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聞旅派,作者 | 孫均
小紅書上的用戶 " 種草 " 又惹麻煩了!
近日小紅書用戶發文推介香港不同 " 免費住宿 " 地點,其中提到香港中文大學,稱校園有部分地方可以過夜。
8 月 14 日,香港中文大學官網發文對此内容進行了澄清,表示有關傳言及報道與事實不符,校園對外開放時間爲早上 9 時至晚上 9 時,所有訪客不得在非開放時間逗留校園,違反相關規定訪客會被驅離校園,如有需要,大學會報警處理。
來源香港中文大學官網這樣不負責任的 " 種草 " 内容,小紅書也不是第一次出現,有網友評論甚至稱 " 小紅書上爲了博眼球什麽都有 "、" 小紅書可能是這個行業頭部 app 裏唯一一款沒有任何正能量的 app"。
雖然這樣評價有點以偏概全,但如今小紅書已經發展十年,擺在其面前的問題不僅是商業化的迫在眉睫及落地的複雜度,同時還有來自用戶、客戶、平台外網友的诟病。嫁接不到當紅明星隻能退而求其次的尴尬,還有美元基金急于退出的時代窘境。
01 美元基金等不及了
在國内與小紅書同屬内容社區平台屬性的微博、知乎、B 站,都已上市,掉隊的小紅書也一改往日 " 佛系 " 風格,開始瘋狂關注商業化。然而,從投資層面來看,擺在小紅書面前有兩道難以解決的問題。
一是,所有已上市的内容社區平台前輩,都在資本市場上講過 " 廣告 + 電商 " 的故事,但表現一般,現在又開始講 AI 大模型故事,小紅書的故事并不新穎,且相比前輩來講也沒有更加性感。
二是,美元基金在國内日子越來越艱辛已不是新鮮事。從小紅書融資曆史看,除 2013 年獲得了真格基金的數百萬元人民币天使輪投資外,之後幾輪融資多以美元基金爲主,最新一輪是 2021 年由淡馬錫和騰訊領投,阿裏、天圖投資、元生資本等老股東跟投的 5 億美元融資,投後估值高達 200 億美元。
一般來說,美元基金多采用 "7+2+2" 的基金結構,即 7 年投資期,2 年回報期,如果退出情況不佳,還可以再延長 2 年,差不多 11 年,當然也有延長更久的情況。小紅書拿到天使輪至今已十年,顯然留給小紅書的時間也不多了。
而且目前環境下,美元基金不是轉型做雙币種,就是忙着退出投後項目撤出中國市場。但很多接盤方美元頭寸也捉襟見肘,要麽就大幅壓價,遠遠低于項目出售估價預期值。目前遭遇類似基金份額轉讓困境的國内美元基金不在少數。
美元基金之所以遭遇基金份額轉讓難,很大一個因素是買賣雙方對未退出項目組合的估值存在較大分歧。通常,美元基金作爲賣方,會将基金裏未退出的企業項目 " 對比 " 已上市的同行業企業估值,再給予适當的折價,作爲基金份額轉讓的定價依據。但随着當前資本市場 IPO 環境變化,S 基金與 FOF 機構等潛在買家未必認可上述估值方法。
而從目前創投賽道的熱度來看,TMT 早已日薄西山,目前當紅概念是硬科技、AI 醫療與生物醫藥。小紅書也不例外,2022 年原本 " 有錢也買不到老股 " 的小紅書估值大跌。據英國《金融時 . 報》報道,小紅書的估值在私募市場大跌最多一半,從 200 億美元估值,降至介乎 100 億至 160 億美元。
同時十年期間,小紅書多次傳出即将 IPO 的消息,但最終卻一直在 " 拟上市 "、" 推遲上市 " 之間反複橫跳。關于小紅書上市的最新傳聞是,今年 6 月份有外媒報道,小紅書将暫停其在美國的上市計劃。此前在 4 月份,路 . 透社旗下 IFR 曾報道,小紅書計劃在 2023 年年中前後在美國進行 IPO,籌資約 5 億至 10 億美元。但小紅書對此暫無回應。
02 别扭的流量生态
另一方面,小紅書的流量生态也令一部分 MCN 和廣告主感到别扭。小紅書依靠社群種草形式起家,在其流量生态中,采取去中心化的平權分發的機制。也就是說,在小紅書 " 小透明 " 和 " 大佬 " 的内容分發是流量平權的,這也形成了小紅書遍布小 KOC,至今無論是分享筆記的博主,還是直播帶貨的主播都沒有站内 " 一哥一姐 " 的局面。
