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網消息,2023 年被視爲 Matter 協議發展的關鍵裏程碑之年——産品量産元年。随着首批産品的落地,Matter 生态系統中的參與者似乎也在加速其步伐。随着越來越多的廠商和開發者加入 Matter 生态圈、越來越多支持 Matter 協議的設備湧現,Matter 協議在智能家居等領域将實現更廣泛的應用和普及。
智能家居 " 痛點 " 之下
智能家居行業一直存在一個 " 痛點 ",發展初期的百花齊放卻帶來了生态壁壘——品牌互聯互通尚存壁壘。
智能家居互聯互通即不同廠商、不同類型的智能家居設備、智能家居網關、智能家居控制終端、智能家居雲平台采用統一的标準協議實現控制指令、數據的傳輸和一緻性解析,從而形成統一的智能家居應用和服務的生态。
随着智能家居單品的體驗提升,家庭持有的智能家居産品數量也在持續增加。然而,跨品牌、跨生态實現智能家居單品之間統一管理、連接、控制、聯動卻遇到了 " 障礙 "。換而言之,不同智能家居設備商采用的不同互聯技術,導緻整個行業被私有技術割裂爲一個個 " 生态孤島 ",消費者往往隻能接受被品牌自家生态 " 禁锢 " 起來,僅選擇單獨廠商及生态的産品和服務。
當然,互聯互通之痛,并不完全在于缺乏互聯互通的标準,國内外各個标準組織、産業聯盟也在緻力于制定智能家居互聯互通标準,例如,中國家用電器協會與中國通信标準化協會于 2019 年 3 月首次簽訂了合作備忘錄,展開跨家電行業、通信信息行業的深入合作,并成立聯合工作組共同制定智能家居互聯互通标準。智能家居是多行業融合的領域,涵蓋場景繁多,一種互聯互通解決方案難以滿足所有場景的互聯互通之需。
互聯互通解決之道,包括智能家居終端設備本地互聯互通、設備與智能家居雲平台互聯互通、雲雲互聯互通等。
面對互聯互通這一痛點,Matter 應運而生。Matter 協議支持以太網、Wi-Fi、Thread 底層通信協議,可以讓不同協議的智能家居設備互相通信。
Matter 開啓新征程
Matter 的出現,給了智能家居市場新選項,被視爲智能家居發展曆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可以加速萬物互聯的到來。
2019 年,Zigbee 聯盟聯合亞馬遜、谷歌、蘋果等巨頭成立了一個名爲 "Connected Home Over IP" 的工作組(簡稱:Project CHIP),旨在解決智能家居市場标準混亂的問題。2021 年,"Project CHIP" 正式更名爲 "Matter 工作組 "。與此同時,ZigBee 聯盟更名爲 CSA 聯盟,将重點推進 Matter 的落地。
不得不說,Matter 是自帶 " 基因優越感 " 的,問世伊始即有大佬加持。ABI Research 預測,到 2030 年,Matter 認證産品每年出貨量将超過 15 億台。
具體而言,Matter 協議是一種基于 IPV6 網絡、支持本地互聯的應用層協議,支持 Thread、Wi-Fi 和 Ethernet 作爲底層傳輸協議,在配置階段可以使用 BLE 進行設備發現和配置。
Matter 作爲一種應用層規範,其目的是提供統一的控制層,以連接和管理智能家居環境中的設備。該規範的關鍵是它限定在家居的範圍内,它不介入廣域 / 雲連接。
此外,Matter 規範開發是一個開源計劃,由 CSA 進行管理,提供一個公開的存儲區用于軟件開發,另外還有第二個僅供 Matter 工作組成員使用的區域用于開發 Matter 規範。
Matter 工作組在 2022 年 10 月發布了 Matter 标準的 1.0 版本以及對應的 SDK、測試用例和認證協議。今年,CSA 連接标準聯盟已經正式發布 Matter 1.1 版本。Matter 1.1 版本帶來的更新使設備制造商和開發者上手更容易、産品獲取認證更方便,也讓産品能更快地交付給用戶。該版本還爲電池供電設備提供了更大支持,而這類設備涉及多種類型的智能家居産品。
值得注意的是,作爲 " 統一生态 " 的協議,Matter 對設備的研發、認證、量産有着一定要求。舉例而言,使用 Thread 技術的 Matter 産品,需要通過 Thread 認證及 Matter 認證。
要符合 Matter 規範,廠商必須重新思考産品的設計、制造和生命周期管理。如果不能盡快取得認證,會造成失去先發優勢、錯過市場紅利的局面。
近期,有業内消息顯示,國内首批 Matter 設備正式量産,如期而至,也爲市場帶來了信心。(校對 / 項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