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 / 馬曉蕾
編輯 / 吳 靜
設計 / 趙昊然
來源 / businesskorea,作者:Michael Herh
據韓國媒體報道,韓國電池三巨頭 LG 新能源(LG Energy Solution)、三星 SDI 和 SK On 将在 2023 年投資 20 萬億韓元(157 億美元),提升全球産能。這一投資額将創下曆史最高紀錄。
據悉,這三家電池制造商計劃共提升産能 135 吉瓦時(GWh),其中 LG 新能源爲 100 GWh,三星 SDI 爲 23 GWh,SK On 爲 12 GWh。這部分新增産能可以爲 200 萬輛 65 千瓦時的電動汽車供電。
相比之下,2022 年這三家公司的總産能爲 361 GWh,其中 LG 新能源 200 GWh,三星 SDI 84 GWh,SK On 77 GWh。
如果韓系三強的計劃順利實施,那麽預計到 2023 年底,它們的總産能将達到約 500 GWh,其中 LG 新能源爲 300 GWh(提升 50%),三星 SDI 爲 107GWh(提升 365%),SK On 爲 89 GWh(提升 641%)。
根據韓國市場研究機構 SNE Research 2 月 7 日發布的 2022 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排名,這三家韓國企業的市場份額進一步縮小,從 2021 年的 30.2% 被壓縮到 23.7%。
尤其是 LG 新能源 " 千年老二 " 的地位恐将不保,2022 年多個月裝機量被比亞迪趕超。年度排名被比亞迪追平,雙方并列第二,均爲 70.4 GWh。
SNE 預計,2023 年全球電動車電池的需求量将達到 790 GWh,全球供應量爲 1025 GWh。根據三家公司的計劃,2023 年占到全球供應量 50% 的野心屬實不小。
這一次,它們矛頭對準的是全球電動車市場。" 韓國電池企業要在 2023 年搶占美國市場,擴大歐洲市場,并滲透到中國市場。" 一位行業分析師說," 預計這三家企業将展開全面進攻,以提升其競争力。"
截至 2022 年第三季度,中國的電動車銷量爲 441 萬輛,歐洲爲 172 萬輛,北美爲 79 萬輛。僅這三個地區就占到全球總銷量(729 萬輛)的 95%。
目前,美國電動車市場增長最快。2021 年美國電動車電池的總容量爲 64 GWh,根據 SNE 的預估,到 2023 年将增長至 143 GWh,到 2025 年增長至 453 GWh,平均年增長率爲 63%。這解釋了爲什麽韓國企業熱衷于投資美國市場。
歐洲也是韓國電池制造商的一個據點。根據韓國電池工業協會的數據,2022 年三家韓國電池制造商占了歐洲電池市場的 71%。
然而,全球最大的電池制造商甯德時代最近在德國建立了它的第一個海外生産基地,并開始全面運作,對韓國企業造成了巨大的威脅。
雖然甯德時代的德國工廠規模很小,年産能爲 8 GWh,但這家中國電池巨頭計劃在匈牙利建立的第二工廠同樣瞄準歐洲。第二座工廠的年産量爲 100 GWh,将于 2027 年完工,投資額約爲 10 萬億韓元(77.2 億美元)。
在 2022 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排行榜中,甯德時代以 191.6GWh 的壓倒性優勢連續 6 年穩居榜首,獨占市場 37% 的份額,超過了第 2-4 名裝機量之和。
在中國 2022 年電池裝機量排名前十的企業中,除了 LG 新能源位列第 9,其他九家均爲中國企業,且幾乎都呈現爆發式增長,隻有 LG 新能源在近三年内排名直線下跌。韓國電池制造商必須擴大在中國市場的份額,才能縮小與甯德時代在世界電池市場的差距。
在 2023 年的投資計劃中,LG 新能源将拿出 10 萬億韓元(77.2 億美元)。首先要将其在美國的産能從 2022 年的 15 GWh 提升至 2023 年的 55 GWh。該公司與通用的第一家合資工廠将擴大産能,第二家合資工廠将投入運營。該公司的目标是成爲美國壓倒性的第一大電池制造商,計劃到 2030 年将其在北美市場的份額提高到 60%。
然後要将該公司在中國的産能從 115 GWh 擴大到 155 GWh,這主要得益于特斯拉等公司的供應量增加。在歐洲地區,該公司波蘭工廠的産能也将從 70 GWh 增加到 90 GWh,目前,波蘭工廠爲大衆、雷諾和福特生産電池。
随着美國喬治亞州第二工廠投入運營,SK On 的總産能将在 2023 年達到 89 GWh,比 2022 年增加 12 GWh。2022 年 2 月,SK On 公司宣布将在匈牙利伊萬喬(第三工廠)和中國鹽城(第四工廠)分别新建年産量達 30 GWh 的工廠。兩家工廠計劃于 2024 年開始運營,随後與福特的美國合資企業 BlueOval SK 第一和第二工廠也将于 2025 年開始運營。
雖然與其他公司相比,SK On 今年的擴張規模相對較小,但到了 2025 年,美國、中國和歐洲的工廠将全部投入運營,該公司的生産能力将提高到 220 GWh。其母公司 SK 創新計劃在 2023 年總共投資 10 萬億韓元(77.2 億美元),并決定将其中很大一部分,約 7 萬億韓元(53 億美元)用于提高電池産能。
與這兩家電池标杆企業不同,三星 SDI 沒有披露産能計劃。但業内人士預測,三星 SDI 的産能在 2023 年将增加 20 GWh 以上。他們預計,方形電池将占很大一部分,主要是在匈牙利工廠進行生産。預計三星 SDI 将在今年上半年确認被稱爲 " 攪局者 " 的下一代 46-pi 電池(直徑爲 46 毫米的圓柱電池)的最終規格,并對其進行投資。
本文由汽車商業評論原創出品
轉載或内容合作請聯系說明
違規轉載必究
掃碼加入讀者微信群
交流汽車話題
點擊閱讀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