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 村超 " 不僅是榕江對外宣傳的名片,也成爲榕江人重新認識自己、認識鄰裏的渠道。
作者 | 洞照
題圖 | 中新社
" 開場 15 秒鍾進球,3 分鍾之内就平了,半場又反超,最後又戰平,然後點球大戰。真的很精彩,很刺激。"
人稱 " 行長解說員 " 的楊兵接受《新周刊》采訪時,2023 年貴州榕江(三寶侗寨)和美鄉村足球超級聯賽,即人們所說的 " 貴州村超 " 已經過去近 20 天。提到今年最令自己難忘的這場比賽,楊兵難掩激動之情。
這個夏天," 貴州村超 " 熱潮席卷全國。總決賽的落幕不是潮退,而是新浪潮的積澱。
8 月 13 日,榕江美食足球友誼賽開賽。楊兵坐在他熟悉的解說席上,與人稱 " 足球散文詩人 " 的張明濤搭檔,爲熱度空前的第一場比賽——榕江村民隊與香港明星隊之間的較量——進行解說。
在楊兵眼中," 村超 " 是一個包容共享的全民大舞台。在美食足球友誼賽上," 隻要你想來、符合要求,我們都希望大家來這裏展現自己,不存在誰來、誰不來,誰可來、誰不可來。同樣,我們也需要流量相互支持 "。
榕江縣貴州村超足球場(圖 / 視覺中國)
正所謂 " 你好我好大家好 ",用當地足球名宿濤哥(本名楊子惠)的話說,名人與 " 村超 "、與榕江是共赢關系," 他們來到現場其實對我們也是很好的宣傳,隻要不抹黑我們,我們歡迎更多正能量的名家、名嘴、明星、網紅都來村超 "。
" 村超 " 之于榕江人是快樂的載體、凝聚力的體現、精神風貌的展現窗口,在此之上,濤哥還有一個立意更爲高遠的解讀:" 大家爲什麽要來村超?我覺得在推廣民族文化和體育運動方面,村超是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事件,如果沒有參與村超,或許他的人生會留下一個缺憾。"
" 不是爲了錢,就是熱愛和傳承 "
濤哥親曆了 " 貴州村超 " 的誕生與興盛。
今年 1 月 24 日,榕江車江三寶侗寨鄉村足球超級聯賽開賽,有 8 支鄉村足球隊參與。随着比賽進行,車江各村寨的老百姓展現出巨大的熱情。在村隊拉拉隊隊員越來越多、比賽越打越火熱的時候,身爲聯賽宣傳副組長的濤哥知道," 時機來了 "。
他在網上看到很多地方組織了名爲 " 村超 " 的足球賽,但都不算很火。于是他跟聯賽的常務副組長楊亞江商量,盡快打個報告給同樣熱愛足球的相關領導," 我們把榕江村超弄起來,變成榕江的一個品牌 "。
楊亞江的報告得到了相關部門的認可,各方面的力量很快調動起來。5 月 13 日,榕江(三寶侗寨)和美鄉村足球超級聯賽順利開賽,參賽球隊 20 支。" 貴州村超 " 正式誕生。
承辦比賽的榕江村超足球場是當地屈指可數的标準足球場之一。榕江縣地處雲貴高原向湘西丘陵和桂北盆地過渡的斜坡地帶,地形複雜破碎,山地特色明顯,遠遠談不上 " 天然的足球場 "。然而,就是在這樣的環境裏,當地人對足球情有獨鍾。
在楊兵記憶中,榕江的體育氛圍素來濃厚,而足球是最主要的一個全民運動項目," 它不是一個個人項目,踢一場比賽要十幾個人,全村的村民都會支持,給隊員們加油,能夠體現出村裏的凝聚力,這一點應該是最吸引大家的 "。
《榕江縣志》記載,20 世紀 40 年代,抗戰期間遷入榕江的廣西大學将足球運動帶給了當地百姓,足球運動随即傳播開來。1965 年 8 月,榕江縣足球隊在黔東南州足球比賽中獲得冠軍,足球運動因此得到地方政府的重視。1971 年後,足球在縣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逐漸發展起來。
老一輩人告訴楊兵,當年沒有像樣的場地和球鞋,榕江人踢球的條件比較艱難。20 世紀 80 年代,情況有所好轉,足球也成了當地孩子們的一條出路,許多父母以把孩子送進更高學府踢足球而感到自豪。
那些年,榕江的足球賽事火熱開展。每逢比賽,整個縣城萬人空巷,足球場邊鑼鼓喧天。如果碰到榕江足球隊從全州、全省賽事中凱旋,老百姓們會自發夾道歡迎,不少優秀球員成了榕江人自己的足球明星。
濤哥是在榕江縣第一中學(下文簡稱 " 榕江一中 ")讀高中時接觸到足球的,當時,他對足球的興趣還不算濃厚。
1990 年,濤哥考入凱裏學院,爲打發課餘時間,他組織班上同學成立了一支足球隊," 我們自己買了一個足球,就開始踢球了 "。也是在那一年,榕江的足球愛好者們自發成立了榕江足球協會。
