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秦始皇的功績,包括統一天下、廢除封建制度、書同文、車同軌,等等。秦始皇的偉大咱們不用多說,但是,這些事情有一個人一直親身參與過,那就是李斯。
李斯作爲封建王朝第一相,可以說非常頂級的一個人時代大才,但是,這個時代大才,卻也是一個從小地方走出去,從一介布衣一步步爬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秦朝丞相的位置,一路走來,李斯又給我們帶來了什麽樣的經驗呢?
李斯的一生從戰國末期,一直延續到秦帝國,可以說他的經曆是解讀這段曆史的最好媒介了。如果我們了解了李斯,也就了解了當時的那個傳奇時代。
可是這樣的一個深刻參與了曆史進程,同時影響了曆史走向的人物,一開始卻隻是體制裏一個微不足道的公務員。那麽他是如何逆襲達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又是如何慘烈收場的?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位傳奇人物——李斯。
01 走出上蔡
在楚國的一個地方小城裏,李斯正在安安穩穩地做着公務員。他每天的主要工作是上班時間趁着領導不注意,牽着自己心愛的大黃狗,帶着兩個兒子去郊遊。
李斯家族在這座小城裏已經生活了很長時間,他的父親、祖父都是這座小城的土著。李斯有時候也想:也許自己這一輩子就這樣了吧?平平安安地做個小公務員過完一生也挺好的。
不過有一天,一件事情改變了李斯的命運,也改變了整個曆史進程。
李斯這個人有點潔癖,幾乎從來不在公家的廁所裏方便。這一天他肚子不舒服,實在受不住了,于是隻能跑進公家廁所裏解決問題。
在廁所裏,他看到有幾隻老鼠正在吃着糞便,覺察到有人來了,四處逃竄。
李斯看到這一幕,不禁陷入了沉思。他想廁所裏的老鼠吃的東西那麽肮髒,看到有人靠近,立即驚恐地逃竄,而自己管的糧倉裏,同樣也有老鼠,但那些老鼠卻可以吃得飽飽的,看到人也不會害怕。爲什麽會出現這樣的差距呢?難道是老鼠天生也有等級、脾性的說法嗎?
爲了搞清楚這個問題,李斯做了個實驗。他找來了倉鼠和廁鼠,把兩隻老鼠換了個環境。倉鼠原本生活在谷倉裏,李斯把倉鼠放到了公共廁所,然後把原本公共廁所的老鼠放到了糧倉裏。三天後,李斯來查看實驗結果。他發現,當初的谷倉老鼠也開始吃不幹淨的食物,看到人來了,也會驚恐地四處逃竄。而曾經的廁所老鼠進了谷倉後,每天吃得飽飽的,看到人來了,不再害怕逃竄。
李斯看到這一幕,百感交集。他說了一句話,成爲曆史上的名言:"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翻譯成口語的意思就是:一個人是飛黃騰達還是貧困潦倒,和自己所處的環境息息相關。
這個感觸,直接升華了李斯的整個價值觀,促使他開始反思自己的人生了。李斯覺得,自己如果繼續現在的小公務員之路,那麽未來幾十年的日子怎麽過,都是可以預見的:他最後會和自己的父親、祖父一樣默默無聞地死去,沒有人會記得世界上曾經有一個叫李斯的人存在過。
在我們的生活裏,很多人進入職場後,也會發現自己未來的路已經清晰可見了。即便這條路并不是自己想要的,也依然隻能向生活低頭,充其量是偶爾發發惱騷。但是李斯不同,他不願意這樣平平庸庸地過完一生,他決定換掉自己的生活環境,擺脫舒适圈,去尋求可以讓他名垂青史的機會。
李斯爲了完成自己的願望,做的第一件事是辭職。當時做公務員雖說不能飛黃騰達,但是過個小康生活還是沒問題的。可惜這種平凡的生活終究不是李斯要過的,于是在衆人的惋惜聲中,李斯決然地辭職了。
李斯做的第二件事是出門拜師。他回到家告訴了自己妻兒這個決定,這把妻子給吓壞了。但是夫妻長期相處下來,妻子知道李斯的脾氣是說一不二的,于是隻能默默流淚地給他收拾行李。
就這樣,李斯離開了家門,邁向了人生的新篇章。
02 拜師荀子
離開家的李斯拜了當時的大學問家荀子爲師。在荀子門下學習了七年之後,李斯決定出師一展抱負。
荀子問他:" 你打算去哪工作呢?"
