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獵雲精選,文 / 林京
素有 " 海上大熊貓 " 之稱的中華白海豚正成為瀕危物種。據統計,珠江口 - 香港種群的中華白海豚數量以每年 2.46% 的趨勢減少,若以此比例來計算,該種群将在三代内失去 74.27% 的個體,成為瀕危物種,五到六代之後就将完全滅絕。
白海豚生存環境正遭遇挑戰,它們喜歡生活在沿海地區水深不超過 30 米的河口海域裡,然而海洋開發活動和增加的航運船舶,不僅在一定程度上侵占了白海豚的生存空間,還加大了它們的生存風險。陸源污染、栖息地衰減、種群隔離,都會将中華白海豚推向滅絕。
對于已經從事中華白海豚相關研究 11 年的鄭銳強而言,感觸更深。根據初步統計測算,中華白海豚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的東南沿海近岸海域,總數量在 6000 頭左右,至少有八個種群。除了珠江口 - 香港、湛江雷州灣海域等大種群外,還有在廈門灣、粵東海域等地生活的極小種群,比如粵東海域目前隻剩下最後 13 頭。
讓鄭銳強更感擔憂的正是這些小種群。按照上述比例計算,這些小種群面臨着更大的滅絕風險,可能不用一個世代就會滅絕。在公衆真正去了解他們之前,就已經徹底消失了。近幾年,他主要收集白海豚個體照片用于小種群保育研究,物種滅絕的風險讓他更感工作緊迫。
用 AI 保護瀕危物種
鄭銳強是中山大學生物學博士,目前是智漁可持續科技發展研究中心科學總監。一年當中大部分時間他都在出海,需要長時間舉着相機去捕捉白海豚遊行的速度和方向,還要從不同角度拍攝背鳍,這是識别白海豚物種的關鍵。
鄭銳強更繁重的工作還在于給不同的海豚建檔。比如出海 60 天他拍攝了百萬餘張照片,他要先将拍攝到的海量照片中背鳍部分摳出來,再與數據庫裡的海豚做對比,如果數據庫海豚數量隻有幾十隻還好,如果是幾千隻,僅通過肉眼來進行個體識别的工作量無疑是巨大的。
圖注:iDOLPHIN 中的海豚拍攝圖片
轉機出現在 2020 年底,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騰訊優圖實驗室、騰訊雲 AI 等聯合發起首屆騰訊 Light · 公益創新挑戰賽," 野生動植物保護 " 是賽題之一。騰訊開放的雲上的 AI 技術接口,包括人臉特效、文字識别、人臉識别、人臉核身及語音技術等,為野生動植物保護和公衆教育提供更多可能性。
看到這個消息,鄭銳強難掩激動,立馬報名參賽,困擾已久的工作難題終于得到解決。去年鄭銳強出海超過 60 天,總航程超過 5500 公裡,對 3 個中華白海豚小種群(三娘灣種群、粵東種群和廈金種群)進行了照片識别調查。他和團隊搭建的 iDOLPHIN 數據應用中錄入了超過 36700 張背鳍照片,基于騰訊雲智能等 AI 矩陣技術準确識别個體超過 2700 頭,覆蓋了 2 個最大種群以及 3 個小種群。
鄭銳強告訴獵雲網,AI 首先對團隊最重要的幫助在于快速地做數據處理。目前通過 iDOLPHIN 小程序已經可以做到,單張中華白海豚圖片識别準确率達到 93% 以上,從上傳照片到處理照片,到反饋結果,整個過程僅需要 10 秒。
圖注:iDOLPHIN 小程序中的個體照片識别功能
其次,AI 起到 " 連接 " 作用。目前全中國在做中華白海豚保育研究的不過 20 人,他希望通過 AI 讓每個普通的公衆通過舉手之勞參與到中華白海豚保護工作中。
" 一個成功的方案,不隻是解決數據的問題、保護的問題,而是讓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我在廣西看到有些遊客在白海豚遊來時會拿出手機拍攝,他們完全可以把這個數據貢獻給做研究的機構,但是他們需要一個工具參與其中。" 鄭銳強說。
