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虎嗅科技醫療組
作者 | 陳廣晶
編輯 | 苗正卿
頭圖 | 視覺中國
因降價不到位,被國家醫保局 " 點名 " 四天後,心脈醫療還是決定降價了。
在 8 月 24 日發布的公告中,心脈醫療宣布:将 Castor 支架等系列胸主支架産品終端價格調整爲 7 萬元左右或以下,降價幅度 40% 左右或以上。
根據上述公告,心脈醫療的這個決定是 " 結合行業實際情況 " 作出的,而該決定也基本不會影響出廠價格和利潤,隻是大幅壓縮了流通環節過高加價,現在的 " 價格标準與行業内一緻 ",公司想以此行動表明 " 減輕患者和醫保基金的壓力,共同構建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的市場環境 " 的決心。
接下來,公司将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不斷優化産品結構,爲患者提供更加個性化、高性價比的治療選擇。
此外,心脈醫療還公布了降價可能帶來的風險,包括與已備貨經銷商談判無法達成一緻、市場競争加劇,以及退換貨風險和毛利率下降等導緻公司經營業績受到影響等。
至此,國家醫保局首次公開問詢藥械企業," 硬核 " 要求降價的事件終于告一段落了。但是,此事對行業的影響還遠遠沒有結束。
心脈醫療不是個案
過去一周,醫保可謂是 " 大殺四方 ",包括心脈醫療在内的多家藥械企業和醫療機構遭到 " 點名 "。
周一(8 月 19 日)國家醫保局官方微信公衆号就公示了給上海微創心脈醫療科技的問詢函,其中提到,該公司的 Castor 胸主動脈覆膜支架及輸送系統(簡稱 "Castor 支架 ")價格虛高——出廠價格 5 萬元左右,經代理商供應到醫療機構,價格就超 12 萬元了。
醫保部門約談該公司并提出價格調整計劃後,并沒有改變 " 價差顯著超出必要範圍等事實 "。
函件中國家醫保局措辭非常嚴厲,提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制止牟取暴利的暫行規定》,還用到了 " 利用流通環節過高費用進行不當營銷 "" 侵害患者和醫保基金的合法權益 " 等措辭,并重申此舉目标是 " 規範經營者價格行爲,維護正常價格秩序 "。
國家醫保局還在函件中要求企業對 Castor 支架的出廠價、終端價格、研發投入、生産制造、期間費用等各項價格構成情況,以及近 5 年該支架的銷售量,公司實際利潤,價差合理性、必要性等問題予以說明。
因爲是醫保部門首次公開問詢,直接要求企業降價,業界還就此事件展開了激烈的讨論。然後事态的發展漸漸超出了預期,人們才發現,原來心脈醫療的事情隻是 " 開胃菜 "。
在心脈醫療發公告明确表示願意進一步降價的第二天(8 月 21 日),國家醫保局又曝出了一起集采串标事件。
根據國家醫保局公布信息,成都欣捷、仁合益康、廣州一品紅、石家莊四藥、上海旭東海普、江西億友共 6 家制藥企業,在第七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中,在鹽酸溴已新注射液的投标中串通投标,他們協商好申報價格和利益分成等之後,事先就約定了中選企業和落選企業。
國家醫保局表示,串通投标造成的多支出的資金已經追回,4 家原中選企業的中選資格已取消,全部 6 家涉事企業被列 " 違規名單 ",暫停一定期限内的參與集采的資格。同時,這些企業的鹽酸溴已新在全國各省份的銷售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涉事人員也因涉嫌違法犯罪,被各有關部門調查。
緊接着 8 月 24 日,又有廣東、四川、浙江、青海、雲南等地的 20 家醫療機構,因爲 " 過度實施糖化血紅蛋白檢驗 " 被國家醫保局曝光,甚至還公布了涉事科室和涉及金額——最高爲 11.58 萬元。
就是在心脈醫療被點名的事件中,它也不是唯一一家。實際上,事件的開始,國家醫保局約談了包括心脈醫療在内的 12 家企業,除了心脈醫療,其他企業都主動降價了,其中跨國企業美敦力的一款産品,已經降到了 6 萬元以下,其他胸主動脈支架也都不超過 8 萬元了。
