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社交媒體上最近出現了一個熱搜問題:" 對孩子大吼大叫有用嗎?"我相信對于這個問題,任何一個經驗豐富的爸媽心中早有答案:明知這種做法是徒勞,卻又忍不住一遍一遍重複錯誤,最後白白心力交瘁,孩子依然 " 無動于衷 "。
作爲一個 9 歲孩子的母親、也作爲一個心理學和教育學的研究者,我真心同情那些 " 大吼大叫 " 的家長(畢竟我自己也曾是其中一員),他們可能是更需要 " 情緒療愈 " 的人群。
在認知行爲心理學領域有個非常經典的 ABC 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 Albert Ellis 提出的,後來成爲他對來訪者進行情緒調節的基礎和核心。
該理論認爲,當我們遭遇到一些誘發性的生活事件(Activating Events,比如孩子不聽話)時,往往會激發某種特定的個人信念(Beliefs,可以理解爲相對固定的觀點或看法), 進而産生一系列情緒反應和行爲後果(Consequence,比如大吼大叫)。
看上去是 " 事件 "(A)引發了 " 情緒和結果 "(C),但實際上是 A 首先激發了 " 信念 "B,是 B 最終導緻了 C。也就是說,人們不是被事情所困擾,而是被他們對事情的 " 看法 " 所困擾。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尤其在進行親子溝通的過程中,總是存在很多類似的問題;而根據 ABC 的理論,一旦我們把反思的焦點從外部轉向内部、從事件(A)轉向信念(B),就可能開啓情緒改變的第一步。
圖源 © Pexels
但凡是在 " 家有讀書郎 " 的家庭裏,或多或少都出現過這樣的場景:
▶孩子做作業時發呆走神,過了半個小時還沒寫幾個字,家長立刻開始氣急敗壞地 " 碎碎念 ";
▶孩子上網課時跟同學聊天,甚至偷偷刷娛樂視頻,家長發現後忍不住大發雷霆;
▶孩子吃飯慢了點,家長就開始掰着手指算時間,生怕接下來的作業完不成,又要晚睡……
可脾氣發了,吼也吼了,但孩子似乎變得越來越被動。往往是家長一生氣,孩子就愣住,變得無所适從;而家長也因此變得神經過敏,始終處在 " 易燃易爆炸 " 的狀态下。
此時,如果我們嘗試探尋現象 / 事實與情緒反應之間的 " 地帶 ",就會發現主要是某些 " 信念 " 在不斷刺激我們,而不是孩子的表現在惹家長生氣。
比如,看到孩子上課走神,家長的想法是 " 走神就是不專心,不專心就什麽都學不會了 ",因此感到特别焦慮和惱怒;看到孩子慢吞吞地磨蹭,家長的想法是 " 她就是故意的,她根本不想做作業,就想偷懶 ",于是深感沮喪和絕望。
圖源 © Pexels
Ellis 認爲,我們所持有的信念可以被分成兩類:合理信念和不合理信念。當發生的事件不符合個體的目标願望時,某些人就可能出現不合理信念,繼而導緻負性情緒的産生。
比如家長的願望是 " 孩子就應該時時刻刻專心上課,勤奮學習,不能偷懶 ",當孩子的表現不符合這一預期時,就會惹得家長擔憂和生氣。
你可能會問,這一信念看上去不過是對一個學生的正常要求,爲什麽卻是 " 不合理 " 的?
