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107 港元的巅峰價,一路下滑到不足 20 港元,泡泡瑪特在資本市場的日子并不好過。蒸發千億港元市值後的今天,噘嘴黑臉的 Molly 依然具有魔力嗎?這是資本市場抛來的疑問,也是潮玩市場抛來的問題。
" 我們都是生産情緒價值的内容公司。" 奇葩說創立人馬東曾給火爆的盲盒做過這樣的注解。當超千億港元市值下跌至 260 億港元時,泡泡瑪特的這種情緒價值正在 " 失效 "。Molly 已經很難承載當初那一批骨灰級愛好者的情緒價值,而新的愛好者似乎又有更多選擇。
七年過山車
或許泡泡瑪特在進入潮玩領域時沒有想到,短短七年時間,自己會迅速完成登頂又快速跌落。截至 3 月 10 日收盤,泡泡瑪特市值跌至 259.8 億港元,距離上市後巅峰時期的 1500 億港元已蒸發千億,股價也從巅峰時期的 107 港元跌至如今的 19 港元。對任何企業而言,這都是難以言喻的痛。
2010 年,王甯帶着滿腔熱血創立了泡泡瑪特,從銷售文具、小飾品開始,盡管開出了幾十家門店,但泡泡瑪特的利潤并不高,業績連虧三年。直到 2015 年,日本盲盒的火爆讓泡泡瑪特看到了機會。
2015 年,日本盲盒市場火爆大受消費者歡迎,泡泡瑪特改變思路,進入潮玩市場。2016 年,或許是上天的眷顧,或許是王甯眼光獨到,泡泡瑪特簽下了 Molly 這一獨家 IP 的版權,開啓了對于 Molly 長達多年的運營。
此後,泡泡瑪特扶搖直上。2016 年 6 月,Molly 系列盲盒正式上線天貓旗艦店,一秒售罄。在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内,Molly 上演了無數次上架、售罄的戲碼。
在财報數據中,Molly 也成爲泡泡瑪特最賺錢的 " 當家花旦 "。2017 年,Molly 爲泡泡瑪特帶來的收益占所有 IP 收益的 89.4%;借助這一 IP 的成功運營,虧損多年的泡泡瑪特實現扭虧爲盈。2018 年,Molly 的營收占比達 62.9%。
借助 Molly 的火爆,泡泡瑪特業績成倍增長。财報數據顯示,2018-2019 年,泡泡瑪特營收分别增長 225.49%、227.19%,淨利潤分别增長 6242.96%、353.29%。
馬東在潮流玩具産業論壇中爲這種火爆的盲盒經濟做了注解:" 我們都是生産情緒價值的内容公司,隻是載體不同。"
盲盒當時承載了很多年輕消費群體的情緒價值,即使圈外人叫嚣着看不懂、不值,但在入圈的群體看來,小小的盲盒承載了個性、酷、小衆等情感。這種盲盒帶來的情緒價值一度使得泡泡瑪特的 Molly 有市無價。
小影是當時泡泡瑪特第一批粉絲,也是 Molly 的骨灰級愛好者。她知道每一個 Molly 的盲盒系列産品。據小影介紹,單 Molly 一款 IP,泡泡瑪特就推出了超 30 個不同系列的盲盒,集齊所有 Molly 盲盒系列是小影的目标。當問到爲什麽喜歡 Molly 時,小影給出的答案是這個噘着嘴擺臭臉的女孩是另一個自己。用小影的話說,這是一種人生态度,對抗麻木生活的态度。
借助 " 潑天 " 的熱度,2020 年底,泡泡瑪特敲開資本市場大門 , 成爲 " 中國潮玩第一股 ", 市值突破千億港元規模。随後在 2021 年初,泡泡瑪特的股價一度升至 107 港元,市值接近 1500 億港元。此時的泡泡瑪特,風光無限。
由泡泡瑪特引發的潮玩熱鋪天蓋地,席卷整個中國潮玩市場。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有超 1200 家企業名稱或經營範圍含 " 潮玩、潮流玩具、盲盒 "。超過 80% 的潮玩相關企業(全部企業狀态)成立于五年之内。其中,2020 年新增超 400 家潮玩相關企業,同比增長 54%。
潮玩熱退
可惜的是,鋪天蓋地的潮玩熱并沒有持續太長時間。2022 年 1 月,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出台了《上海市盲盒經營活動合規指引》,對規範盲盒市場提出了具體舉措。2022 年 "3 · 15" 前,盲盒因質量虛高、價格差問題被央視點名。
一時之間,大熱的盲盒經濟急轉直下,泡泡瑪特也走上了去盲盒化的發展之路。王甯曾多次在公開場合強調:" 泡泡瑪特不是一家盲盒公司,而是一個潮玩品牌。" 從 2021 年開始,泡泡瑪特在财報中不再将盲盒的收益單獨列出。
一邊是從泡泡瑪特自發的去盲盒化,另一邊是 Molly 後無接棒 IP 的窘境,泡泡瑪特有苦難說。
