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曰: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幾千年來,螳螂背負着 " 自不量力 " 的惡名,源頭大概就在這裡。
圖 0.1
上圖是活生生的 " 螳臂當車 ",攝于本磚家左遷即墨鄉下時。純屬無聊 " 擺拍 ",我反複誘導、脅迫這匹倒黴的螳螂在我的豪車前橫刀立馬,複現一下曆史典故,然而它一直扭捏躲閃,不肯配合,隻想伺機逃竄,始終未能正面 " 當車 "。看來是一隻有自知之明的螳螂。
圖 0.2
很遺憾,當時不懂得注意細節,沒拍到關鍵特征,現在隻能猜測是綠色型的中華刀螳,不然還能是啥呢。北方的物種豐富程度不如南方遠矣,螳螂種類不太多,我蔥省境内更少。不知道被正式記錄在案的有多少,估計不會超過 10 種,常見的最多 5 種,均屬螳螂目螳科。
圖 0.3
先補充預備知識,下文要用到:昆蟲有三對足,前足、中足和後足,每足又分基節、轉節、腿節 ( 股節)、胫節和跗節。螳螂的前足特化為鐮刀狀的捕捉足,基節特别延長,腿節和胫節通常具刺,用以捕殺、禁锢食物。
1. 中華刀螳 Tenodera sinensis
圖 1.1 綠色型,若蟲
圖 1.2 褐色型
圖 1.3 綠色型
圖 1.4 雌雄體型對比
刀螳屬,我國分布最廣的螳螂之一,于 1896 年随苗木入侵美國,英文名 Chinese Mantis。體長 7~12 厘米,國内螳螂之 No.1,在北美螳螂界也是無敵的存在。雄性比雌性明顯小一号,雌性通常大腹便便(螳螂都是陰盛陽衰,下同)。褐、綠 2 色型,褐色型的前翅有綠邊。
圖 1.5
圖 1.6 褐色型
圖 1.7 綠色型
注意 3 個特征:① " 小花臉 ",面部有深色縱紋;②前足内側無黑斑或不顯著,基節交彙處(大緻相當于人的 " 胸口 ")呈黃色或淡黃色;③後翅略超過前翅的末端,前緣紫紅色,有大片煙黑色斑。
2. 狹翅刀螳 Tenodera angustipennis
圖 2.1 綠色型
英文名 Narrow-winged Mantis。與中華刀螳為同屬至親,二者體型相仿、外觀近似,同樣是褐、綠 2 色型。名曰 " 狹翅 ",似可說明翅比中華刀螳更狹窄,但僅憑肉眼分辨太難,比顔怡顔悅更不好認。據說分布區域比中華刀螳窄,在我省遇到的概率不高。
圖 2.2 褐色型
圖 2.3 前狹翅,後中華
圖 2.4 左狹翅,右中華
與中華刀螳的不同之處,總結兩點:①前足基節交彙處多呈橙色,不同于中華刀螳的黃色;②後翅與前翅略等長,淺色,無大片煙黑色。關鍵點是②,最好看一眼後翅,不然心裡不踏實。
3. 廣斧螳 Hierodula petellifera
圖 3.1 若蟲
圖 3.2
圖 3.3
斧螳屬,喜樹栖,分布于我國東部。體長約 6 厘米左右,個頭遜于中華刀螳,然粗壯過之,腹部寬大,故又名廣腹螳。性情兇猛,每次碰到都是螳視眈眈、惡相畢露,連嬌小柔弱的若蟲也經常挺胸翹腹,作主動攻擊或積極防禦狀。
圖 3.4 褐色型
圖 3.5 褐色型
顯著特征有兩點:①前足基節無刺,有 2~5 個醒目的黃色疣突,3 個的情況居多;②前翅前緣脈基部 1/3 處有一對白色或淡黃色斑,專業黑話稱 " 翅痣 "。通常為綠色型,褐色型罕見。
北方的廣斧螳似無形态變化,放眼全國則不然。論文《中國斧螳屬修訂(螳螂目:螳科)》指出,該種在顔色、體型、前足基節疣突數量及形狀、前翅翅脈上均有顯著種内差異,基于雄性外生殖器特征的一緻性,雲南斧螳、西沙斧螳、多刺斧螳和大青山斧螳等應為廣斧螳的次異名。
4. 棕靜螳 Statilia maculata
圖 4.1
圖 4.2
靜螳屬,曾用名棕污斑螳,英文名 Asian Jumping Mantis(亞洲跳螳螂)。體型中等,6 厘米左右,體表質感粗糙,以棕褐為主,深淺不一,有黑不溜秋像燒過炭的,也有更接近米色或土黃色的,綠色型極少見。
