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延續 9 月政治局會議較爲積極的政策基調,釋放多重超預期信号,其中包括 " 穩住股市樓市 "
12 月 9 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釋放多項重磅超預期信号,令中國資産集體上漲。
當日消息發布後,港股先跌後升,尾盤大漲,恒生指數漲 2.8%,恒生國企指數收漲 3.1%,恒生科技指數大漲 4.3%,港股夜盤攻勢繼續,恒生指數主連夜盤收漲 3.43%,恒生科技指數主連夜盤收漲 4.22%。
美股方面,12 月 9 日晚,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收漲 8.54%,3 倍做多富時中國 ETF 收漲 23.78%。
12 月 10 日,漲勢仍在延續。其中最受關注的當屬 A 股,當日三大指數大幅高開,滬指高開 2.58%,沖刺 3500 點,深成指高開 3.66%,創業闆指高開 4.88%。港股及中概股方面,富時中國 A50 指數開盤漲 0.8%,恒指期貨日盤開盤漲 2.5%,香港恒生指數開盤漲 3.21%,恒生科技指數開盤漲 4.24%。
12 月 10 日上午,A 股大幅高開後有所回落,上證指數午盤上漲 1.57% 報 3456.12 點,深證成指漲 2.08%,創業闆指漲 2.21%,北證 50 漲 4.43%,科創 50 漲 2.19%,萬得全 A 漲 1.97%,萬得 A500 漲 1.91%,中證 A500 漲 1.87%。市場半日成交 1.52 萬億元,超 4600 隻個股上漲。券商、房地産闆塊高開低走,PEEK(聚醚醚酮)材料、人形機器人概念股持續發酵,AI(人工智能)應用、金融科技、低空經濟概念股亦表現活躍。
市場普遍認爲,12 月 9 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釋放了多項重磅超預期信号。其中 " 穩住股市樓市 "" 加強超常規逆周期調節 " 等多項表述均爲曆史上的首次提出," 适度寬松 " 的貨币政策定調系 14 年以來首度重提," 大力提振消費 " 的表态亦超出市場預期。
" 新一輪政策發令槍打響,政策拐點再次确認,明确 2025 年宏觀政策将加力提效。" 中信證券預計,2025 年将會有增量的财政與貨币政策推出,赤字率有望提升至 4%、特别國債額度或爲 3 萬億元、新增專項債規模可能達到 4 萬億元以上。
此外,機構預計關于超常規新增政策工具的讨論部署也将推進。"2024 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即将召開,今年的會議仍将會維持加碼逆周期調節的積極定調,關于内需支持政策的重點和地産政策的延續依然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中信證券表示。
" 資本市場在經濟回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資本市場的穩定增長能夠增強投資者對市場的信心,這對經濟的穩定和增長至關重要。深化國企改革,提高企業運營效率,有效利用資源,這些都是提升企業價值和增強資本市場吸引力的關鍵因素。" 财通基金研究團隊認爲。
" 本次會議定調積極,明确提出穩住樓市股市,有望扭轉市場情緒及對基本面的悲觀預期。同時會議強調全方位擴大國内需求、大力提振消費,此前持續表現低迷的消費闆塊或迎來一定的修複行情。" 盈米基金研究院認爲。
債市方面,政治局會議重提 " 适度寬松 ",市場對貨币寬松和降準降息預期升溫,推動中長期債券收益率大幅下行。綜合機構觀點,在當前基本面未有顯著變化、機構搶跑跨年配置的情形下,預計短期債市或仍以偏強爲主。
中國資産集體上漲
政治局會議結果在 12 月 9 日下午 3 點 30 分公布,還未收市的港股成爲首位 " 受益者 "。
當日,恒生指數在一度低見 19695 點後,尾盤大幅上漲,最終收漲 2.8%,站上 20000 點;大市全日成交總額升至 2065.3 億元,較上一交易日增近 27%。港股通淨流入超 127.7 億港元,主要流入指數 ETF 及平台消費互聯網闆塊。
盤面上,受惠政策發力的内險、材料、地産、制造業、消費電子、互聯網等行業領漲。其中,九毛九上漲 13.7%,國航、美的分别上漲 8.2%、9.1%,攜程上漲 6.6%,盈富基金上漲 2.6%,網易上漲 6%,美團和哔哩哔哩分别漲 5.7%、5.2%,阿裏、京東分别上漲 3.5%、3.8%,騰訊上漲 1.5%。
港股是受惠于政治局會議召開後的 " 頭班車 ",随後 " 發車 " 的便是當夜開市的美股中概股。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收漲 8.54%,3 倍做多富時中國 ETF 收漲 23.78%。個股方面,熱門中概股集體大漲,老虎證券漲超 26%,富途控股漲超 17%,哔哩哔哩漲超 21%,蔚來、小鵬汽車漲超 12%,愛奇藝漲超 11%,京東漲 11%,拼多多、網易漲超 10%。
12 月 9 日下午 3 點收盤的 A 股,當日上證指數沖高回落,收跌 0.05%,報 3402 點,深證成指跌 0.5%,滬深兩市成交額共 1.63 萬億元。12 月 10 日,A 股在萬衆期待裏開盤并大幅上漲,滬指開盤漲 2.58%,深成指漲 3.66%,創業闆指漲 4.88%。此外,恒生指數開盤漲 3.21%,恒生科技指數開盤漲 4.24%。
會議釋放多重超預期信号
綜合多家機構觀點,市場主要關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釋放的重要超預期信号。這些超預期信号包括:GDP(國内生産總值)增速好轉、對樓市股市的明确表态、實施 " 适度寬松 " 的貨币政策、" 超常規 " 逆周期調節的罕見提法、民生保障加碼、首提加大區域戰略實施力度等。
