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青海湖電池;
這是金沙江電池;
這是藍海電池;
這位更是重量級,叫冰川電池 ......
你之前未必注意過,但現在你知道了:從去年開始,各家手機廠商紛紛給電池起名字,而且都不約而同地蹭上了各種水系——我們鬥膽稱之爲 ......
" 水貨電池"。
大家都注水,等于大家都沒注水,畢竟普通用戶根本分不清金沙江和青海湖到底是被哪家承包了。
在這一衆選手中,反而是華爲特立獨行:它明明可以叫自己 "松山湖電池 ",但它偏偏就叫" 矽碳負極 "大電池,聽起來非常純樸,而且直擊重點:
因爲這一堆 " 水貨 " 的真實身份,無一例外,全部都是" 矽碳負極 " 電池......
本期視頻沒有廣告。我們就來看看,它們真的比以前的電池好用嗎?
視頻版
↓↓ 看完這個視頻就知道了 ↓↓
↑↑ 信我,真的超級好看 ↑↑
圖文版
實事求是客觀地說,确實比以前好一點。
比如小米 14 Ultra 的 " 金沙江電池 " 容量是 5300 毫安時,比小米 13 Ultra 的電池容量高了 300 毫安時,而且體積還小了 8%。
一加 Ace 3 Pro 的 " 冰川電池 " 容量是 6100 毫安時,比 Ace 2 Pro 高了 1100 毫安時,而且還變薄變小了。
藍海、青海湖什麽的,也都有些改進。
所以總而言之,水貨電池們的" 能量密度 " 确實變高了......一點點。
所謂的 " 能量密度 ",就是用電池的容量,除以電池的質量或者體積,所得到的結果。
比如我們用小米給的數據爲例,簡單算一下就知道,14 Ultra 上的 " 金沙江電池 ",單位體積的 " 能量密度 " 大約是 13 Ultra 的 1.15 倍,也就是提升了 15%。
而這一輪手機廠商的電池能量密度普遍提升,就是因爲開頭華爲官網上提到的那個詞:
" 矽碳負極 "。
這玩意兒到底是個啥呢?
目前手機、汽車上用的電池,全部都是锂離子電池。從 1991 年索尼發布第一塊商用锂離子電池至今,它的基礎結構從來沒有變過:就是正極、負極,隔膜,和電解質。
其中正極,就是各種含锂的化合物。
在充電的時候,锂離子從正極脫出,穿過隔膜,到負極上存蓄起來;放電的時候,锂離子回到正極,爲了保持電荷平衡,電子也會随之移動,産生電流,你的手機就亮了。
所以如果要在體積不變的情況下讓電池有更多的電,就要改進正、負極材料,提高它們儲存锂的能力。
目前锂電池的主要負極材料,就是在這些宣傳物料中的傳統勢力代表—— "石墨"~
上過初中化學的人都知道,石墨是由層狀結構的碳原子所組成的。锂離子過去之後,就會進到石墨的夾層裏面,形成一個類似于煎餅果子的 LiC6。看化學式就知道,平均一個碳原子,隻能吸收 1/6 個锂離子,弱爆了 ~
但如果把負極材料換成矽,那它就能和锂離子形成一個類似于棉花糖的合金結構 Li22Si5 ,看這個化學式就知道,平均一個矽原子就能吸收 4.4 個锂離子,碉堡了 ~
既然矽這麽強,而且人類最不缺的就是沙子,那爲什麽不直接用矽當負極呢?
因爲很可惜,矽在充電結合大量锂離子之後,體積的膨脹率會超過 300%。這一膨脹,一是會 ......
二是充放電循環次數一多,矽就粉碎了,電池也就廢了。
其實石墨負極也有類似的問題,但一般隻會膨脹 12%~15%。
那怎麽辦呢?
沒什麽好辦法,隻能先在石墨裏摻一點矽。稍微提升些容量,同時控制膨脹,這就成了一塊 " 矽碳負極電池 "。
那這些水貨電池們,摻了多少矽呢?
不多 ~
目前小米的金沙江,vivo 的藍海,一加的冰川,矽含量都是6%;榮耀的這個青海湖電池第三代,是 10%。
所以它們現階段的提升幅度還沒有那麽大,但已經能讓手機廠商做出一些新賣點了:比如今年各家新出的折疊屏産品全都主打輕薄,就有這些水貨電池們的功勞~
不出意外的話,在未來幾年,你買到的手機裏就會逐漸普及這些 " 注水 " 的矽碳負極電池,各家也一定會繼續努力提升電池裏的矽含量,卷電池的能量密度。目前還沒有用上矽碳負極電池的主流手機品牌,好像隻剩下 OPPO 和蘋果了。
(雖然沒有人知道其中的具體原因,但我們拿到了一些 " 獨家内幕 ":聽說是卡在取名環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