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聶非非
暑期檔即将結束,讨論的聲音似乎都漸漸消停了,這個時候似乎成爲了最适合的時機,來談一談小編暑期檔中印象最深刻的一部作品——
徐峥導演的新作,《逆行人生》。
是算法的創作結果還是又一現實主義力作?
暫且按下不表,先來看劇情。
徐峥飾演人到中年的大廠員工高志壘在經曆了突然失業、找不到工作、投資失敗、父親生病等危機後,和妻子肖妮協商決定現階段隻要能保住房子就行,于是他選擇了去送外賣來勉力維持家庭現狀。
剛開始送外賣的時候他總接到垃圾單,什麽是垃圾單?
路程遠、單價低、不好找。
原本設想的輕松月入萬元的目标,在第一個月屢屢收獲差評的結果下破滅了,這一點讓他意識到送外賣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各行各業都要用平等的目光去看待。
然後他開始改變。第一件事就是和站點的 " 單王 " 候選人們交流,從他人的工作方法中學習技巧;第二件事就是他利用自己多年的互聯網工作經驗,将收集到的更方便的送餐路線整合成一個小程序,不僅利于自己的工作,還到站點推廣給大家使用。
發現了嗎,高志壘的站位不是在自己有沒有得到最大的利益,而是在總結了一套方法後,還把好處回饋給幫過他的人,乃至所有正在辛苦生活的人。
他的做法诠釋了那句話——因爲淋過雨,所以也要給别人撐把傘。因爲看到過無數同行爲了盡快完成手上的單子遭遇車禍,所以他選擇了分享而不是私藏。
而,什麽是真正的善良——
就是即便自己生活艱苦,也不剝奪别人把日子過好的權利。
有的人說,高志壘的同行老摳、大黑 …… 都比他過得差,對他們的幫忙實際上是一種 " 憐憫 ",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先說結論,絕非如此,憐憫是一種自上而下的視角,但高志壘壓根就沒再把自己當成穿着長衫的孔乙己了。
的确,從客觀上來看,物質水平的參差似乎讓很多觀衆認爲高志壘這個角色可憐别人、幫助别人是應當的,但,人的痛苦是無法被度量的,一夜之間生活水平、自身狀況一落千丈的高志壘難道不痛苦嗎?他的痛苦就是可以被忽視的嗎?
本質上來說,他和女兒患有白血病的老摳、幫人還錢的大黑沒有本質區别,因爲每個人對于痛苦的感知是不一樣的,即使作爲一個主角,也有權認爲自己是一個正在經曆痛苦的普通人。
所以選擇幫助、選擇善良,不是因爲自身的條件好才選擇的,這是底色,人的底色,角色的本質,這也是高志壘能夠盡快接受現狀、适應環境的底層邏輯:他是一個善良的人,并且平等地尊重每一個人,而真正的尊重就是平視,他沒有把同行們視爲低自己一等的弱者。
同是天涯淪落人,這是《逆行人生》真正在傳遞善意的地方,所以圍繞它的一大争議——富人扮演窮人、富人的惡趣味,就不攻自破了,因爲電影在創作之初就是在講述而非強行煽情。
同時,這部影片的現實意義甚至大過了故事本身。
爲什麽這麽說?
《逆行人生》給正在經曆失業的中年人打了一記強心針,不止如此,它甚至還帶有超越人物本身年齡的價值,給現在更多的年輕人帶來了一些啓示,注意,不是教育,而是啓示。
影片不刻意的口吻傳遞了幾個訊息:
正在經曆至暗時刻的你,想一想什麽才是最重要的。
就像片中的高志壘和肖妮,最終他們意識到,父親的療養院、女兒的國際學校甚至家裏的大房子都不是必需的,也并不能成爲一個人活着的底線,人的底線恰恰是最簡單的滿足——一家人快樂地生活着,足矣。
2. 斜杠青年或許是破題的關鍵,盡可能培養并發展愛好和技能,還要善用,把自己擁有的本領靈活運用到生活和工作中,不會也沒關系,關鍵是肯學。
高志壘是怎麽做的?勤學肯問。
送外賣不熟悉?
沒關系,去問有經驗的人。端正态度。如果必須要做一件自己不熟悉的事兒,那就要重新給自己定位——是來學習的,摒棄掉不切實際的幻想和高高在上的姿态,虛心學習永遠是生活可以重新開始的原料之一。
話說回來,圍繞電影的争議恰恰證明了影片本身的确有讨論的價值。
不誇張地說這是今夏最好的反内卷啓示錄。
我們怎麽在生活中獲得最低限度的幸福,恰恰是《逆行人生》想要表達的:
沒消費苦難,也沒歌頌苦難,每個人在自己的生活中發現自我價值,這就夠了,而這個價值,可能僅僅是讓自己開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