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10 日,深圳市衛健委網站發布通告,公開就《深圳市育兒補貼管理辦法》征求意見。其中提出,綜合考慮深圳市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嬰幼兒養育成本等因素,按照遞進式差異化的補貼思路,初步拟定深圳市育兒補貼标準 :
生育第一個子女且辦理入戶登記的,拟發放一次性生育補貼 3000 元,另外每年發放 1500 元育兒補貼;生育第二個子女且辦理入戶登記的,拟發放一次性生育補貼 5000 元,另外每年發放 2000 元育兒補貼;生育第三個子女且辦理入戶登記的,拟發放一次性生育補貼 10000 元,另外每年發放 3000 元育兒補貼。
上述補貼截至該子女滿 3 周歲之日止發。育兒補貼所需資金納入各區财政年度預算,市、區财政各承擔 50%,市級承擔部分通過次年體制結算返還。
解讀:為鼓勵生育,已有多個省市出台育兒補貼制度。如今,這股 " 發錢鼓勵生娃 " 的風潮,已開始從中小城市向中心城市蔓延。除深圳外,濟南、長沙及哈爾濱等地也相繼出台相關政策。這其中,一線城市深圳似乎尤為特殊。
圖片來源:網頁截圖
要知道,深圳一直是全國 " 最年輕 " 的城市之一,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入。2010 年至 2020 年十年間,深圳常住人口增加 713.6 萬人,增長 68.46%。其中,15-59 歲人口占比達 79.53%,接近深圳八城。
" 年輕 " 的深圳也一直以 " 很能生 " 聞名。" 二孩 " 政策實施後,2017 年深圳出生率達到 25.45 ‰的峰值。還有統計數據顯示,2019 年,深圳以超過 20 ‰的出生率,高居全國首位。
既然如此,深圳為何急了?
深圳市衛健委在上述辦法《起草說明》中指出,随着生育需求釋放,2017 年後出生人口連續 4 年減少,2021 年常住出生人口 20.13 萬人 , 比 2017 年生育高峰減少 25.25%。與此同時,已婚育齡婦女規模從 2015 年起連續 7 年下降,2021 年全市常住人口已婚育齡婦女 376.31 萬人 , 比 2015 年最高峰時減少 35.76 萬人,減幅 8.68%。
說明中還特别提到,出台積極生育支持政策勢在必行,要進一步釋放市民生育潛能,減緩人口老齡化進程,延長人口紅利窗口期," 讓人口紅利長期成為我市經濟增長的強大助推器 "。
不過,育兒補貼對提高生育意願到底有多大效果?此前已有專家指出,育兒補貼無疑增進了家庭福利,但該項政策單獨發力,對提振生育率作用有限。而政策最大的意義,在于構建一種生育成本社會化和關愛多子女家庭的文化,這種作用也要經過一定時間才能顯現出來。
# 數讀
7 省份公布 2023 年 GDP 增速目标,江西最高
多個省份陸續進入 " 兩會時間 "。1 月 11 日,四川、福建、上海、河北、江西、雲南及天津等地率先召開省級人代會,各地 2022 年經濟成績單随之公布。
四川省政府工作報告顯示,過去五年,四川經濟實力上新台階。地區生産總值連跨兩個萬億元台階,超過 5.6 萬億元,穩居全國第 6 位。
根據福建省政府工作報告,初步預計,2022 年福建省地區生産總值突破 5 萬億元。
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透露,上海經濟穩中有進 , 全市生産總值繼續站定 4 萬億元關口。
河北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全省生産總值從 2017 年的 3.06 萬億元增長到 2022 年的 4.2 萬億元。
江西省政府工作報告曬出過去五年成績單,全省 GDP 突破 3 萬億元,全國排名由第 18 位前移至第 15 位。2022 年江西 GDP 預計增長 5%左右。
雲南省政府工作報告也回顧了過去五年工作亮點,雲南經濟總量從 2017 年的 1.64 萬億元增加至 2.9 萬億元左右。預計 2022 年地區生産總值增長 4% 左右、跑赢全國平均水平。
另外,根據天津市政府工作報告,2022 年天津地區生産總值逐季向好。
對于 2023 年 GDP 增長預期目标,江西最高,為 7% 左右;四川、福建、河北及雲南均為 6% 左右,四川還提出要盡最大努力争取更好結果,确保總量突破 6 萬億元;此外,上海設定為 5.5%,天津為 4% 左右。
# 動向
京滬渝等入選内外貿一體化試點
商務部網站 11 日消息,商務部等 14 部門辦公廳(室)公布内外貿一體化試點地區名單,包括北京市、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 ( 含甯波市 ) 、福建省 ( 含廈門市 ) 、湖南省、廣東省 ( 含深圳市 ) 、重慶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全國已有 53 城開通城市軌道交通
1 月 10 日,交通運輸部發布 2022 年城市軌道交通運營數據速報。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共有 53 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 290 條,運營裡程 9584 公裡,車站 5609 座。2022 年全年,新增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 21 條,新增運營裡程 847 公裡,新增南通和黃石 2 個城市首次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
我國制造業占 GDP 比重提升至 28%
工信部微信公衆号消息,1 月 11 日,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指出,工業經濟總體回穩向好。預計 2022 年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3.6%,其中制造業增加值增長 3.1% 左右;制造業增加值占 GDP 比重為 28%,比上年提高 0.5 個百分點。國防科技工業、煙草行業保持較快增長。
全國超 30 城正建或籌建智算中心
央視新聞消息,1 月 11 日,國家信息中心與相關部門聯合發布的《智能計算中心創新發展指南》顯示,目前全國有超過 30 個城市正在建設或提出建設智算中心," 十四五 " 期間,對智算中心的投資可帶動人工智能核心産業增長約 2.9-3.4 倍。
去年國内挖掘機銷量同比降四成
1 月 11 日,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根據對 26 家挖掘機制造企業的統計,去年 12 月銷售各類挖掘機總計 1.69 萬台,同比下跌 29.8%,時隔五個月後再度陷入負值。全年挖掘機銷量總計 26.13 萬台,同比下降 23.8%。其中,國内市場銷量 15.19 萬台,同比下降 44.6%;出口銷量 10.95 萬台,同比增長 59.8%。
# 放榜
四城汽車保有量超 500 萬輛
公安部網站 11 日消息,據公安部統計,2022 年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 4.17 億輛,其中汽車 3.19 億輛;機動車駕駛人達 5.02 億人,其中汽車駕駛人 4.64 億人。2022 年全國新注冊登記機動車 3478 萬輛,新領證駕駛人 2923 萬人。
全國有 84 個城市汽車保有量超過百萬輛,同比增加 5 個城市,39 個城市超 200 萬輛,21 個城市超 300 萬輛,其中北京、成都、重慶、上海超過 500 萬輛,蘇州、鄭州、西安、武漢超過 400 萬輛,深圳、東莞、天津、杭州、青島、廣州、佛山、甯波、石家莊、臨沂、長沙、濟南、南京等 13 個城市超過 300 萬輛。
截至 2022 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 1310 萬輛,占汽車總量 4.10%。2022 年全國新注冊登記新能源汽車 535 萬輛,占新注冊登記汽車總量的 23.05%,與上年相比增加 240 萬輛,增長 81.48%。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