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寫明道和蔣雯麗合作的《轉角之戀》時,咱們淺淺地讨論過一次積壓劇。
那幾年因爲内娛流量當道,資本瘋狂湧入,導緻影視市場嚴重飽和。
再加上一些審查問題、政策變更、演員暴雷,于是很多劇拍完了,卻播不了。
爲了能夠順利播出,這些劇不得不删減、AI 換臉、重新配音等等。
今天咱們要說的這劇,2017 年就發預告片了。
6 年了,整整 6 年了,它終于開播了——
《淩雲志》
坦白說在優酷上看到這個劇名的時候,還以爲又是什麽粗制濫造的仙俠被擡上來了。
結果,它竟然是被改頭換面的《大潑猴》。
說起《大潑猴》,可能很多人追過這部熱門網絡小說。
作者用近乎于 " 同人文 " 的方式重新構架了《西遊記》裏師徒四人取經之前的故事。
同類型的作品還有《悟空傳》。
不過《悟空傳》被改編成了電影,邀請一衆大咖,最後拿下了 7 億的票房。
而《大潑猴》的命運就悲慘了許多。
被優酷作爲當年的重點項目進行開發,請來了林峯、吳克群、赤西仁等明星大腕。
結果,碰上了突如其來的 " 限古令 "。
限古令之下,《延禧攻略》和《如懿傳》相繼下架,都已經定檔的《大潑猴》被叫停,直接被平台從待播劇裏移除了。
好在多年過去,《大潑猴》改名爲《淩雲志》終于在本周空降優酷。
主角也是開播之日才開始宣傳,該劇的日本主演赤西仁,更是直接在微博感歎 "finally"。
《大潑猴》的小說講的是一個人魂穿到了一個猴子身上,也因爲主人公的穿越導緻天崩地裂,于是石猴出世了。
但剛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猴子,就是一隻猴子而已,吃不飽穿不暖,還被那些高高在上的神仙歸爲妖族,遭受到了誅殺。
在經曆了一系列的苦難和磨練之後,猴子終于拜到了菩提老祖的門下。
而這個時間要比書裏早上 300 年。
由于知道未來要在天庭大戰之後,被如來壓到五指山下,帶着對于神仙的憤恨,對于妖族的同情,猴子開始了逆天改命之路。
而《西遊記》裏和他有關的神仙、妖魔也悉數登場。
摻雜着愛情、親情、友情,又虐又燃又中二。
結果點開換了名字的《淩雲志》,無語兩個字直沖屏幕。
首先是濃濃的過時感,妝造更是不忍直視。
更絕的是,這劇通過配音,将原著裏面的名字全部給改了。
林峯飾演的猴子,化妝化的是猴子,肢體動作演的是猴子,别人喊他的口型也是猴子。
可是他就不叫猴子,叫磐石。
楊戬被改成了楊岩。
太白金星改成了泰白紀星。
王母娘娘改成了天母娘娘。
天蓬元帥改成了北宸元帥。
這麽改,不僅是跟原著切割了,也跟《西遊記》的世界觀沒半毛錢關系了。
《西遊記》已經敏感到這種地步了?
單說《淩雲志》這劇情,删減肯定是有的,把穿越給摘出去了,直接從石猴出世開始。
他在花果山當上了大王之後,帶着猴子們整天吃喝玩樂。
卻不想這個時候,天庭正在發生着一場惡戰。
赤西仁扮演的楊岩(楊戬),其母和凡人相戀觸犯天條被罰,所以爲了救母,他和妹妹帶着一衆妖族準備把天帝(玉帝)給幹掉。
這戰鬥力真不是蓋的,都打到大殿上了,結果臨門一腳又認輸了。
原來,楊戬的妹妹被趕來的元始天尊給拿捏了,迫于威脅,楊戬隻好答應招安。
在和楊戬的大戰裏,北宸元帥(天蓬元帥)表現出衆,受到了天帝的嘉獎,于是就又被指派去滅妖了。
在神仙的眼中,那些沒有通過正道修煉的都是妖,于是磐石遭到了天庭的第一次迫害。
明明什麽都沒有做,但朋友族群都被殺光。
懷着憤恨,僥幸逃過一命的磐石決定去拜師學藝。
不想受人欺負,隻能讓自己更加強大。
然後在菩提老祖那兒,他結識了同樣心懷不甘的楊戬的妹妹楊婵(劇中被改成了楊岚)。
小說裏,猴子和楊婵有一段虐戀,劇遵循了原作的感情線。
看到這,想必大家應該明白爲啥這劇要跟《西遊》的世界觀切割了。
楊婵是《寶蓮燈》裏沉香的母親,合着孫悟空跟沉香他媽三聖母談上了,這 CP 的沖擊力可不小。
而且猴子的愛情線還挺複雜,除了楊婵,他還跟其他女人有幾生幾世的糾纏。
肯定會有人會想,這什麽亂七八糟的魔改小說,難怪被叫停。
《淩雲志》确實不行,一個 2017 年的劇,的确已經無法滿足當下觀衆的審美。
但關于魔改小妹還是多說兩句。
首先,這劇改編的是網文《大潑猴》,并不是吳承恩的《西遊記》。
再者," 魔改 "《西遊記》的作品,在影史上可是數不勝數,最爲有名的肯定還是周星馳的《大話西遊》。
而香港 TVB 的《美猴王》也以惡搞的方式,颠覆性演繹了師徒四人取經的故事,可謂是既有情懷也有設想。
另外像是《春光燦爛豬八戒》《福星高照豬八戒》,哪怕是《西遊記後傳》都在依托于西遊世界觀的基礎上重新構架了人物。
但這些都是爛劇嗎,不僅不是,還都是咱們看了一遍又一遍的童年回憶。
然而,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這種天馬行空的改編逐漸了成了 " 不正确 "。
這裏得先放上一句名人名言——
" 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亂編 "。
自這句話開始,圍繞着西遊世界觀的改編劇,無一不處在争議的風口浪尖上。
也是奇了怪了,這幾年的 " 西遊 "IP 基本全部翻車,無論是《西遊伏妖》《女兒國》還是《悟空傳》,都挨罵了。
真正讓業内咯噔一下的,還是羅晉主演的《封神演義》,播着播着直接下架了。
雖然沒明說,但與魔改被噴脫不了幹系。
網友的立場,輿論的導向,誰也無法預料《大潑猴》上線後會不會也被讨伐?
再加上本就積壓,已經讓該劇沒有任何試錯的餘地。
所以才有了非常可笑的" 一鍵替換 "式配音,配完順帶連劇名都給改了,索性完全切割。
當時很多人在點評《封神演義》時,站在了六老師的立場,同意了那句名言。
但問題是,改編的标準是怎麽規定的,戲說的底線又由誰來界定?
是觀衆,還是審查部門?
可以肯定的是,在這個問題有個答案之前,像《淩雲志》這樣可笑的一鍵替換,還要在國産劇裏上演很久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