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張銳 12 月 9 日,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理事長、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鄭永年在廣州南沙出席 " 數字灣區發展論壇 " 時表示,中國需要跨越 " 中等技術陷阱 "。
鄭永年稱," 中等技術陷阱 " 這一概念,是他與研究團隊在最近幾年提出的,參考的是過去上百年的工業化發展史:一個經濟體,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爲發達經濟體,必須實現可持續的産業升級。
鄭永年同時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實現中國式現代化,但根據他與研究團隊的估算,近代到現在爲止,全球實現現代化的高收入國家人口還不到 10 億人,而中國有 14 億人口。
" 這是一個非常艱巨的任務。" 鄭永年說。
他同時稱,就技術發展而言,雖然中國在一些領域領先,甚至超越發達國家,但從民生經濟領域來看,現在總體還處于一個 " 中等技術 " 的水平。這一判斷的依據包括:一是中國從 "0-1" 的原創技術還是比較少;二是從 "1-10" 的應用技術看,中國的産業鏈屬于 "3-7" 的水平。同時,就制造業的發展而言,美國是第一梯隊,日本、歐洲是第二梯隊,中國還是第三梯隊。
鄭永年認爲,中國如今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存在被卡脖子、系統脫鈎,以及中等技術水平固化的風險。在此背景下看全球數字經濟的發展,美國模式具有非常明顯的進攻性,到目前爲止還是放養模式,重在發展,尚未出現有效監管,整體還是以企業爲主,且反對政府提前介入;歐洲模式則是采用防禦性政策,在沒有特别大的互聯網公司的情況下,更注重規則制定;亞洲經濟體的模式,例如新加坡、越南是全面開放、有限管理,中國模式則更獨特。
" 尤其以人工智能爲例,基本上今天世界的競争,都是美國公司之間的競争。" 鄭永年說,目前不同模式各有優劣,也不能一概而論,例如美國的監管不足導緻民粹主義等,這也是比較嚴重的問題。
鄭永年同時表示,作爲一個國際政治學者,他擔心的是美國在數字經濟領域的 " 一霸獨大 ",因爲這是很危險的局面。他認爲,從目前全球互聯網企業的基礎結構來看,主要還是中美兩國,中國有發展數字經濟的優勢,但需要 " 有效的政策,才能去趕超美國,才能有條件對美國構成一定程度的制約 "。
鄭永年亦提出,希望粵港澳大灣區能利用好 " 一國兩制 "、" 三個關稅區 " 的優勢,加快探索的步伐,讓 " 數字灣區 " 不僅是廣東的發展、大灣區的發展,更要爲國家數字發展探索一個可複制、可推廣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