每家企業都退一步以後,相當于心脈醫療向前邁了一步,也難怪國家醫保部門如此大動幹戈了。
業界認爲,國家醫保局頻繁點名藥械企業、醫療機構,甚至曝光騙保案件,主要都是爲了敲山震虎。
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些事件,國家醫保局已經亮出了新的 " 殺手锏 " ——醫保大數據,在其加持之下,任何價格高地、欺詐騙保等行爲,都已無所遁形了。
來自:視覺中國
整個産業鏈即将 " 裸奔 "
因爲技術的進步,監管部門也被架在火上了。
國家醫保局已經在多次通報中透露了大數據對案件發現的幫助。比如多地醫療機構 " 過度實施糖化血紅蛋白檢驗 " 的問題,線索就是來自通過大數據發現的異常情況。
" 技術推動管理革命。"醫保專家仲崇明認爲,這種情況下,監管部門的壓力也在加大,對于企業來說,任何兜圈子、蒙混過關的想法都很危險。
比如:心脈醫療。它是創新陣營的代表,其地位幾乎相當于創新藥領域的百濟神州,是中國藥械全鏈條創新領域的熱門種子選手。
從該公司公開的信息看,涉事支架是全球首款也是國内第一個獲批上市的通過微創治療同時實現腔内 修複主動脈和弓上分支動脈的覆膜支架,2017 年大規模産業化以來,獲得多項國家大獎。産品已經在全球 34 個國家和地區上市銷售,今年上半年海外收入同比增長了 65% 以上。
其發展也離不開政策支持。如果稍微處理不慎,就會從轉型典型變成頑抗典型,後果是得不償失的。
可以看到,2022 年 5 月,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台就已經全面建成了,醫保支付、基金監管、價格管理,以及藥械招采等都可以在這個平台上完成。
更要命的是,國家藥監局主導的 " 一品一碼 " 也在快速推進。仲崇明告訴虎嗅,這意味着,全部藥械信息都将形成大數據,可追溯、全紀錄,醫保管理将更加精細化。他以心脈醫療的支架爲例指出,每一根支架都有編碼,流通到哪裏,賣多少錢都能看到,沒有死角。
可以說,在大數據之下,醫藥産業鏈很快就會徹底 " 裸奔 ",一直被各界诟病的信息差将被掃平。屆時,一旦發現異常,醫保部門就會随時啓動約談,如果醫保部門沒有行動,也随時有被問責的風險。
Castor 支架術後随訪複查圖。
來自:《中國醫師雜志》
事實上,心脈醫療雖然降價了,但是也說了很多無法降價的無奈之處。
在公開答複醫保局的公告中,心脈醫療明确表示," 公司本身未指導及要求通過經銷商擡高挂網價格、實施不正當營銷行爲 ",但," 不掌控渠道下遊具體情況 "。
而且相比藥品,醫療器械銷售中,也确實存在需要更多 " 售後服務 " 的問題,這些服務包括備貨、手術跟台、教育培訓服務等。此外,還有銷售網絡建設等,也都需要資金投入。這些都由經銷商承擔,是出廠價與進院價格相差較大又難以降下來的可能原因。
此外,公司還有沒有直接講出來的部分,就涉事産品的銷售正處于上升期,且并沒有可以替代其地位的下一梯隊産品。從曆史經驗看,醫療器械産品會不斷叠代,新産品上市後,上一代産品自然可以降到很低的價格,但是本土企業還沒有發展出完整的産品結構體系,因此抗風險能力也比較弱。
來自:心脈醫療公告
比如:心脈醫療的涉事産品,雖然累計救治的患者數量超過 2.5 萬人,累計收入已經達到 13.03 億元到 14.84 億元,已經超過了此前的研發投入——上市前的研發及上市後的臨床和維護改進的研發投入約超過 1.5 億元,降價似乎也是應有之義。
但是實際上,該産品到 2020 年以後銷售量才逐漸開始升高,到 2023 年在全國約 1000 家醫院的含稅年銷售額才達到 4.5 億元到 4.9 億元,還沒有開始走下坡路,還有賴中間商大力推廣。此時,通過集采以外、不與采購量挂鈎的方式降價,有可能對其銷量造成影響。且沒有可以供平穩過渡的新一代産品。
這些也都給該公司的業績帶來了不确定性。
盡管有諸多不願意,心脈醫療還是降價了,業界認爲這才是明智之舉。但,決策是否真的足夠明智,還要看其下一步産品結構優化的成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