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關系裏得益的人,也在關系裏受困。
在一檔節目裏,錢楓抱怨汪涵拉黑了自己。
汪涵說:" 陳坤範冰冰我都删掉了。"
之所以删人,不是因爲存在芥蒂。
或是對人有看法。
這純粹是他的社交習慣。
他說:
" 朋友圈人數達到一百多時,我就覺得有些可怕,要把一些沒有意義的,全都删掉。"
我們本以爲,娛樂圈呼朋引伴,是爲一種風氣。
或者是一種成功。
沒想到依然有人不求多,隻求少。
汪涵說,删除了一幫人的微信後——
" 這樣的生活非常非常輕松,所有時間都是你的,自在得一塌糊塗。
你會突然覺得,整個人生都發生了變化。"
他之所以輕松,一個最大的原因就是:他擺脫了關系的綁架。
畢竟,在關系裏得益的人,也在關系裏受困。
換句話說——
一旦你成爲圈子中心,也就成爲被窺視的中心。
你獲得了多少權益,也有意無意地,讓渡了多少空間。
比如娛樂圈中太多瓜,就是從圈子裏曝出去的;
而許多你不想上的節目,不想說的話,不想做的事,都不得不做 ......
有些讀者可能覺得,那是名人,是娛樂圈,我沒事,我可以利用關系撈點便利。
但關系從來雙刃劍。
你利用了多少交情,就負了多少人情債。
你變現了多少信任,就要爲多少信任善後和負責。
之後的漫長時間裏,你确定有足夠的時間、金錢、精力、資源,來清償這些隐性債務嗎?
負責不了,被圈子拉黑、口碑發臭,甚至詐騙罪,你要不要了解一下?!
真正的聰明人早就認清,泥沙俱下的關系圈,會成人,也會毀人。
Norman P.Li 發表在《英國心理學期刊》上的一篇論文說,聰明人許多時候顯得孤僻不合群,不是因爲沒朋友,而是因爲——
蕪雜的朋友圈不能讓他們感到安心。
于是,不喜歡被占據、被消耗的人,逐漸減少了交友的頻率。
之前節目裏,有人說徐志勝不通過好友驗證。
罵他耍大版。
但這不是徐志勝看不起人。
他一視同仁地,和他人保持着距離。
他很少加人。
也很少聊微信。
但在工作中,他同樣一視同仁地,幫人拉梗,暖場,調節氣氛,将掉到地上的話接起來。
他隻是有意無意地,在工作與生活之間,留了一道足夠明顯的界限。
并用溫柔與堅定的行動,維護好這個界限。
作爲北京科大碩士,他始終清醒:
社交并非生活全部。
曾幾何時,大家還挺積極與人社交。
以真實信息交付,換取信任。
以真實情感交付,換取共情。
但後來,你發現,共情是理想。共情腐蝕是現實。
西蒙在《惡的科學》裏,提到一個概念:
共情能令我們理解他人。也能令每個人靠近,看見彼此,也接納彼此。
但更多時候,共情會因爲種種原因,一點一點減弱。
這就是共情腐蝕。
還有更嚴重的共情關閉——哪怕你明知一個人痛苦,卻選擇看不見他的痛苦。
比如看見有人頻繁在社交平台袒露自己:
我好難;
我好苦;
我沒有人愛;
我的生活爲什麽這麽悲催;
我好想哭 ......
第一次,你能感同身受。這是共情。
慢慢地,你開始習以爲常。這就是共情腐蝕。
再後來,你開始将對方的痛苦視爲案例、瓜、熱鬧,甚至是笑話。這就是共情關閉。
當大家展現内心,卻被傷得遍體鱗傷後,終于學了乖:
人與人,要連接,更需要界限。
需要袒露,更需要保護。
一如刺猬。遠了,會互怨。近了,會互傷。
不遠不近,才恰到好處。
這種恰到好處的距離,放在微博,可能是" 僅展示半年内的微博 ";
放在朋友圈,可能是" 僅三天可見 ";
放在社交裏,可能是懂得舍與離。
有一個作家叫四角大輔。
他寫過一本書,叫《極簡術:奔向自由的 50 個斷舍離》。
其中提到,關系也需懂得取舍。隻有懂得舍,才能奔向自由。
因爲:
1 ,将時間用于自己,才是正道。
關注很多人,通過很多 " 好友 " 申請,會讓我們有一種人脈繁榮的錯覺。
但真正的人脈,基于自己的價值。
你有多重要,人脈就有多可靠。
你有多虛弱,人脈就會一戳即破,作不得數。
2 ,泛泛之交會消耗你,真朋友才能激勵你。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
你将時間與精力,用于 100 個對象上,每一個人都無法深入交心。
但你将時間與精力,用于 5 個人身上,這些關系就能留存下來,真正陪伴你的生命。
做一件事,講究的是沉浸。
越沉浸,越有所得。
交友也是如此。
越沉浸于一種關系,這種關系越能滋養你,助益你。
3 ,社交越來越多,人越來越孤獨。
我們可能都有一種感覺——經過一場無法交心的聚會,回到家,隻覺得更加疲憊。
因爲你需要千方百計地,去契合他人期待,獲得社會評價。
公衆自我覺知部分,被滿足。
但内在自我覺知部分,卻被忽略。
然後你就會覺得:自己一直在做戲。
你從未與任何人連接。
而未曾連接,就是深度的孤獨。
有時候,少,就是多。
離開,更能抵達。
之前我曾問過一個總是在 " 加好友 " 和 " 見朋友 " 的人:爲什麽你停不下來?
他說:" 一閑下來,就慌!"
這就是症結——
我們需要花花綠綠的人,轟轟烈烈的情緒,紛紛亂亂的事情 ...... 來填充時間。
因爲:我們一直在焦慮。
之前有心理學家講過一個故事。
一個清早,死神告訴一個人:" 我要去一座城市,帶走 100 個人 。"
消息很快傳遍了那個城市。人們驚慌失措。
晚上的時候,死神歸來。先前遇見他的人發現,城市裏死了 1000 人。
" 你說要帶走的是 100 人,爲什麽有 1000 人死了?" 人問。
" 是啊," 死神淡淡地說," 我的确帶走了 100 個人。但焦慮帶走了其他更多的人。"
現實沒那麽可怕。
焦慮卻放大了它。
我們在放大的焦慮感中,饑不擇食,慌不擇路。
我們不讓自己閑着。
不停地要。
不停地加增。
事要增,錢要增,人要增。
但一個關于關系的研究顯示,社交軟件中的聯系人超過 1000 個的人,幸福感遠低于 200 個以下的人。
每周參加 3 場以上聚會者,幸福感遠低于參加 1 場聚會的人。
這就是真相——
如果你追求更多,就會與焦慮爲伍。
如果你追求更精、更少,就能以自己的節奏,走在自己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