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10 日,江蘇證監局在其官網發文稱,因為國融證券在宏馬物流推薦挂牌工作中未能勤勉盡責,對國融證券及項目負責人張志敏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已經是國融證券短短 20 天之内收到的第三張罰單。2022 年 12 月 21 日,國融證券貴陽永安寺街證券營業部因經紀人在展業中違規收到貴州證監局的警示函。而在 2023 年 1 月 5 日,因在債券業務中違規,内蒙古證監局對該公司采取了責令改正的監管措施。此外,證券業協會 2022 年證券公司公司債券業務執業能力評價結果顯示,國融證券僅僅獲得了 C 類評級。
擔任宏馬物流主辦券商未勤勉盡責,此前被宏馬物流股東告上法庭
江蘇證監局在發文中指出,近期,根據《非上市公衆公司監督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江蘇證監局對江蘇宏馬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及國融證券進行了檢查,發現國融證券在宏馬物流推薦挂牌工作中存在以下問題:
國融證券在盡職調查過程中未勤勉盡責、認真履行審慎核查義務 , 違反了《非上市公衆公司監督管理辦法》 ( 證監會令第 96 号 ) 第六條、第五十四條的規定,時任項目負責人張志敏對此負有責任。
根據《非上市公衆公司監督管理辦法》,江蘇證監局決定對國融證券和張志敏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 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江蘇證監局要求國融證券認真查找和整改問題 , 建立健全和嚴格執行挂牌推薦業務内控制度、工作流程和操作規範 , 誠實守信、勤勉盡責 , 切實提升挂牌推薦業務質量。
而根據江蘇證監局對宏馬物流下發的罰單,宏馬物流存在以下四大問題:
一、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财務基礎薄弱 , 部分主營業務收入、暫估收入、成本确認依據不足 , 缺少對賬單、托運單等依據文件。
二、對關聯方丹陽市東恒勞務服務有限公司、安徽安星物流有限公司、安徽天齊物流有限公司、江蘇宏福物流有限公司和相關關聯交易未按規定履行内部審議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
三、宏馬物流實際控制人、董事長、總經理湯建平向投資者私下轉讓宏馬物流股權 , 所轉讓的股權一直處于代持狀态 , 導緻公司股權不明晰 , 公司未在 2019 年至 2022 年定期報告等文件中進行披露。
四、截至 2022 年 4 月 30 日 , 宏馬物流未按期披露 2021 年年度報告。
《每日經濟新聞》查閱相關資料後發現,宏馬物流于 2017 年 3 月 24 日在全國股轉系統挂牌,國融證券為主辦券商。2020 年、2021 年,宏馬物流均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并在 2022 年多次發布關于股票可能被終止挂牌的風險提示進展公告。2022 年,持有 6.38% 宏馬物流股份的股東共青城潤信投資中心(有限合夥)将宏馬物流及實控人、國融證券等告上法庭,要求賠償投資損失。
此前多次收到監管函,債券業務執業能力評價僅獲 C 類
據了解,這已經不是近期國融證券首次收到監管函。從 2022 年 12 月 21 日至今,短短二十天時間,國融證券已經三次被監管處罰。
2023 年 1 月 6 日,内蒙古證監局對國融證券實施責令改正監管措施,并指出國融證券債券業務存在以下違規問題:
一、公司債券承銷和受托管理業務中,個别項目未對發行人抵押備案程序的真實性進行全面盡職調查,未持續跟蹤并及時督導發行人披露與發行人償債能力相關的重大事項。
二、公司債券業務整體風險管控存在不足,個别項目對發行人募集資金使用監督不到位,内核機制執行不到位。
與此同時,時任國融證券分管債券業務副總裁楊亮,因為對相關違規行為負有管理責任,也被内蒙古證監局出具了警示函監管措施。
2022 年 12 月 21 日,國融證券貴陽永安寺街證券營業部及兩名業務人員也收到貴州證監局出具的警示函,顯示營業部證券經紀人存在委托他人從事客戶招攬、将開戶二維碼交由他人協助開戶 , 并要求賬戶持有方按指示進行基金交易 , 承諾承擔投資損失的違規行為。
而更早一點,2022 年 6 月,證監會一連對國融證券開出三張罰單。因在擔任上海富控互動娛樂股份有限公司出售上海中技樁業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資産重組财務顧問過程中,未對标的資産的收入、關聯交易及上市公司的對外擔保等情況進行審慎核查,證監會要求國融證券合規負責人、投行業務負責人于指定時間接受監管談話。時任并購重組财務顧問業務負責人楊某,對上述違規行為負有領導責任,被出具警示函。同時,三名财務顧問主辦人被認定為不适當人選,在 2022 年 6 月 7 日至 2022 年 9 月 6 日期間,不得擔任上市公司并購重組财務顧問業務相關職務或者實際履行上述職務。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多次收到監管罰單,中證協下發的 2022 年證券公司公司債券業務執業能力評價結果顯示,國融證券被評為 C 類。而被評為 C 類,說明出現了以下三種情形之一:一、未按要求報送能力評價材料。二、合規展業指标項得分為 0 或者得分為負數。三、産生嚴重不良社會影響等其他協會認為應當納入。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