圖 4.3
圖 4.4
圖 4.5 綠色型
一個顯著特點:前足内側的顔色花裡胡哨,除有兩處明顯的藍紫色斑之外,還有白、粉色斑,前足腿節下緣刺基還有黑斑。另,褐色型的棕靜螳後翅呈煙黑色,綠色型的後翅無色。
圖 4.6 左棕靜螳,右綠靜螳
過去說國内有綠靜螳/S. nemoralis,實為靜螳屬其它種綠色個體的誤判,綠靜螳僅分布于馬來群島地區(似乎台灣也有)。棕靜螳和綠靜螳的區别并不在體色,綠靜螳也是褐色型居多(模式标本是綠色的),關鍵看前足腿節下緣刺基的黑斑是否相連,相連成線的是綠靜螳,見圖 4.6。
5. 薄翅螳 Mantis religiosa
圖 5.1 褐色型
螳屬,世界廣布,在北美是帶入種,英文名 European mantis(歐洲螳螂)。該種由生物分類學老祖林奈于 1758 年親自命名,是世界上第一種被科學描述的螳螂。體長 40 — 76 毫米,體形近似中華刀螳,多數為綠色型,褐色型較少。
圖 5.2
圖 5.3
圖 5.4 褐色型
識别特征非常顯著:①前足基節内側有一片麻麻賴賴的白色細斑點,基部有一個長型黑斑,有些個體的黑斑中套白斑,呈眼斑狀;②前足胫節通常焦黃色或嫩黃色;③前足股節内側中央有個黃色圓斑。④翅的質地十分細膩,雌性前翅略帶革質,雄性翅薄而透明。
以上 5 種,狹翅刀螳不多見,中華刀螳、廣斧螳、棕靜螳和薄翅螳等幾乎是我國東部各城市環境中最常見的螳螂,并不限于山東。我隻見過 3 種,圖片中帶本人專屬水印的便是,争取今年能見到另外 2 種,如此簡單的願望應該不難實現。Over。
附錄:關于螳螂的兩個知識點
要不你還是把我骟吃了吧,我咬緊牙關命令我發出這句話?
圖 6.1
傳說螳螂的愛情悲壯凄美,雄性會在交尾時慷慨赴死,隻為給雌性增加營養,法布爾《昆蟲記》中就是這麼寫的。然而 " 螳螂食夫 " 隻是偶發,并非百分百的家族慣例。也許在雌性看來,情郎和食物沒什麼分别,如果好事兒趕上饑腸辘辘,一個 " 回首掏 " 正好把頭咬掉。雄性能否逃出生天,全看自己的造化,事實上多數都會存活,無縫對接下一位難道不香嗎?
圖 6.2 局面複雜,能看懂嗎?
研究發現,在野外狀态下,雄性中華刀螳在交配中被吃掉的概率為 17%,薄翅螳則是 31%,相對較高,當年法布爾觀察的就是薄翅螳,難怪會得出 " 螳螂實夫 " 的結論。在人工飼養環境下," 食夫 " 概率會大幅增加,蓋因空間密封逼仄、雄性不易逃脫。據喜歡養螳螂的網友觀察,雌性廣斧螳的 " 食夫率 " 高于雌性中華刀螳,這事兒我信,那玩意兒一看就不像省油的燈。
螳螂和蟑螂,究竟是啥關系?
圖 6.3 黑金螳 /Metallyticus violaceus,像蟑螂不?
蟑螂,《爾雅》稱 " 蜚 ",蟑螂之名正式出現的時間晚于螳螂,首見于清代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 今之竈馬,俗呼贓郎,又作蟑螂,《綱目》所謂蜚鐮也 "。螳螂和蟑螂,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為什麼都是 " 螂 "?沒法解釋,我也沒打算解釋,但這倆名字算是歪打正着,螳螂和蟑螂真是 " 親戚 ",至少是同出一源的遠親。
圖 6.4 正宗産卵的中華刀螳,卵鞘稱 " 螵蛸 "
螳螂目和蜚蠊目的外觀天差地别,但内部結構相似,故同歸網翅總目。有人認為網翅總目應降為網翅目,下設螳螂亞目和蜚蠊亞目,可見螳螂和蟑螂的關系非同一般。如果你有勇氣和蟑螂對視,會發現它也是可以靈活轉動的三角腦袋(為避免引起不适,不貼圖);再者,螳螂産卵于卵鞘中,蟑螂亦然,這一點也很像。接受吧,螳螂其實是捕食性蟑螂(演化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