根據财報數據,Molly 的受歡迎程度逐年下降。2017-2020 年,Molly 收入占比分别爲 89.4%、62.9%、32.9% 和 14.2%。而爲了降低對 Molly 單一 IP 的依賴,泡泡瑪特不斷推出新 IP。譬如推出 The Monsters 、PUCKY 等,但都難以與 Molly 相比,也難複制 Molly 的火爆。
财報數據顯示,The Monsters 、PUCKY 等獨家 IP、非獨家 IP 的營收占比在 2021 年都出現了下滑,其中獨家 IP 整體由 2020 年的 28.3% 下滑至 17.2%。最早出圈的兩大 IP 之一的 PUCKY,營收占比已從 2020 年的 11.9% 下滑至 4.1%。
與此同時,泡泡瑪特内部成立設計師團隊 PDC,推出的小甜豆、MINICO、牙龈怪等 IP 依然難成業績的主要支撐。
熱度退去的同時,也伴随着越來越多的質疑。泡泡瑪特盲盒價高、質量差、退貨難、誘導消費等負面質疑層出不窮,一度讓泡泡瑪特站在輿論的風口浪尖。一時之間,泡泡瑪特市值、股價、業績紛紛下跌。2022 年上半年,泡泡瑪特業績首次下滑,淨利潤下滑 7.23%。從神壇跌落,泡泡瑪特也隻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
小影已經不再執着于集齊 Molly 系列了。" 自己在成長變化,Molly 一直不變,她已經不能代表我了 ",小影說。直到現在,小影的多個盲盒還挂在閑魚上待售,不知道什麽時候能賣出去。
在深圳市思其晟公司 CEO 伍岱麒看來,泡泡瑪特當前面臨的局限是其 IP 缺乏長期内容輸出,諸多 IP 難以成爲大衆化接受的 IP。
" 對于潮玩企業而言,單純在産品工藝上下功夫不是發展的根本,像泡泡瑪特這樣的潮玩企業,想要做大做強,應該從 IP 運營方面突破。所以泡泡瑪特的發展重點應該放在如何運營 IP 上。"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補充道。
就市值、業績等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對泡泡瑪特進行采訪,截至發稿未收到回複。
市場難複制
在泡泡瑪特大火的那幾年,泡泡瑪特的目标是做中國的迪士尼,後來,泡泡瑪特不再強調做中國的迪士尼,而是要做中國的泡泡瑪特,後來的後來,泡泡瑪特似乎想要做世界的泡泡瑪特。這被理解爲,當潮玩經濟在本土市場觸頂後,泡泡瑪特需要新的故事出現。
2022 年上半年,泡泡瑪特首次将海外業務單獨拎出,重心逐漸移向海外。
其實,從 2018 年開始,泡泡瑪特就已經陸陸續續布局海外市場,隻是在 2022 年,加速布局步伐。這一年,泡泡瑪特在持續深耕亞洲市場的基礎上,重點布局北美、歐洲、大洋洲地區,相繼在英國倫敦、新西蘭奧克蘭、美國洛杉矶、澳大利亞墨爾本開設當地首家線下門店,并在韓國首爾開設首家海外旗艦店。
截至目前,泡泡瑪特國際業務已經進駐了全球 25 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過 40 家線下零售店和超過 100 家機器人商店,線下渠道收入占比明顯提升。
當泡泡瑪特現有的 IP 無法再次攪動國内潮玩市場," 走出去 " 能爲泡泡瑪特帶來多少機遇沒人能給出答案,但泡泡瑪特滿懷信心。泡泡瑪特副總裁、泡泡瑪特國際總裁文德一曾表示," 在未來十年,國際業務将是泡泡瑪特最爲重要的發力點之一 "。
在走向世界舞台的同時,泡泡瑪特也在加碼高端市場。2021 年 6 月,泡泡瑪特新增大娃業務,推出 9 款 SPCEMOLLYMEGA 系列,主打高端市場,發售價爲 4999 元,宣稱爲 " 年輕人的第一件收藏品 ",在二手交易平台上," 大娃 " 曾被炒至 10 餘萬一個。不過,在後續的發展中,SPCEMOLLYMEGA 系列熱度退去,二手市場的價格跌破千元。而在今年 2 月,泡泡瑪特推出了最新高端線産品爐火純青 · 燃,雖然前期熱度不小,但依然是 Molly 的衍生,而随着 Molly 熱度的逐年下降,這個系列又能維持多久的熱度?
在江瀚看來,對于潮玩市場而言,高端産品因爲高價、手工藝等因素反而比低價産品更有收藏價值,也更容易吸引具有收藏愛好群體消費。相較而言,高端的市場空間也會更聚焦更垂直更有針對性,也更能體現其收藏價值。但是,對于當前的泡泡瑪特而言,在個别産品工藝上下功夫,還不如将精力放在 IP 運營層面。
北京商報記者 郭秀娟 張君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