20 世紀 90 年代,榕江人将爲數不多的空地改造成簡易的露天足球場,類型與規模各異的足球賽廣泛開展,足球運動的群衆基礎擴大。尤其在三寶侗寨,所有行政村都有自己的足球隊,最小的隊員 12 歲,最大的隊員 50 多歲,是名副其實的 " 全民參與 "。
1996 年,已經 3 年沒踢過球的濤哥從農村調到榕江縣城城郊的車江中學擔任教師。
彼時,車江中學校園裏有一些窄小的泥地,很多師生放學後在那裏踢球,歡聲笑語将濤哥心底對足球的熱愛重新點燃。雖然覺得自己沒什麽技術,但跟同伴們一起拼搏的酣暢淋漓,足夠令他享受。
從 1998 年開始,濤哥帶着車江中學的校隊參加了縣裏的很多比賽。沒比賽的時候,他們經常在河邊跟鄉親們踢球,日益感受到大家對足球的熱愛。
2002 年,正在讀初中的楊兵因爲世界杯喜歡上了足球。到縣城讀高中後,他不但自己開始踢球,還在每天放學後帶小朋友練球。他說,榕江青少年足球訓練的最初樣态是大學生帶高中生、高中生帶初中生、初中生帶小學生," 不是爲了錢,就是熱愛和傳承 "。
" 全是兼職人員,都是活雷鋒 "
21 世紀初,榕江的足球熱度、參與人數跟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并不匹配。後來,設施完備的運動場首先在校園中建立起來。直到今天,這些場地都沒有專門的維護人員,想踢球的校外人員自行協調預訂,靠自覺來保持場地的秩序與衛生。
濤哥記得,當年唯一的标準足球場位于榕江縣古州鎮第二小學。2000 年代,該場地的一部分被開辟爲體操館,使當地的正規足球比賽中斷了近 10 年。後來,榕江一中足球場建成,正規比賽得以恢複。
如今,榕江的 " 村超 " 足球場、兩個五人制足球場均對外開放,全縣學校的足球場在非上課時間亦然。
在濤哥和楊兵印象裏,當地沒什麽人因 " 村超 " 火爆而專門從事足球相關職業。不過在 " 村超 " 火爆之前,就不乏專程請假回來幫村寨、社區參加比賽的人。楊兵覺得,榕江人踢足球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爲了快樂,是一種業餘愛好,不是爲了一定要掙錢。
" 我們踢球的快樂大家能感受得到,輸就輸,赢就赢,赢了我們一起高興,輸了一起扛。但輸赢沒關系。" 楊兵說," 大家都要上班,這個不能當飯碗,你搞專業了那還叫什麽村超?忙的時候就好好忙,空下來了就認認真真、開開心心地踢球。"
今年," 貴州村超 " 的參與者和觀衆遍布大江南北,即便如此,組委會也沒有做專人專職的安排,濤哥笑言:" 全是兼職的人員,都是活雷鋒。"
濤哥介紹,組委會是依靠各方人才自發參與組建起來的。現任榕江足協副主席的楊亞江負責文藝節目表演的相關工作,縣裏還抽調了融媒體的精英力量,奔赴前線的自媒體人更是數不勝數。
2023 年 7 月 29 日,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三寶侗寨。" 村超 " 總決賽比賽日,樂隊在看台上演奏,爲比賽助威。(圖 / 視覺中國)
足球事業在榕江的發展,不斷改變着很多當地人的社會身份,濤哥也在其中。
2017 年,榕江縣組織了一次全縣的周末聯賽。在那之前,濤哥和另一名隊友自掏腰包給隊裏買了球服和水,大家出于感激和尊敬,在報名周末聯賽時把他填在了 " 主教練 " 一欄,把另外一名隊友填在了 " 領隊 " 一欄。
這可把既不怎麽會踢球又不怎麽懂球的濤哥急壞了。他趕忙買了兩本足球書回家看,還在網上看了很多比賽視頻," 慢慢才明白什麽是足球,比賽應該怎麽組織,應該怎麽研究對手、怎麽排兵布陣 "。
盡管自己在足球方面的經驗和知識因此增進不少,但他并沒有特别關注哪支職業球隊或哪個球星,他覺得這些東西都是次要的," 重要的是我們自己踢球開心 "。
從 2021 年被評爲首批全國縣域足球典型,到 2023 年 " 村超 " 的全國性熱潮,榕江人的足球生活越來越豐富多彩,大家也比以前更加忙碌。
對組委會工作人員、志願者、安保人員、市政工作者、清潔工等爲 " 村超 " 服務的人來說,清晨四五點出工、淩晨一兩點休息是開賽前後的常态。可大家都沒有怨言,因爲每個人都以自己是榕江人爲榮,全縣上下 " 沒有哪個不支持村超的 "。
" 村超 " 不僅是榕江對外宣傳的名片,也成爲榕江人重新認識自己、認識鄰裏的渠道。
