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黃嘉祥
10 月 20 日,港交所(0388.HK)發布 2023 年度三季報,今年首三季度收入及其他收益 157 億港元,同比上升 18%,創曆來九個月收入的第二高紀錄;股東應占溢利爲 92.65 億港元,同比上升 31%。其中,第三季度盈利 29.53 億港元,同比上升 30%。
港交所表示,首三季度收入增加源于投資收益淨額創曆年九個月新高,但平均每日成交金額下跌令交易及結算費減少,以及新上市衍生權證和牛熊證數目下降令聯交所上市費收入減少,均已抵銷了部分升幅。
财報顯示,港交所首三季度資金的投資收益淨額爲 11.77 億港元,(2022 年首三季則虧損 4.24 億港元),源于外部組合錄得公平值收益淨額 2.10 億港元(2022 年首三季:虧損 6.59 億港元),以及内部管理的公司資金的投資收益上升。
今年首九個月全球新股市場仍然低迷,期内港交所迎來新上市公司共 47 家,集資額合共 246 億港元,按年下跌 67%。畢馬威發布《A 股和港股 IPO 市場前三季度》報告顯示,香港 IPO 排名跌至全球第八位。
不過,期内上市申請仍絡繹不絕,截至 2023 年 9 月 30 日,共有 115 宗上市申請正在處理中。港交所表示,踏入第四季度,全球集資市場有望重拾活力。
此前,市場期盼已久的港股創業闆(GEM)改革方案終于出爐。9 月 26 日,港交所正式刊發有關 GEM 上市改革的咨詢文件,提出的建議包括實施新的 " 簡化轉闆機制 " 讓合資格的 GEM 發行人轉往主闆上市、爲高增長的企業增設新的資格測試以及取消季度彙報規定。
9 月 27 日,港交所宣布香港全新的現代化首次公開招股結算平台 FINI 将于 2023 年 11 月 22 日正式啓用。透過 FINI,首次公開招股中的保薦人、包銷商、法律顧問、銀行、經紀、股份過戶登記處及監管機構等不同持份者将以電子化方式合作,以履行各自在首次公開招股項目的職責,大幅縮短以及全面現代化和數碼化香港首次公開招股的結算流程,提升效率并推動香港作爲主要集資中心的長遠發展。FINI 亦會引入全新的公開招股資金預付模式,有助減少超額認購新股所凍結的資金。
FINI 是港交所的重要倡議,将新股從定價至股份開始交易的時間由五個營業日(T+5)大幅縮短至兩個營業日(T+2)。港交所表示,港交所和新股市場參與者一直在積極準備迎接 FINI 推出, 2023 年第三季期間進行了數次模拟實習及市場演習,爲 FINI 用戶提供測試端對端新股結算流程的機會,以熟悉全新的 T+2 模式 。
展望第四季度,安永大中華區上市服務主管合夥人何兆烽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随着中國内地和香港市場的複蘇,預計地區整體将出現反彈。香港的上市申請中有一大型分拆項目目标籌集最少 10 億美元,亦向市場釋放正面信号。
港股 IPO 市場低迷,股票流動性亦面臨挑戰。港交所數據顯示,2023 年首三季的現貨市場平均每日成交金額爲 1097 億港元,較 2022 年首三季下跌 12%。
港交所表示,第三季期間,其作爲香港特别行政區政府成立的促進股票市場流動性專責小組的其中一名官方成員,與小組緊密合作,探讨如何進一步提升香港市場的吸引力。專責小組于 2023 年 8 月成立,主要負責檢視影響香港資本市場流動性的因素,并就有關事宜向政府提交建議。專責小組在評估過程中也會考慮到香港市場的全球競争力及其可持續發展。
10 月 19 日,香港财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陳浩濂在立法會會議表示,促進股票市場流動性專責小組已就提升香港市場競争力和改善投資者信心向政府提交報告。政府現正聯同港交所和金融監管機構積極研究和考慮相關建議。
畢馬威認爲,香港有望在 2023 年年底重返全球 IPO 五甲。港交所最近發布了有關 GEM 改革的咨詢文件,提出措施以提升 GEM 對具有高增長潛力的中小企業的吸引力。此外,香港政府已成立促進股票市場流動性專責小組,以全面檢視影響股市流通性的因素。這些舉措,加上持續完善的港交所上市制度,均有助香港加強多元化和多層次的資本市場發展,維持香港作爲主要國際金融中心的競争力。
港交所行政總裁歐冠升表示,盡管宏觀市場氣氛仍然疲弱,但香港交易所的業務發展良好,并已經做好準備迎接市場氣氛的逐漸回暖。展望未來,港交所将繼續以客戶爲中心,利用其與中國内地互聯互通的獨特優勢,繼續提升香港市場和産品的吸引力和競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