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茶的人均消費五六十,其實是一個很尴尬的價格區間。這個價格比普通快餐略貴,但比絕大多數主打正餐的品牌又要便宜。
前段時間看到一條新聞,綠茶餐廳第四次啓動港股上市。
這個新聞也算是勾起我不少回憶。在還沒有網紅店這個稱呼的時候,綠茶、外婆家、57 度湘、探漁等等快時尚餐廳,就是排隊大戶。
學生時代約會吃飯,這些快時尚餐廳就是最好的選擇。價格不高,逼格也還行,坐門口等号的時候還能聊聊天。
那這批「快時尚餐飲」是如何走上巅峰,又是爲何逐漸沒落的呢?
01
「快時尚」是個服裝領域的概念,指的是以少量生産、款式多樣、高頻上新爲手段,實現低價和低庫存目标的一類商業模式。
餐飲行業,在某個時間段,也出現過一批有着類似特征的連鎖餐廳。
綠茶就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家。
2004 年,杭州還不是如今的電商之城,最大的城市名片還是旅遊業而不是互聯網。
紹興人王勤松與妻子路長梅在杭州靈隐路 31 号開了一家青年旅館。這裏不僅位于西湖景區,更一度是杭州搖滾音樂的聖地。在那個背包客文化風靡文青群體的年代,這家青旅生意火爆。
因爲旅館前面,就是一片龍井茶園,因此取名「綠茶青年旅社」。
王勤松早年做過廚師,因此在住宿之外,也順便爲住客提供餐飲服務。
考慮到背包客客們南來北往,衆口難調,文青普遍又都沒什麽錢,夫妻倆決定,以杭幫菜爲基礎,開發融合菜滿足顧客口味,并且價格一定要親民。
在零幾年,在杭州做融合菜的館子屈指可數。夫妻倆的餐廳很快吸引了一批本地食客,吃飯的人甚至比住宿的人還多。後來,青旅被拆遷,于是夫妻倆決定,幹脆直接開餐館得了。
2008 年,第一家綠茶就這麽開了起來。
綠茶創立的年代,恰好是中國餐飲市場主題轉變的年代。
如果我們把餐飲業分爲高端餐飲和市民餐飲,那麽在 90 年代到 00 年代,高端餐飲才是中國餐飲的主旋律。
普通市民正餐下館子,在那時還沒有那麽日常。招待客人、節慶聚會、商務宴請是非常重要的場景。
當時市場上的大玩家們,是 90 年代創立的湘鄂情,2003 年創立的金錢豹,2000 年張蘭在北京創立的俏江南,誕生在威海的淨雅大酒店,還有小南國、蘇浙彙這些。
可以說,那是高端餐飲呼風喚雨的年代。
直到 2010 年前後,随着中國城市居民财富增長,收入提升,市民階層的消費意願逐漸覺醒。而此時,符合市民餐飲消費水準的,還都是一些街邊小店蒼蠅館子。
快時尚餐飲的崛起,恰好就踩中了這個節點。
02
那麽,這些快時尚餐飲爲什麽能被稱爲「快時尚」,它們和 Zara,優衣庫有什麽可比之處呢?
在我看來,快時尚餐飲的颠覆性,不在于食物本身,而在于環境和服務。
在 2010 年之前,逼格高一點的就餐環境,以及相對周到的服務,還不是那麽普遍。
快時尚餐飲之所以能跑出來,就是它用一個比較親民的價格,提供了一個精心裝修的環境和标準化的服務。
有媒體統計過,2010 年之後走起來的這一波餐飲品牌,人均價格普遍都在五六十元。
但裝修成本普遍都偏高,像綠茶,2014 年就有報道,平均每家餐廳的裝修成本高達 500 萬元,許多客單價達到綠茶三倍的傳統品牌,裝修成本都不及綠茶。
這就和快時尚服裝的邏輯一樣,Zara 這些品牌,當初能發家,靠的就是能讓客戶花小幾百塊,買到幾千甚至上萬元的大牌設計。
但能做到這一點并不簡單,畢竟大家出來開飯店是爲了賺錢,價格做這麽低,成本又這麽高,怎麽回本呢?
