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國經濟的發展,縣域經濟也不斷壯大,GDP 千億大縣越來越多。
第一财經記者根據各地統計公報、政府工作報告及公開數據梳理發現,2022 年,我國 GDP 千億縣增至 52 個,其中昆山 GDP 總量突破 5000 億元,超過了 8 個省會城市;中西部千億縣增至 10 個。
昆山 GDP 超 8 個省會
數據顯示,2022 年我國 GDP 千億縣增加至 52 個,比上一年多 9 個,分别爲壽光市、儀征市、鄒城市、閩侯縣、沛縣、仙桃市、高郵市、伊金霍洛旗和東台市。
52 個 GDP 千億縣中,十強分别是昆山、江陰、張家港、晉江、常熟、慈溪、宜興、神木、長沙縣和義烏。其中,領跑者昆山 2022 年全年完成地區生産總值 5006.7 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 1.8%,成爲全國首個 GDP 突破 5000 億元的縣域。若将昆山與地級以上市比較 , 昆山 GDP 總量超越了貴陽、蘭州等 8 個省會城市,GDP 約位居第 57 位。
中小城市研究院院長牛鳳瑞對第一财經分析,昆山離上海很近,接受上海的輻射和功能外溢多。近年來,昆山的轉型升級在縣域中是十分突出的,高新産業發展非常不錯。
數據顯示,2022 年,昆山新登記市場主體 5.7 萬家,新增上市企業 6 家、累計達 46 家,北交所全國首個縣級服務基地成功落戶;完成工業投資 250 億元,增長 8.4%,總量創五年來新高;昆山市戰略性新興産業産值邁上 6000 億元台階,占規上工業産值比重達 55.5%,全社會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産總值比重提高至 3.83%,淨增高新技術企業 436 家、總量超 2700 家。
昆山的城市規模也不斷壯大。根據《2020 中國人口普查分縣資料》,昆山的城區人口達 141.43 萬人,跻身全國 106 座大城市行列,位居縣級市第一位。
昆山之後,江陰連續多年穩居百強縣次席。同處蘇南的江陰 2022 年 GDP 高達 4754.18 億,同比增長 2.3%,GDP 總量距離榜首的昆山隻差 200 多億。今年江陰有望成爲第二個 GDP 超越 5000 億的縣域。
江陰的民營經濟十分發達。數據顯示,民營經濟貢獻了全市 70% 以上的稅收和 GDP、80% 以上的工業經濟總量和固定資産投資、90% 以上的就業人數和企業數量。在 2022 年中國民營企業 500 強榜單中,江陰有 14 家民營企業入選,約占全省的 15%。
江陰之後,其他城市距離 GDP4000 億大關都有不小的距離。張家港和晉江處于 3000 億梯隊,分列三、四位。其中,晉江的 GDP 是首次突破 3000 億大關。從 1994 年起,晉江連續 29 年領跑福建縣域經濟,鞋服産業是其重要法寶,當地湧現了安踏、361°、特步等一系列知名運動品牌,晉江也有 " 中國鞋都 " 之稱。在服裝産業方面,晉江有七匹狼、柒牌、勁霸、九牧王等知名品牌,以及恒安這樣的生活用紙龍頭企業。
常熟、慈溪、宜興、神木和長沙縣處于 GDP2000 億梯隊。其中,陝西的神木是首次突破 2000 億元,也是西部地區第一個 GDP 超過 2000 億的縣域,同時神木也超過了長沙縣,上升至全國縣域第八位,逼近第七的宜興,去年 GDP 名義增速達到 20.7%。神木 GDP 總量的快速增長,主要與煤炭價格上行有關。2022 年神木生産原煤 3.26 億噸,成爲神木 GDP 的主要來源。
江蘇占 21 席,中西部千億縣已達 10 個
從 52 個 GDP 千億縣的區域分布來看,東部沿海地區達到 42 個。牛鳳瑞說,沿海地區的千億縣,大多有強大的制造業集群,産業發展十分突出。
分省份來看,52 個千億縣共來自 12 個省份。其中,第二經濟大省江蘇最多,千億縣達到了 21 個,占全國比重高達四成;在千億縣十強中,江蘇占 5 個;五強中,占據 4 個,這四個縣的經濟總量都超過了 2000 億元,分别是昆山、江陰、張家港和常熟,這 4 個縣級市堪稱 " 蘇南四小龍 "。
從江蘇 21 個縣級市來看,蘇南、蘇中和蘇北地區都有分布,其中蘇南地區 8 個,且排名大多比較靠前,實力雄厚;蘇中有 9 個,蘇北地區有 4 個。
江蘇之後,浙江共有 9 個千億縣,其中嘉興、甯波、溫州各 2 個,紹興、台州、金華各 1 個。慈溪位居浙江省内縣域 GDP 第一位,當地已形成智能家電、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軸承、智能裝備、稀土磁性材料、醫療器械等 6 條高質量标志性産業鏈。
東南沿海的福建有 6 個千億縣,這 6 個千億縣中,民營經濟大市泉州就有 4 個,另外 2 個在省會福州。泉州是福建著名僑鄉,也是福建民營經濟最爲發達的地區。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說,泉州經濟發展的一大特點是縣域經濟非常發達,縣域經濟形成非常完整的産業鏈,下轄的幾個縣域都有突出的主打産業。
山東有 5 個千億縣,比上一年多 2 個,新增的是鄒城和壽光。河北的千億縣是遷安,依托礦産資源,遷安發展成爲全國一流的鋼鐵産業基地,被稱爲 " 鋼鐵之城 "。
中西部地區共有 10 個千億縣,來自湖南、内蒙古、陝西、貴州、江西、安徽、湖北七個省份。其中湖北首次擁有千億縣——仙桃,2022 年仙桃實現地區生産總值 1013.14 億元。
總體來看,中西部的千億縣分爲幾類,其中一類是神木、準格爾旗、伊金霍洛旗這種 " 家裏有礦 " 的縣。得益于能源價格上漲,這些煤炭産地 GDP 總量快速增長。其中,神木所在的陝西榆林市,去年經濟總量超過了長期位居中西部非省會城市之首的河南洛陽,成爲新的領跑者。
能源發展突出的城市雖然當前經濟增速很快,勢頭很好,但也要及早進行轉型布局。當前包括榆林、鄂爾多斯等能源大市也在加快能源産業轉型,發展新能源産業,加快發展非能源産業。
另一類是長沙縣、南昌縣、肥西縣這樣靠近省會城市的縣域。牛鳳瑞說,這類縣屬于中心城市近郊縣,與所在省會城市中心城區形成了緊密的分工協作關系,能夠發展先進制造業,他們也是省會城市制造業布局的重點區域。
此外,還有一類縣域是仁懷、仙桃這樣擁有超強特色産業的區域。比如仁懷是茅台集團的所在地,去年其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 18.5%, 居遵義市第一位;白酒産業總産值、增加值分别完成 899.7 億元、796.2 億元 , 均增長 18.9%。
湖北仙桃近 40 年來精織 " 一塊布 ",積聚了全國非織造布 40% 的産能,非織造布制品出口占全國的 40%,成爲全國最大的非織造布生産、加工和出口基地。同時,仙桃全市聚集服裝生産加工市場主體 1500 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