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科技新知,作者丨茯神,編輯丨蕨影
最近,國産手機迎來一波旗艦新品的密集發布熱潮。
小米 15、vivo X200、OPPO Find X8、榮耀 Magic7 等一系列國産旗艦新機的海報,貼滿了各大商業中心手機專賣店的透明玻璃牆。定價上不遑多讓,即便是最低配置的起步價,也已跨過 4000 元大關,盡顯高端定位。
一位售賣通信産品的第三方渠道商對「科技新知」表示:" 線下逛門店買手機的人,大部分沒有網上購機的用戶對價格那麽敏感,今年門店銷售的話術培訓中,特别強調了避免主動提及比價,重點放在新機的新賣點上,顯得物有所值。"
小米 15 發布會前,雷軍特意在微博上及直播時接連打預防針,3999 元的定價一去不返,漲價也要 " 貴得有理由 "。不過到了發布會公布 4399 元起步價的環節,直播間的彈幕再不複往年 " 真香 " 刷屏的盛景。
不管是小米還是其他廠商,以及各大數碼圈媒體大 V,早在今年上半年就不斷吹風 " 漲價潮要來了 " 的論調,但真金白銀的幾百塊錢漲幅靴子落地,還是讓用戶們對一連串的心理按摩毫不買賬。
「科技新知」從一位有年底購機需求的高校學生處了解到,他身邊周圍的男性同學多數比較關注國産品牌旗艦的最新情況,相比蘋果新機更有性價比,而且更适合打遊戲。小米 15 的價格官宣後,他變得開始猶豫,因爲心儀的 16GB+512GB 配置已經達到了近 5000 元的預算範圍。
智能手機行業上遊芯片、屏幕、内存等元器件供應商的集體漲價,帶動了這一波國産旗艦的 " 被高端化 ",消費者卻成爲了不情不願買單的那個人。
米 OV 的 " 貴得有理 ",似乎還沒有蘋果、華爲那樣站穩高端的底氣。
搶不到的定價權
國内手機市場剛剛在去年底迎來複蘇,用戶們難得被激發出的換機熱情,卻遭遇集體漲價這當頭一棒,實非下遊手機廠商所期望的局面。
vivo 和 OPPO 搶跑發布的新機,所搭載的天玑 9400 處理器,和小米 15 首發的骁龍 8 至尊版處理器,背後的廠商聯發科和高通也并非串通一氣向下施壓,而是同樣受制于更上遊的芯片代工廠商台積電。
今年 6 月就有台媒報道指出,AI 服務器、高速運算(HPC)應用與高端智能手機 AI 化,催動了半導體含矽量持續增加,蘋果、高通、英偉達與 AMD 等四大芯片廠商被傳大舉包下台積電 3nm 規格産能,并湧現客戶排隊潮,一路排到了 2026 年。
而且據供應鏈最新消息,台積電針對先進的 5nm、4nm 和 3nm 工藝芯片訂單,将 2025 年的定價再次提高 8%-10%,針對移動通信客戶的定價提高約 6%,超過了此前拟定預計的 4%。
這直接導緻了聯發科的天玑 9400 單顆成本,相較于天玑 9300 上漲了 20%,而高通骁龍 8 至尊版的單顆成本達到 180 美元,漲幅達到了 15%。
除了智能手機的 " 心髒 "SoC 的成本高企,承擔 " 大腦 " 功能的内存與閃存價格也在飙升。
2023 年整個存儲芯片制造商還正焦頭爛額地處理着過剩庫存,一度讓國内手機廠商掀起 1TB 大存儲産品的熱潮。随着三星領銜其他頭部廠商定下減産策略後,卻意外遭遇半個世紀曆史中持續時間最久的罷工風波,進一步加劇了供小于求的市場局面,導緻今年下半年固态硬盤和 DRAM 的成本增加了 15%-20%。
一年前,還在向用戶宣傳内存 " 越大越好 " 的下遊手機廠商,不得不又改口稱 " 夠用就好 "。
上遊多條供應鏈主客觀因素的疊加下,國産旗艦手機們隻能吞下 " 漲價 " 這顆苦果。同樣是由台積電和三星進行代工的蘋果,卻能在 9 月推出的 iPhone16 系列新機上維持住 5999 元起步的原價,折射出的現實就是對定價權的掌控。
縱然 " 米 OV"" 近幾年在旗艦新機發布時,都在配置和性能上 " 吊打 " 蘋果,宣稱完成了高端化布局,但往年 3999 元左右的起步價格,相距蘋果新機的 5999 元,終究還有着 2000 元的毛利差額。
在共用同一個全球供應鏈的背景下,今年 iPhone16 系列新機的成本必然也會高漲,但足夠的利潤空間和銷量承壓的現實,給了其不漲價的底氣和無奈。
另一個維持高價的國産手機品牌華爲,則是在自建供應鏈下成本更高,卻通過自研特色跳出了與米 OV、榮耀等友商的同質化競争,算是被迫把定價權握在了手裏。
兩相比較之下,如此一波被動的集體漲價,不留情面地戳破了米 OV 們的高端化泡沫。
停不下的價格戰
價格不得不漲,新機不得不賣。細究廠商們這幾百元的漲幅,也不乏價格戰的影子。
今年第一個登上旗艦舞台的 vivo X200 系列,起步價相較去年漲了 300 元,随後的 OPPO Find X8 系列則是漲了 500 元。最新發布的小米 15 标準版,與去年小米 14 同檔配置相比漲價了 200 元,因此在發布會上的 PPT 裏還特别畫上了醒目的紅圈标注。
vivo 的子品牌 iQOO 也耍了小心機,緊跟小米 15 之後發布的 iQOO13 系列,最低配置版本相比 iQOO12 在砍掉了部分影像能力後維持住了 3999 元的原價,一舉拿下最便宜旗艦機之名,卻在目标受衆遊戲用戶青睐的 16GB+512GB 版本上漲價了 400 元。