圖注:在 iDOLPHIN 小程序中,用戶可以上傳照片發布擱淺救助,共享白海豚位置。
利用騰訊雲智能的圖像識别能力,鄭銳強團隊搭建小程序識别白海豚個體,并向大衆開放。在保護區觀賞到白海豚的遊客,上傳拍到的照片,就能看到這隻海豚的詳細介紹,随手也幫助記錄下了海豚的出現位置、行為數據,幫助保護人員完成了一次白海豚軌迹追蹤,共同參與了中華白海豚保護工作。
在 iDOLPHIN 小程序中可以看到,用戶可以通過上傳照片,不僅參與到白海豚物種識别,還可以參與到擱淺救助、生态保護工作中去。
此外,在 iDOLPHIN 小程序中,還有《影像博物館》欄目,以漫畫、視頻、科普問答等形式,對白海豚進行深入淺出的解讀。鄭銳強希望通過騰訊平台及微信小程序的影響力,推動物種保育理念,實現海洋生物多樣性教育的目的。
其中尤為重要的是,這款小程序也可以 " 連接 " 到離白海豚最近的人——漁民,當他們對白海豚有了更深入了解之後,不僅能更好地規範自己的行為,還能為白海豚保護出力。
彙聚 2000 支隊伍、7000 名選手
鄭銳強所參與的騰訊 Light · 技術公益創造營,是騰訊推動雲上 AI" 技術價值外溢 " 的科技公益 IP 賽事,主要面向行業開發者、公益愛好者等,免費開放騰訊雲上積累多年的 AI 技術能力,包括人臉特效、文字識别、人臉識别、人臉核身等計算機視覺、語音及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号召更多社會力量,解決兒童安全保護與教育、素養教育、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教育、适老化等領域的社會痛點問題。
自 2020 年 12 月 30 日啟動以來,騰訊 Light · 技術公益創造營已連續舉辦兩屆,超過 2000 支隊伍、7000 名選手參加了這項活動。大家借助騰訊雲智能的 300 多項 AI 原子能力,打造出了一批優秀的公益項目,其中很多已經落地生根,幫助解決社會問題。
如鄭銳強一般,在新疆阿勒泰地區,90 後女孩初雯雯正和朋友一起救助有瀕臨滅絕危險的河狸。
過往困擾初雯雯團隊的問題之一也是海量的數據。每天,她們要在野外架起 500 多台紅外相機詳細觀測,一個攝像頭一年會拍攝上百 T 素材,在有限的人力之下,以人工肉眼去甄别海量素材數據,耗時且耗力,且準确率很低。
通過騰訊 Light 技術公益平台,她們利用騰訊雲智能圖像識别等 AI 技術,開發了一款新應用。有了 AI 幫忙,過去兩三個月,甚至半年的工作量,現在兩天就能完成,不僅加速對蒙新河狸的保護效率,也對觀測新栖息地的生物多樣性和栖息地生态環境打造效果起到關鍵作用。
AI 正深入到社會方方面面。在兒童安全保護與教育賽道中,由悅智 AI 實驗室開發的黃疸新生兒黃疸 AI 圖像識别(" 保健熊 " 小程序)及趨勢分析管理平台,基于騰訊雲智能的圖像識别能力,可以對新生兒是否患有黃疸疾病及其嚴重程度進行智能診斷,AI 篩查黃疸的準确率達 94.7%。診斷結果也會同步至醫院,由醫生做最終的決策治療,家長僅需要 10 分鐘就能了解孩子黃疸症的情況。
在此基礎上,這些團隊還将進一步讓 AI 技術和公益進行結合。例如悅智 AI 實驗室團隊未來将深化嬰幼兒全程數字化服務和精細化管理,通過建立海量數據的 " 兒童數字健康雲 ",以大數據和 AI 參與産業創新。鄭銳強将結合小程序的線上科普平台,繼續與其他保護主體推動鲸豚主題的公衆科普工作,他還計劃通過數字應用,設計出基于個體 - 種群 - 海洋公益保護地的互聯網公益産品。
公益的點點星火正不斷彙聚。2 月 2 日,第三屆騰訊 Light · 技術公益創造營在海南海口正式啟動,承接前兩屆的積累,繼續關注 "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 "、" 老年人用網安全 " 和 " 生物多樣性保護 "。
