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 2023 年 3 月要開兩會。廣大退休人員最關心的就是當年養老金漲多少、怎麼漲的問題。1 月和 2 月多地的兩會,都傳出 2023 年養老金繼續上漲的好消息。
悲觀的社保專家,根據近年來養老金漲幅下降趨勢,預測 2023 年養老金漲幅将下滑到 3.5%。其實,廣大退休人員關心的并不是上漲幅度的問題,而是上漲結構的問題。
有些老人呼籲:養老金 " 分類 " 上漲最合理!機關事業退休人員控漲 3.5%,不損害他們的利益;企業退休人員在此基礎上多漲 10% 達到 13.5%,并重點向低于全國平均 3000 元水平的人群傾斜。
【一】社保專家的反對意見。
【1】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走的 " 雙軌制 ",他們的退休金與在職工資替代率達到 90% 左右,走的是财政經費渠道,其他群體攀比不着呀。
【2】企業退休人員走的社保體系,養老金執行的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機制。給企業退休人員多漲 10%,違反了多繳多得的市場法則。
【3】機關事業退休人員的退休金由财政支付,資金充足。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實行的是 " 後人繳社保供養前人 " 的内部循環機制,虧空風險巨大。
【二】五個真相太心酸。
【1】養老體系是社會保障體系,是國家福利體系,而不是市場體系,應該是國家給老百姓兜底的體系,不能搞所謂的市場化。
【2】養老體系應該一視同仁,取消雙軌制或多軌制。機關事業單位沒有繳費為什麼能多領退休金?他們比企業和農民工貢獻大?
【3】貧富差距過大。人社部在新聞發布會上承認,養老金水平差距過大等問題,下一步就是要解決 " 均衡性 " 的問題,承認現實才能有心去解決問題。
【4】統一上漲 3.5% 的養老金,基數高的漲得都,基數低的漲得少,貧富差距不是越來越小,而是越來越大。
【5】養老金庫存不足是社保部門的責任。從 2005 年至 2022 年連漲 18 年中,國家很窮的時候,最高年漲幅 24%,大多數年漲幅在 10%。現在的 GDP 達到 121 萬億元,具備多漲養老金的實力了。
【三】要承認三種老人的曆史貢獻,應該多漲養老金!
第一類是當年建設大國企的人。他們響應号召,成千上萬趕赴偏遠山區,低工資,高勞動強度,一輩子也沒攢下什麼積蓄,養老金偏低,生活比較艱難。
第二類是當年下崗買斷的老工人。人到中年遭遇下崗分流、買斷工齡,犧牲的是個人利益,支持了國企改制上市,讓一批人發财緻富,别遺忘了退休老工人。
第三類是提前内退的老工人。那些經營狀況不好的國企,領導人員的待遇不變,但讓廣大一線工人提前内部退養,隻發基本工資,繳最低檔的社保,他們晚年比較困難。
PS:多多轉發,讓更多人看到,共同呼籲政策更加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