不過,宣稱隻漲價了 200 元的小米 15,卻比同樣内存标準的 vivo X200 和 OPPO Find X8,分别貴了 200 元和 300 元。這與去年小米 14 雖然維持了與同行一緻的 3999 元起步價,8GB 的内存标準卻低于友商們的 12GB,有着異曲同工之處。
拖到最後發布的榮耀 Magic7 系列,在标準版上像素級複刻了小米 15 的定價策略,在 Pro 版本上起步價則比小米 15Pro 還要貴 400 元。
雷軍曾在小米汽車發布會後,直言行業價格戰 " 把我們搞蒙了 ",到了手機市場上被搞蒙的則成了消費者。頗具迷惑性的品牌話術,實際上是廠商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自己,面對着的仍是一個價格敏感型市場。
各家發布會上的官方價格,還隻是價格戰的一個維度,電商平台上官方旗艦店之外的第三方店鋪,以及線下各類經銷商渠道,還要打響另一波優惠後的價格戰。
一位長期在朋友圈和閑魚等平台上經營打折新機的賣家,告訴「科技新知」:" 現在很多電商平台都提供了消費貸功能,我們盯着時間貸款搶下新機,低于官方價格出手後就能掙到利息的差額;還有些中小自媒體博主會搶新機評測,測完用不上的機器我們也會回收按成色定價。"
另外,國産旗艦新機的發布時間,通常會趕在年底的電商雙 11 和雙 12 大促之前。雖然剛推出的旗艦機型不會加入到促銷活動當中,但平台上五花八門的補貼活動,還是會讓有心的購機者薅到羊毛。
即使是高端如蘋果、華爲,面對銷量壓力時也會拿出降價法寶。2023 年的 618 前夕,蘋果在天貓官方旗艦店開啓首播,其中原價 7999 元的 128G 版本 iPhone 14,優惠後價格爲 6499 元,便宜了 1500 元。華爲手機去年回歸後的 Mate60 系列深受市場追捧價格堅挺,可今年推出的 Pure70 系列則表現不佳,很快就執行了官方降價,兩個月内直降千元。
口口聲聲反對價格戰的企業還有不少,但口是心非的它們往往或早或晚加入到價格戰當中。價格戰停不下來,隻是因爲價格戰真的管用。
更劃算的舊旗艦
" 今年的旗艦機可以不用等了,雙 11 時補貼力度更大的前任旗艦可以好好選一選。" 一位在抖音上擁有十萬左右關注的數碼博主,在他的粉絲私域群裏,給出了誠意滿滿的建議。
在摩爾定律的指引下,智能手機芯片的運行速率持續逼近着物理極限,也給新發布的旗艦機帶來不小的性能冗餘。蘋果曾在發布會上拿出 3A 級别的主機遊戲,在自研手機 A 系列芯片上的演示案例,卻鮮有用戶會真的從口袋裏掏出手機,跑到戶外玩起 3A 大作。
目前,占據手機評測圈主流的性能類項目,除了慣用的跑分工具,選取的遊戲仍離不開《王者榮耀》《和平精英》《原神》等幾款大衆耳熟能詳的作品。其中前兩款對于手機配置的要求本就不高,市場上常見的中端機型也能暢玩,後者主打畫面精美和人物建模的二次元遊戲,近幾代的手機旗艦處理器所帶來的表現差異,隻有人眼幾乎可以忽略的幀數提升,以及甚至有可能倒退的耗電調度。
當手機廠商推出的新旗艦機誠意不足時,表現和口碑更優的前任旗艦就有了成爲性價比之選的機會。
去年蘋果推出的 iPhone 15 系列在功能升級上不盡人意,盡管維持了與 iPhone 14 同樣的首發價格,仍未擋住電商平台上購機者們的用腳投票,在新機發布後的雙 11 期間把前任旗艦買上了智能手機品類榜首。
市場研究機構 TechInsights 調研統計發現,2023 年全球智能手機的換機周期已延長至 51 個月,而中國消費者的換機周期略短,但也超過了 40 個月。大部分參與調研的中國區受訪者表示,隻會在現有設備無法滿足需求時才進行更換。
此次引發國産旗艦集體漲價的 " 元兇 " 之一,恰是全球 AI 浪潮的興起。手機廠商們力推的端側 AI 大模型應用,理論上剛好爲芯片成本的提高、算力需求的增多提供一個合情合理的借口。
如果前任旗艦們都不能再支持全新的 AI 手機體驗,即使是新機漲價也會有不少用戶爲之買單。比如蘋果在今年 6 月的 WWDC 大會上姗姗來遲的蘋果 AI,僅支持 iPhone 15 Pro 及以上的機型,就連剛剛發布半年左右的 iPhone 15 和 iPhone 15 Plus 都無法體驗。
國産手機廠商們尚不至于傲慢到如此地步背刺用戶,但就各家目前提供的 AI 生态功能來看,仍未能激發出用戶必須換新的沖動。畢竟面臨着互聯網大廠們不斷推出的 AI 應用的同質化競争,免費的雲端算力相比花錢才能買到的本地性能,還是劃算了太多。
國産品牌旗艦手機們在這一波漲價浪潮中需要 PK 的對手,除了友商還多了前任。想要盡快走出這個價格戰的怪圈,硬件上的受制于人太難突破,軟件上的體驗差異又形不成壁壘。或許生态上的閉環積累才是一條良策,小米的 " 人車家 " 戰略也可能就是比 OV 貴上那麽幾百元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