當然,諸如審批手續的精簡、經辦工作日的減少,是營商環境的優化初級階段。優無止境的營商環境,需要鄂爾多斯不斷走進深水區,向病竈痛點發力,從體制機制上改革,才能獲得更多優質項目、現代化企業的青睐,才能爲 " 再造一個鄂爾多斯 " 輸入更強的底氣。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