這樣的生态可以激發普通用戶創作,對新品種草也比較友好。但對商業化尤其是直播商業化造成掣肘。一位 MCN 機構吐槽,"618 期間,我們 MCN 機構的博主,流量都非常差,甚至接到品牌投訴——一條 2 萬多元的内容,點贊爲何隻有 36 個?因爲小紅書平台上網紅和素人的區别并不大,純素人的數據比二三十萬粉絲的網紅博主可能還要好。"
從數據層面也能看到,小紅書爆文最多的是 KOC(粉絲量 1 千 -5 萬),其次是 KOL(粉絲量 5 萬以上),最後是素人(粉絲量小于 1000)。頂流博主的缺位,不僅讓小紅書難以有具有平台特點的獨特爆款,也對商業化情況産生影響。直觀來看,相比于抖音、快手、B 站,小紅書的腰部、尾部博主更受廣告主青睐。
雖然,這種去中心化的投放邏輯,讓小紅書更多腰尾部博主得到了機會,讓 KOC 代替 KOL 成爲品牌更青睐的選擇。但初級達人及中腰部達人,沒有身份背書,很難靠内容形成交易,起到的更多是循序漸進的 " 種草 " 作用。
但對于 MCN 來說,在管理成本、效率上,KOC 要比 KOL 複雜很多。而對于廣告主來說,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在其他平台投 10 個具有确定性的 KOL,遠比在小紅書上投 100 個不确定性的 KOC 要好的多。而且單說寄樣品就非常麻煩。
03 販賣 " 女性焦慮 " 不賺錢
小紅書偏女性内容社區的屬性,和一些不合時宜的内容及藝人選擇,也讓站外網友對其充滿偏見,認爲平台是女性的 " 自嗨地 ",充斥着虛榮與拜金,更是各種 " 媛 " 的聚集地,曾被吐槽 " 勞斯萊斯近五年的銷售數量都沒有小紅書上一年買的多 "。
雖然這也有可能是平台用戶屬性不同,價值觀碰撞所導緻的對平台進行 " 攻伐 "。但小紅書很多行爲所暗示出的調性,确實較爲尴尬。
比如,小紅書曾在 6.6 周年慶投放了 "HUGO"" 深夜發媸 "" 衣錦夜行的燕公子 " 等 7 個大号進行軟文的投放,并設置不同的 " 暗号 ",如 " 深夜發媸 " 的暗号是 " 耐操 "," 衣錦夜行的燕公子 " 的暗号則是 " 捏蛋蛋 "。小紅書還曾在上海 SOHO 複興廣場,聘請一群男模裸着上身,策劃了 " 小鮮肉送快遞 " 營銷活動。
再比如小紅書對于平台直播藝人的選擇,其力捧的直播一姐是過期女藝人,本身就存在道德瑕疵,争議較大,力捧的直播藝人也是各種 " 妖女 " 人設,或是自曝同時交往 5 個男友,拖垮 2 個億萬富豪,或是 " 有顔無腦 " 脫離濾鏡與人設後各種翻車,吸引流量有多狠,人設崩塌時就會被罵多慘。不過,自從簽約小紅書之後,相關藝人的正面報道密集的多了起來。
顯然,小紅書很喜歡選擇争議很大的女藝人和網紅,從小紅書複出來制造新的話題點,随之而來的就是标榜女性思想獨立,不論真與假,被追捧還是被罵,都能賺一波流量。不過有業内人士透露," 小紅書也想拉攏當紅明星入駐,但人家不和它玩兒 ",而對于小紅書來說 " 争議藝人 " 也是明星,而且其它平台也不太會與其競争。
隻不過,打造女性 " 自留地 " 這一步棋是福是禍尚沒有定論。資本市場上曾有名言說,女性用戶才有價值,男性用戶不如狗。但這句話的底層邏輯并不是說男性身上沒錢,而是說消費決策權、支配權大多在女性。
在日本女權思潮也曾十分高漲,當時的說法是,一個女性應該有四個男朋友,跑腿男、買單男、禮物男和本命男,請女性吃飯一定要 5 萬日元以上的餐廳。而随後,在日本經濟大蕭條到來後,無論男女都會面臨吃飯問題。男的自己飯都吃不飽,還背負着負債,是不可能整那些有的沒的。什麽儀式感,什麽生活品位,統統都得靠邊站。
有業内人士透露,小紅書上争議女藝人的帶貨效果談不上多麽好。" 小紅書一些達人帶貨的傭金比抖音那邊還要高,所以我們隻在筆記上投入,不參與直播,太不可控了,利潤也不支持我們這樣做。"
顯然,小紅書這一女性平台 " 廣告 + 電商 " 的故事究竟能不能講通順,還有很大未知數,而資本也不會再等其慢悠悠過完另一個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