李斯說:" 雖然我自己是楚國人,但是楚國國君不能容納賢良的人才,所以不打算去楚國了。如果我去齊國、韓國這些國家,雖然有機會做個部長啥的,而去秦國一開始隻能做個基層職位,但是我聽說秦王有吞并天下的雄心,而且秦國的國力現在蒸蒸日上,所以我要去秦國證明自己的價值,這樣才不枉費這七年的學習。"
荀子聽了他的話,也表示了贊同。
李斯離開老師後,風塵仆仆地來到了鹹陽。在當時還沒有科舉制,要想當官沒法通過考試的途徑,最好的方式是做某個高官的幕僚,或者直接向領導舉薦自己。不過這樣做也有一些風險,首先自己的名氣如果不夠,領導是不會考慮接見的,其次如果領導接見了,卻發現雙方聊不到一起去,依然沒有用。
但沒想到李斯碰到的竟然是第三種風險:李斯來到鹹陽的第二天,秦莊襄王就去世了。新繼位的是秦莊襄王的長子嬴政,而這時候的嬴政隻有十三歲。同時因爲秦莊襄王一直身體強壯,卻突然去世,于是朝野都流傳先王是被謀殺的謠言。
在這樣的情況下,李斯打算先觀望一段時間朝政再說。
03 展示才華
這就如同一個高管打算去一家新公司,結果發現這新公司的老闆突然去世了,新上任的老闆年紀小,還沒展現出過人的才華。于是高管心裏忐忑不安起來,這種情況下最好的應對措施,正是李斯這種按兵不動。
李斯雖然沒有向官方舉薦自己,但是也沒閑着,他到處打聽各種消息,最後定下了策略:進入呂不韋的麾下。
呂不韋是當時秦國的相國,有着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身份。如果能被呂不韋看上,基本上可以确定以後的前途是大大的有了。
可惜呂不韋如今門下已經有食客三千了,而且後面想要見呂不韋的人也實在太多了,李斯隻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分子,以緻屢次求見呂不韋,都在門房前被擋了出來。
最後李斯通過好朋友鄭國的幫忙,終于見到了呂不韋。
李斯覺得呂不韋已經見過太多自薦的士子了,如果隻是按照老一套說自己多麽地有才華,估計呂不韋不吃這一套。
因此李斯決定另辟蹊徑。李斯先是按照通行流程贊揚了一頓呂不韋,說他有三千門客,是天下數得着的賢良之士。這話聽得呂不韋十分舒服。
接着李斯話鋒一轉,說:" 請相國誅殺這三千門客,不論這些門客的才學高低如何,都請殺了吧,因爲他們想置相國于死地。"
呂不韋還沒轉過彎來,一時之間驚住了。
李斯笑着解釋道:" 呂相國你本身是韓國人,現在是秦國的相國,先王是您一手扶持的,最近剛去世。新上任的秦王年紀還小,叫您爲仲父,可以說如今整個大秦都是在您手中。您說自己忠心耿耿,自然沒有問題,但是其他人可就未必會這麽想了。尤其是現在您招攬了三千門客,這不是給别人口實嗎?肯定會有人說您是打算造反代替秦王。"
呂不韋一聽這話,瞬間汗流下來了,但是他又不想真的殺掉這些門客。
李斯看出了呂不韋的心思,接着說:" 即便沒人在背後嚼舌根,但您這三千門客平時沒啥事情做,難免會有個别人給您惹出事端來。不如您将他們都拉去編書吧。這樣一來三千門客都有事情做了,而且這樣的事情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文化事業,等書出版了,這些門客還能沾點光。同時那些蓄意誣陷您會謀反的小人們,也沒話說了,最重要的是,您還能通過這本書而流芳百世。"
呂不韋聽了李斯這番話,覺得非常有道理,于是下令門客三千全部參與編纂《呂氏春秋》的工作。事實證明,這部書是當時最重要的文化典籍,即便是現在也依然是研究曆史的重要書籍。而呂不韋也借此擺脫了謀反的嫌疑。
後來通過呂不韋的引薦,李斯順利地見到了秦王嬴政。李斯以長史的身份,幫助嬴政收買和暗殺六國的大臣,還幫助嬴政解決了嫪毐謀反,解決了嬴政的血統問題,最後更幫助嬴政一舉扳倒了呂不韋。這些事情讓李斯成爲嬴政最信任的人,也成爲當時秦國的客卿代表人物。客卿這個角色,可以說是秦國以外的人在秦國能得到的最高職位了。
那麽從這裏面我們可以發現一個道理:一個人如果要想說服别人,一定要知道對方在想什麽、在擔憂什麽,這樣才可以先發制人。
這就是李斯,一個善于抓住機會逆襲的草根,從他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如果不願意向命運低頭,隻要準備充足,随時都能引來轉機。
李斯的發迹之路說來很簡單,但是,最重要的是李斯有改變的執念,行動的決心,以及蟄伏的耐心。你覺得是這樣嗎?
煮酒論英雄,讀史通謀略。
關注我,每天爲你分享讀史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