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最有希望成功的新勢力,如今已在市場邊緣徘徊。據了解,威馬曾先後在浙江溫州、湖北黃岡建立了兩座整車生産基地,總産能約爲 25 萬輛,但經媒體實探兩地生産基地發現,目前兩大工廠均處于停擺狀态。
2015 年 1 月,威馬汽車對外宣布成立,并在德國設立研發團隊。2016 年 11 月,威馬新能源汽車智能産業園在溫州市瓯江口奠基,占地 1000 畝,相當于 100 個标準的足球場,一時風光無限。2018 年 1 月,威馬收購中順汽車控股有限公司,獲得生産資質。2018 年 3 月,威馬溫州工廠順利建成。2018 年 9 月,威馬首款量産車 EX5 正式上市,售價 14.68-19.88 萬元,率先打破 PPT 造車質疑。
開局近乎完美的威馬,率先實現新車量産上市,率先獲得造車生産資質,被稱爲最有希望成功的新勢力公司,但近兩年來威馬卻越走越慢,被 " 後輩們 " 擠出榜單,銷量慘淡背後頻頻被傳停工停産。
近日,《豹變》探訪威馬溫州基地發現,目前該工廠已經處于停擺狀态,偌大的基地幾乎空無一人。車間前台考勤表顯示,2022 年 11 月以來,車間已經處于半停工狀态,特别是 12 月前半月,隻有 5 天有員工打卡,每次一人,停留時間約半小時左右。
威馬溫州基地南門停車場,幾百個車位稀稀拉拉停着幾十輛還沒上牌的威馬車型,基本爲庫存車。園區北門的停車場面積更大,是威馬的整車發貨中心,目測有上千個停車位,但幾乎沒有停放車輛,更沒有來拉貨的大卡車。
在整車發貨中心南面是車身卸貨區,廠房大門緊閉,各種設備都處于停擺狀态。車身卸貨區門口的空地上,露天堆滿了輪胎、汽車前後保險杠等配件。配件外包裝上的信息,以及現場散落的威馬 JIS 拉動單顯示,這些物料大多是 2022 年 2-6 月進的貨。
離車身卸貨區不遠是沖壓生産部、電池車間、噴塗車間,同樣大門緊閉,沒有員工進出。有的車間大門、窗戶都貼上了封條,落款時間爲 2023 年 1 月 4 日。在噴塗車間一樓、總裝車間對面是員工食堂,但已經沒有供應飯菜,也沒有廚師和服務人員。
總裝車間是汽車整車的最後生産環節,是保證汽車出廠質量、生産進度的關鍵,但這裏也停擺了。在車間中心是生産流水線,不少車輛還沒來得及安裝方向盤、座椅、保險杠、輪胎,便遇到工廠停工。幾個月過去,這些半成品依舊孤零零地挂在流水線支架上,等待未來可能的複工。
除溫州基地外,威馬在湖北黃岡也有一座生産基地,而該工廠的情況與溫州工廠大抵相同。據了解,威馬黃岡工廠主要生産威馬 W6 車型,巅峰時期工廠有超過 600 名員工,但如今的黃岡工廠幾乎成爲空城,除了門口偶爾有一兩個值班人員出入,整個廠區看不到任何活動迹象。從 2022 年下半年開始,工廠就處于基本停産狀态,每天隻安排少數員工值班。與溫州工廠相同,黃岡工廠的保安基本已經出走殆盡,隻能讓員工轉崗兼職當保安。員工食堂也沒有供應飯菜,到飯點的時候偶爾有幾個員工從車間門口經過,去工廠大門取外賣。
威馬工廠停工,員工、供應商、經銷商以及車主用戶都受到了影響。威馬汽車工廠停擺,源于賬面剩餘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不寬裕,導緻供應商不再向威馬汽車供貨,從而影響整車生産資質。整車無法正常生産,對于依靠業績吃飯的員工而言無疑是一大打擊,每月員工隻能依靠基本工資過日子,越來越多的員工選擇離職。與此同時,威馬汽車無法按時給經銷商供貨,導緻經銷商面臨虧損,用戶訂車卻提不到車,最終經銷商無奈終止銷售威馬車型,轉而銷售其它汽車品牌。此外,企業生存危機四起,高管離職、裁員降薪、工廠停擺等,更加重了消費者對品牌經營環境的擔憂。總的來說,造不出車,賣不出車,發不出工資的威馬早已四面楚歌。
目前,威馬隻能寄托于反向收購上市,這是威馬活下來的唯一機會,但這并不容易,威馬需要在上市之前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很多。并且,即便赴港上市成功的威馬,也未必能夠取得成功,畢竟投資新勢力品牌已經變得越來越謹慎,更何況是一家四面楚歌、危機四伏的邊緣企業。
2 月 17 日,威馬董事長沈晖在微博表示," 過去一年因爲疫情和市場環境的客觀影響,威馬确實遇到一些困難。我們正在通過一系列降本增效的措施進行調整,全力保障複工複産,保障終端用戶的體驗。痛定思痛,才能整裝再出發!" 當然,供應商、經銷商、車主都希望威馬能夠重新回歸主流市場,這樣他們的損失才能降到最低,但市場從來不會講人情,威馬未必會死的很慘,但它的結局注定不會很舒服。
汽車行業關注 人氣汽車新傳媒
每天分享有價值的汽車新聞
汽車人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