答案來自快時尚的「快」。
快時尚服裝的快,體現在款式多,産量少,上新頻繁。背後則是高效的供應鏈體系,門店數據與生産環節打通。用這種小單快返的模式,規避了服裝産業最要命的成本項:高庫存。
而餐飲行業的快,則是體現在高翻台率。
因爲客單價低,快時尚餐飲需要的日均翻台數可能是其他餐廳的兩倍。在 2014 年,綠茶的黃金時期,曾經創造過平均翻台 6 到 8 次,杭州大本營高達 12 到 14 次的「翻台神話」。
高翻台率可以簡單地被理解爲兩個要素的疊加:
每桌顧客的用餐時間更短,以及後續有源源不斷的客流能夠接上。
想讓顧客快點吃完,有很多細節的運營技巧可以使用。
比如在桌椅設置上,多用适合兩人進餐的小方桌。這樣一來既可以随時拼出四人位,也避免一人食或者兩人進餐,卻要占用四人桌,導緻座位空置。而且最好是高椅矮桌,造成顧客微妙的不舒适,避免顧客逗留。
比如點菜環節也要幫助顧客盡快做決定。能用一張紙做菜單,就不要做成一本書,能在等位的時候開始點菜,就不要讓顧客落座再點。菜單要有詳有略,要标記每道菜的關鍵配料和口味特色,要設計幾個固定套餐,服務員要會推薦,鼓勵顧客多點個别幾道招牌菜,這樣既能加快廚房出品速度,還能降低成本。
再比如就餐過程中,顧客一邊用餐,服務員就要一邊開始收空盤,顧客吃完,馬上清空桌子,無形中就可以加快用餐節奏,提高翻台速度。此外,顧客吃完飯往往要聊一會,服務員就要及時跟進,主動給顧客續水,詢問要不要加菜。看起來是服務周到,但其實也是打斷對話,讓顧客起意離開。
總之,餐廳服務是掌控節奏的藝術,設計好規則,做好員工培訓,就能以一種讓顧客感到如沐春風的方式趕客。
顧客用餐時間縮短了以後,就要考慮如何增加顧客數量。
首先就是我們在前面提到的,低價。
我在聊低價生意的時候,經常會提到一個詞叫「表演便宜」,也就是商家用一些手段,讓一塊錢的降價,産生降價一百塊的效果。
餐飲領域也有類似的手法,就是設計引流單品。
引流單品必須性價比非常高,甚至便宜到不合理,比如外婆家 3 塊錢一份的麻婆豆腐,綠茶餐廳 5 塊錢的拍黃瓜,10 塊錢的東坡肉和 17 塊的牛排。
它們的存在,其實是營銷作用。
綠茶外婆家人均五六十的客單價,已經算是平價餐館了。但如何讓用戶感知到它們的「平價」,必須設計一些記憶點。這些性價比很高的引流單品,起的就是強化認知的作用。
03
另一個引流的方法,就要結合時代背景來看了。
購物中心在中國起步很早,1996 年,廣州天河城廣場落成,中國正式進入購物中心時代。
但購物中心真正迎來快速發展,其實已經是 2010 年之後的事情了,數據顯示,從 2011 到 2021 年,中國購物中心的存量面積從不到 1 億方飙升到接近 5 億方,在 2018 年之前,增速一直在 20% 以上。
和傳統百貨商店的「進貨 - 賣貨」邏輯不同,購物中心本質是個房東生意,因此更傾向于多業态并存。在購物中心的品牌配置裏,零售品牌主要負責承擔租金,撐起門面,餐飲和娛樂則是起到引流聚客的作用。
購物中心爆發,意味着一口氣出現了大量的空置商鋪,需要餐飲品牌入駐。
借着這波造 mall 運動的東風,快時尚餐飲品牌們在購物中心四樓五樓開設了大量的門店,不僅享受了購物中心給到它們的租金減免,也在購物中心最鼎盛時期,成爲了線下商業最後一個黃金時代的受益者,吃到了大量的客流。
每個周末來逛街的年輕人,來看電影的觀衆,送孩子上教培課的家長,在購物中心附近寫字樓工作的白領,都有可能順便在綠茶這樣的餐廳裏吃上一頓。
正是這源源不斷的客流,支撐起了快時尚餐飲極高的翻台率,讓他們得以實現「快」的目标。
事實上,快時尚服裝在國内的崛起,也得益于購物中心的爆發,優衣庫、Zara、UR 之類的品牌,直到如今,依然是許多中端購物中心招商的标配。
某種程度上,這和餐飲業的趨勢也形成了互文。
04
到這裏,我們就能理解,快時尚餐飲這五個字背後,其實代表着中國餐飲市場的發展趨勢,就是追求越來越極緻的效率。