因爲它過于絕對化,忽略了孩子的實際情況和個性需求;它不能包容一些無傷大雅的行爲,而過于糾結在每時每刻的表現上;它實際上是以 " 應該做什麽 " 爲基調,對孩子下的不可抗拒、不能被質疑的 " 命令 "。
在 Ellis 看來," 命令 " 正是不合理信念的核心,它們通常帶有 " 必須 " 或 " 應該 " 這兩個關鍵詞。
比如:我必須在所有時刻都表現得優雅得體,不能出錯;我必須要考上大學,不然我就無路可走;我應該随時随地、在各個方面嚴格要求孩子,隻有這樣他才能成爲優秀的精英……
這些信念的不合理之處就在于絕對化的要求、事事苛求的完美主義态度、過于刻闆的生活準則。這些信念的存在就像是專制的君主,讓我們很容易就對周邊的人和事看不順眼,從而引發不良情緒。
我自己在上大學的時候,是一個特别自律勤奮的人。作爲宿舍長,我總是要求其他人也像我一樣自律和勤奮。爲此,我會在他們晚上看電視的時候關掉屏幕,要求大家都去睡覺;我會強行拉着宿舍同學跟我一起去自習,不能浪費時間玩遊戲。
每次同學們有意見,我就會感到惱怒:我這是爲你們好!你們還不領情!
而實際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作息時間和學習習慣,我不能将自己的一套做法強行推廣給所有人,并認爲全世界隻有我的想法和做法才是正确的。這就是以 " 對别人的命令 " 來推行 " 暴政 "。
這樣的現象在我身邊很多家長身上也極爲常見。" 我是爲你好,你就應該聽我的 " 正是親子教育中最普遍的思維 " 暴政 " 之一,也是很多親子關系變得緊張的根源。
在明确了 " 不合理信念 " 是挑動我們負面情緒的 " 罪魁禍首 " 之後,應該怎麽做才能真正實現情緒的療愈和改變?
Ellis 對此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首先是 " 偵查 " 和發現不合理信念,然後需要分辨其合理與不合理的成分,最後發展出合理的信念,用于替代不合理的信念并指導生活。
圖源 © Pexels
以疫情期間讓家長們頭痛不已的 " 上網課 " 爲例:如果把 " 孩子上網課 " 看作一個刺激性事件,而我們對此的認知是 " 上網課費眼睛 "" 孩子不容易專心 "" 根本學不到東西 ",那麽這件事就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讓我們情緒失控、陷入焦慮。
這時候,我們需要去覺察負面情緒的來源,正在于腦海中那些不合理的認知。接下來我們要進行反思:如果把這些認知一條一條拆開來看,它們是否真的那樣可怕?
上網課的确比較費眼睛,但不上網課的時候孩子也是會使用電子産品的;對着屏幕上課孩子不容易專心,但即使身在課堂孩子難免也會有走神的時候;在家學習是無效的?
讓孩子在一個放松、安全的環境下學習,真的是完全無用嗎?是否太偏激和絕對?
經過這樣的自我反省和詢問,我們會找到令自己情緒 " 生病 " 的思想 " 病竈 "。發現和意識到這些 " 病竈 " 的存在,是開啓自我改變的第一步。然後我們可以通過和家人朋友的交流,接受有益的建議,建立 " 合理的信念 ",從而改變視網課如洪水猛獸的心态。
比如:隻要提醒孩子課間适當休息和放松,幾周或者幾個月的時間也不會對孩子視力産生決定性影響;" 上網課 " 不過是特殊時期的權宜之計,而孩子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并不急在一時……這些更合理、溫和的想法将有效降低我們情緒的 " 溫度 ",讓我們用更理性的态度看待一件事情的正反面,不至于鑽進死胡同。
由此可見,我們總說要 " 控制情緒 ",其實不是把力氣用在情緒上,而是要 " 改變認知 ",通過想法的改變去優化情緒。
圖源 © Pexels
當然,有時候我們陷于情緒之中難以掙脫,也可以适當借助與家人、朋友、甚至心理醫生的溝通,從 " 他者 " 視角獲得啓發,走出 " 不合理信念 " 營造的困境。
總而言之,改變情緒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 " 不破不立 " 的過程:" 破 " 的是絕對化的、偏執的 " 不合理信念 "," 立 " 的是包容的、理性的 " 合理信念 "。在這樣打破與重塑的過程中,我們将收獲一個更平和、輕松和愉悅的自我。
編輯 / 超楠
圖片 & 封面 / Pexels
【點擊圖片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