騰訊雲副總裁、騰訊雲智能負責人、優圖實驗室負責人吳運聲介紹,第三屆的名字和以往有些區别,将 " 騰訊 Light · 公益創新挑戰賽 " 升級為 " 騰訊 Light · 技術公益創造營 ",希望弱化掉 " 比賽 " 的緊張氛圍,讓更多參與者沉浸在技術公益創新的氛圍中。升級後的騰訊 Light · 技術公益創造營具備技術普世化、參與社會化、議題可持續化、社會價值創新長期化的幾個特點,将公益項目與可持續社會價值共振,促進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的常态化發展。
在本次技術公益創造營中,騰訊将為選手提供三大扶持。第一,騰訊的專業測試平台 WeTest 将為複選項目提供一站式質量服務;第二,騰訊開源生态 OpenCloudOS 在本次活動中作為技術底座,将為參賽隊伍提供全程技術支持;第三,騰訊技術公益創投計劃與騰訊 Light 技術公益創造營進行深度合作,開辟推薦渠道,相關入選項目可以獲得推優 " 直通車 " 資格進入創投計劃終審。
據悉,第三屆騰訊 Light · 技術公益創造營将于 3 月 5 日結束征集,屆時将有來自全球參與團隊的衆多技術公益優秀案例持續落地。
互聯網企業加碼技術公益
互聯網企業入局,正為公益活動提供更多可能性。過往,應用程序主要是由技術人員開發,公益行動是由專業公益人,或者資深志願者發起的。而諸如騰訊 Light · 技術公益創造營,則将這一壁壘打破。
回首騰訊的發展,2019 年,這家互聯網企業将 " 科技向善 " 作為使命和願景。兩年之後,騰訊又成立了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聚焦基礎科學、教育創新、養老科技等公益領域,希望通過技術開放與聯合開發,與社會各界共同探索和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價值。
互聯網企業做公益,也正為行業帶來深刻變革。在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葛燄看來,互聯網企業的技術、員工,都是公益行業特别寶貴的 " 财富 "。在今年春節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捐贈活動中,許多騰訊員工成為活動志願者,他們将制氧機、血氧儀、氧氣袋等物資設備送到農村敬老院,并把産品使用教程發給村衛生員。" 一旦技術志願者投入到公益中,你會發現技術可以帶來很強的生命力,員工在踐行公益過程中也實現更大的社會價值。"
通過科技助力,也有助于提升公益行動的響應速度、覆蓋到更多受益人。
去年年底,一個名為 " 新冠防護藥物公益互助 " 的小程序刷屏朋友圈。在疫情防控剛放開之時,騰訊出行部門的一位産品經理和兩位工程師,利用騰訊雲開發能力、低代碼技術,搭建的微信小程序,讓人們把自己多餘的退燒藥物,分享給有需要的人。他們在 14 個小時内就完成小程序上線,并且頂住了流量洪峰。上線 3 天,就有超過 30 萬條信息在上面發布,每分鐘有超過 1 萬名用戶進入。
用 AI 幫助 1.2 億聽障老人,基于騰訊會議天籁實驗室 AI 技術,開發了助聽器核心算法解決方案,通過複雜場景識别,和動态實時噪音處理,讓用戶在非常大的噪音幹擾下也能聽清楚。騰訊把這套方案免費開放給廠商,幫助更多人不僅聽得到,還能聽得清。
互聯網科技快速發展,深刻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改變了公益慈善業态。科技及産品本身就能轉化為一種公益資源,釋放更大的社會價值,并将各方彙聚到一起,實現 "1+1>N" 的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