一些很明顯的現象是,預制菜在餐飲領域被越來越大規模地使用,品牌越來越依賴加盟模式進行擴張,門店越來越崇尚大單品大營銷策略,火鍋燒烤品類統治了餐飲市場,短平快的小餐飲越來越受到市場眷顧,以線上點餐,炒菜機器人爲代表的技術逐漸取代人力。
過去十幾年,中國的餐飲市場完成了一場效率至上主義的革命。
綠茶,既是這場革命的先驅,也是被革命的對象。
它對效率的崇拜,最終超越了它所能做到的程度,最終把它自己給卷死了。
比如,綠茶起家做的是融合菜,既有杭幫菜作爲底子,又有粵式甜品面包誘惑、川湘菜剁椒魚頭和毛血旺、西餐常見的芝士類菜肴等等。
但是融合菜很難做到極緻的效率。
用戶對餐廳需要有記憶點,最好提起餐廳名字就能馬上說出:某某餐廳是吃某某菜系的。融合菜講究一個啥都有,标簽化程度不夠。
然後,融合菜餐廳往往菜品很多,有些菜品明明賣得一般,菜單上也不能沒有,和那些隻做一個品類的烤魚、椰子雞、小龍蝦專門店比起來,供應鏈效率難以拉滿。
于是,消費者率先抛棄了融合菜。
除此之外,如今的餐飲注重規模效應,門店開得越多越好,因此對加盟商的依賴度也很高。綠茶遲遲不放加盟,加上門店在裝修上重投資,也是不符合當下版本大趨勢的。
事實上,比起商場四五樓的大餐飲,當下的餐飲資本越來越青睐商場 B1 那種小餐飲。這些品牌門店小,人工成本低、産品線短、标準化程度高、出餐效率高,一經推出就能快速複制,迅速占領市場。綠茶這種數百平米的大店,在資本的利用效率上,也沒有足夠的優勢。
05
最後,還得說說綠茶自己的問題。
就是不好吃。
我覺得綠茶的出餐水平,在 2010 年左右是很不錯的。至少對我們這批剛出社會或者還在讀書的 80 末 90 初一代來說,大家小時候也沒吃過那麽多好的,綠茶的水平,就還可以了。
但到了 2020 年代,且不說競争更激烈了,年輕的消費者也都是吃過見過的一代了。這個時候,你還是烤肉烤雞面包誘惑這麽老三樣,就差點意思了。
況且綠茶也沒搞清楚自己的定位。
綠茶的人均消費五六十,其實是一個很尴尬的價格區間。這個價格比普通快餐略貴,但比絕大多數主打正餐的品牌又要便宜。
而餐飲價格決定了餐飲場景,到底是一人食,還是約會聚餐。這個定位,剛好下不及薩莉亞們,上不及海底撈們。
說到底,快時尚餐飲隻是中國餐飲曆史發展的一個階段。
在這一波裏,有成功轉型進化的。比如九毛九用太二酸菜魚和慫火鍋兩個品牌,跟上了時代的節奏,給自己續了命。再比如越來越貴的西貝,靠着全面擁抱預制菜,以及進軍兒童餐,反而賺得盆滿缽滿。
同時,也有一批品牌逐漸掉隊,被人遺忘。
綠茶呢?它發展得不如預期,但在全國依然有三四百家門店的規模。有時部門同事一起點外賣,大家還會選擇一起拼單點綠茶。
它也嘗試轉過型,有過一年推出上百款新品的努力,也做過幾個副牌,但幾輪努力過後,發現還是隻有主品牌最能打。
它已經不再是網紅餐廳了,在很多年輕人看來稍顯過時,但很多人都還記得它,還記得它的面包誘惑、烤肉和綠茶餅。
它還在努力沖擊上市,甚至已經嘗試了四次,但資本市場對餐飲股這種沒有護城河,又内卷嚴重的行業是什麽态度,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我有的時候在想,一個年代的品牌,就會呈現出一個年代的氣質。綠茶這類餐廳面臨的,其實就像是一個中年難題。
它經曆了一個遍地黃金的時代,并且有幸參與其中,甚至是少數抓住紅利的那群人。它也曾狂飙突進,但所積累的資本,不足以令它安穩地過渡到下一個版本。和年輕時一樣,它依然要靠卷,才能維持生活。
問題是,它的對手變了。曾經面對高端餐飲、街邊小攤,它的經營策略無往不利。然而在今天,後來者們千店萬店,網紅産品叠出,供應鏈拉到極緻,每一個它過去引以爲傲的手段,都有更年輕的人,玩得更好。
想轉型,拔劍四顧心茫然。想上岸,前程渺渺鬓斑斑。
唯一的辦法就是活下去,想盡辦法,不擇手段地活下去,等待下一個周期,下一次漲潮。隻要不倒閉,才能有東山再起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