第一個超預期信号是指 " 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标任務将順利完成 " 的表述。" 這意味着 2024 年将實現 5% 左右的 GDP 增長。在前三季度累計同比 4.8% 的基礎上,對應四季度趨勢增速在逆周期政策驅動下有較明顯好轉。" 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郭磊分析。
第二個超預期信号系曆史上首次提及 " 穩住股市樓市 "。此前僅有 2018 年談及 " 推動信貸、股市、債市、彙市、樓市健康發展 "。本次會議将樓市股市定位提高,且有 " 穩定 " 這樣的明确表态。
華創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認爲," 當下經濟問題的核心矛盾是以股價、房價、PPI ( 生産者價格指數 ) 爲代表的預期、财富和經濟三大領域的螺旋交織偏弱。從工作抓手和見效快慢的排序而言,預期和财富應領先于經濟。資本市場作爲預期中的’預期’,定價最爲領先和靈活,股市穩住是所有預期穩住的第一步。房市作爲中國居民部門最大的存量資産,房市穩住了,居民存量資産負債表才可穩定,存量變化是流量變化的基礎,是激活内需的第一步。因此穩住股市樓市是穩定整體經濟和預期的抓手。"
" 穩住樓市股市,更加重視微觀主體在經濟中的獲得感。" 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認爲,房地産市場和股票市場作爲居民财富蓄水池,是穩定預期、激發經濟活力的重中之重,也是年初以來居民預期和内需持續偏弱的核心因素。面對 2025 年外部不确定性加大,需要更加防範由房地産或股市下行可能引發的系統性風險和内需沖擊。
第三個超預期信号爲實施适度寬松的貨币政策,系 14 年以來首度重提。
章俊分析," 适度寬松 " 是金融危機期間的貨币政策基調,是貨币政策中最寬松的表述。" 我們認爲,央行将采取更大力度的降息降準,全年可能累計調降政策利率 40BP-60BP(基點),引導 5 年期 LPR ( 貸款市場報價利率 ) 下行 60BP-100BP。全年可能累計降準 150BP-250BP。"
第四個超預期信号爲加強 " 超常規 " 的逆周期調節。" 從提法可見政策對于當前經濟形勢和外部不确定性的重視。" 郭磊認爲。
第五個超預期信号爲民生保障加碼。
"2024 年初以來,消費在重要會議通稿中的位置有所前移,下半年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政策力度持續加大,對經濟基本面起到了較好的穩定作用。" 中信證券預計,2025 年的促消費政策将從刺激消費意願和增加消費能力兩端協同發力,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仍然有擴大範圍和提升額度的空間,養老、生育等補貼政策也有望進一步加碼。
" ‘要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内需求’。内需把消費放在首位,這一點和 7 月政治局會議‘以提振消費爲重點擴大國内需求’在框架上是一緻的。" 郭磊認爲,市場關注到前期主要是化債相關的政策資源,與消費有關的主要是 " 以舊換新 " 和存量房貸利率調整;從此次政策表述來看,2025 年促消費政策仍是主要政策手段。" 全方位擴大國内需求 " 意味着政策亦希望提升增長的廣譜性,即制造業、服務業、建築業均能貢獻力量。
第六個超預期信号爲首提加大區域戰略實施力度,切實推進新型城鎮化。章俊認爲,以戰略腹地和關鍵産業備份建設爲抓手,通過産業轉移深入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增加資金、土地等要素保障,加速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做到量的增長和質的提升并重。
中信證券固收團隊認爲,預計未來政府和企業投資将更加注重效益,債務問題和産能過剩有望得到緩解。" 政府投資将更加聚焦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在現代化産業體系、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基礎設施、節能減排降碳等領域發力,減少低效、重複建設,把錢用到刀刃上。部分産能過剩行業的企業投資有望得到規範,鼓勵企業根據市場需求和自身優勢,合理規劃産能擴張,避免盲目跟風。"
"如果我們繼續像以前一樣進行粗放型的投資,把這些錢投到基建、投到産能的擴張上,邊際回報一定是非常低的,甚至可能是負的,用這些錢幫助地方政府解決現金流是更好的選擇,包括地方政府 12 萬億元的化債計劃,可能 2025 年還會有些别的,比如可以出一些特别的國債幫助房地産的爛尾樓回收,通過社保以及稅收等幫助個人家庭的現金流問題。這些都需要錢,這代表着一種跟以前不一樣的思路。" 在近日舉辦的 2024 年度雪球嘉年華論壇中,思睿集團合夥人、首席經濟學家洪灏直言,過去地方政府過度借債、過度擴張的背後,是唯 GDP 增速爲目标。" 相信現在慢慢有所改變。我知道大家都很着急,希望 2025 年所有的東西都會水落石出,地方政府化債解決。各位可以看一下我們最近出台的化債政策,都是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進行逐步化債,它并不是短期的問題。我們積累了很多硬功夫的同時,也積累了很多的負債和方方面面的問題,現在是正視問題、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 " 讀數一幟 "(ID:dushuyizhi007),作者:成孟琦 黃慧玲,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