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城發布會現場剛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感覺很震撼!
等緩過一分鍾細想,又感覺無奈和可笑!
水軍,别說是懸賞 1000 萬,哪怕懸賞 10 個億,也是殺不完的!
何謂 " 水軍 "?
" 水軍 " 說白了就是替自己 " 主子 " 制造輿論曝光,或者是事件洗白,又或者是抹黑 " 主子 " 競争對手的一種專業群體。他們讓大量有目的甚至不真實的博文在社交網絡中傳播,不僅讓正常用戶無法看清事件的真相,而且會對他們造成誤導,造成不良的社會後果。而且最重要的,他們是 " 集團軍 " 作戰,然後就以 " 三人成虎 " 的效果,黑的吹成白的,白的搞成黑的。對于不明真實情況的大衆群體來說,肯定相信的是網絡上大多數 " 水軍 " 的說法。但其實," 真理 " 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裏。
在過去," 水軍 " 往往盛行在娛樂圈,但随着時代的變換,各行各業都掀起了 " 水軍 " 潮,哪怕是汽車行業也無法幸免。曾經汽車圈内不少愛說真話的媒體同行也被 " 水軍 " 網暴過,甚至連大量私人信息都被查清後曝光在網上,最後不得以向 " 被說真話 " 的汽車企業求助後,企業給予的答複就是 " 那隻不過一些不理智的股民導緻的 "!一招 " 移花接木 ",撇清了自己,又表示出自己也是 " 無可奈何 " ……這就是爲什麽汽車圈說真話的人越來越少了!
懸賞 1000 萬,真的有用麽?
真心話,沒用!哪怕是 " 殺 " 掉了一波,那也是 "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況且想拿到水軍的實際證據也是難上加難,畢竟這是一個人人可發言的社會,人家說發的帖子就是自己内心的想法,你也沒轍……
這些年來,國内自主品牌的 " 口水戰 " 也是從沒有停止過,這也可以劃分成一種 " 内卷 " 的方式。就像幾年前長城汽車就因 " 黑公關 " 頻繁散播謠言、抹黑長城而幾度發布聲明。2018 年,網傳吉利号召水軍在各大網絡平台吹捧吉利、抹黑長城。吉利趕緊出來發聲明說自己沒有,然後長城又發聲明,大概的意思:就是你,别抵賴。随後雙方的口水 + 輿論戰就徹底拉開了,這戰争一打就是好幾個月,最終結果誰都沒赢,還共同發布了《吉利汽車與長城汽車的聯合聲明》,免費讓其他對手看了一場大戲……
2020 年,長城和長安之間又來了一場戰争,最後也是握手言和……
無獨有偶,比亞迪也懸賞過 500 萬 " 殺 " 水軍,結果連個水花都沒看見!
現在長城懸賞 1000 萬,估計也沒什麽用處!
還記得發布會現場,一位比較年輕的車圈同仁跟我傳了他的想法:
" 水軍,也是一種軍隊!你摧毀了一個 " 連 " 以爲勝利了,但人家後面還有一個 " 師 " 的後備役……所以要想戰勝水軍,也得依靠水軍!這個時代,隻有靠魔法才能戰勝魔法!"
聽完這樣的高談闊論,我隻想說這哥們,是個 " 鬼才 " ……
如何免受水軍幹擾?
對于企業來說,要想完全不被水軍帶動輿論是很難的!所以該做的事情也很簡單,做好自己的技術,做好自己的産品,打鐵終須自身硬。提升對 " 水軍 " 的自我抵抗力,争取做到百毒不侵。另外還需加強和用戶之間的溝通,車輛出現問題,及時給予幫助和解決,這樣更可以打破用戶和企業之間的隔閡,提升用戶體驗。出現問題不要一味隻知道 " 公關 ",在這個網絡時代,不解決問題隻會把問題無限放大,最後導緻企業自身焦頭爛額。
而對消費者而言,網絡上的評論也不要過度輕信,尤其在選車方面,要真正自己去體驗,而且要全面體驗,畢竟車無完車,提前知道心儀車型的優缺點,最後慎重考慮再做出抉擇。
寫在最後
内卷的時代中,各種各樣搶奪 " 利益 " 的方式都會出現,哪怕我們痛恨那些走在 " 法律邊緣 " 的非良性競争,也暫時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懸賞也許可以圖一時之快,但就像前面說的,強化自身才是一個優質企業應該行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