球場上,運動員們頑強拼搏、永不放棄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濤哥,他自己所在的四格隊亦然。盡管是本屆 " 村超 " 最弱的一支隊伍,但本着榕江人 " 少輸當作赢 " 的精神,他一直鼓勵隊友們:輸球不要緊,不輸 " 人 ",不輸掉精氣神,也是一種 " 赢 "。他因此被笑稱爲 " 拉拉隊隊長 "。
在濤哥眼裏,頑強拼搏、永不放棄也是榕江的精神," 我們榕江老百姓從來都是比較積極上進的。榕江老百姓特别熱愛生活,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堅持,所以榕江才能實現脫貧,才能走向鄉村振興 "。
除了各支風格迥異的球隊,賽場内外的拉拉隊也格外引人矚目,他們集思廣益,使出渾身解數爲運動員們加油助威。濤哥從來沒想到,鄉親們竟然那麽聰明," 有那麽多神奇的創造力 "。
" 我覺得這些拉拉隊員也成了比賽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他們的民族風情表演把村超變成了一個真正的狂歡節,讓村超有了更多的意義,才能吸引到全國老百姓,吸引到世界的目光。" 濤哥說。
" 自覺維護整個榕江的形象 "
值得一提的是," 貴州村超 " 不收門票,而這也是當地一直以來的傳統。
1998 年,濤哥他們參加了一場在榕江縣古州鎮第二小學足球場舉辦的比賽,由于沒有座椅,鄉親們或席地而坐,或站在一旁,甚至有人蹲在牆頭、挂在樹上。
" 榕江就是這樣的氛圍,有足球比賽的時候可以說大街小巷都沒什麽人了。" 濤哥感慨," 大家酒也不喝了,牌也不打了,都去足球場看球。"
在榕江,每支足球隊的發展路徑大體一緻。一開始,大家以 AA 制的形式湊錢踢球。随着隊伍壯大、賽事增多,隻靠自掏腰包恐怕難以爲繼,大家便找朋友或關系好的本地企業主拉贊助,特别是參加正規比賽的時候。
許多球隊拉贊助有一個原則:贊助商不能幹涉比賽,進行所謂的商業操控。" 錢你可以出,我們在衣服上印上你品牌的名字,或者在比賽的時候拉點條幅,感謝某某贊助商對某某球隊的支持。" 濤哥解釋道。
榕江縣政府統計," 村超 " 舉辦的一個月時間内吸引遊客 42 萬餘人次,其中本地遊客 30.39 萬人次,外地遊客 11.61 萬人次。
兩個月前從北京回到貴陽老家的年年,開車帶父母去榕江觀看了 " 村超 " 比賽。因爲榕江的天氣比貴陽悶熱得多,穿着黑色衣服且不怎麽喝水的母親在場邊中暑。幸而在周圍的當地人和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母親漸漸好轉,沒有錯過之後的精彩比賽。
年年覺得,雖然貴陽也有很多熱心人,但榕江人給她的感覺很不一樣,他們更加積極質樸,有時候你隻是自言自語地發出一些疑問,也能得到熱情而善意的回應。在這樣的氣氛裏,身爲遊客的她也被帶動起來。
2023 年 7 月 30 日,貴州省台盤村。今年夏天,和 " 村超 " 同樣火爆的還有 " 村 BA"。(圖 / 視覺中國)
在充足的後勤保障下,極速增長的觀衆數量并沒有給榕江 " 村超 " 造成混亂,主辦方還分時段進行了限流,以确保球場秩序。如今,本地人給外地人讓座已是 " 村超 " 的 " 常規操作 ",一些鄉親還特意留在家裏看球,爲現場減少一些負擔。
" 我們這邊本來就是熱情好客,有很淳樸的民風。" 濤哥說," 老百姓看到村超這麽火爆,家鄉這麽出圈,都自覺來維護我們整個榕江的形象。村超得到很多老百姓的關心和支持。"
濤哥認爲," 村超 " 的影響都是比較正面的。往小了說,每個人都變得更加自信、積極、陽光,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往大了說,當地的少數民族以 " 村超 " 爲契機傳播了自己的文化,感到揚眉吐氣,整個榕江的發展都因此駛入了快車道。
以少數民族服飾租賃爲核心的旅拍,以及民族風情民宿,是兩個因 " 村超 " 而迅速發展壯大的産業。
盡管是土家族,但年年一直在大城市居住和工作,從未體驗過少數民族的生活方式。看完 " 村超 " 決賽,她特地就近租了一套苗族服飾拍照,其做工之精良、價格之實惠,是那些開發早、商業化程度高的景區難以企及的。
年年一家的榕江之旅十分愉快,倘若一定要說有什麽困擾,大概隻有 " 沒在附近找到特别合适的酒店 " 這一點。攜程、去哪兒等 OTA 平台的住宿預計數據顯示," 村超 " 以來的遊客量超出了榕江的接待能力。
誰都無法用幾天時間建一家正規酒店,不過,榕江人想出了另一個解此燃眉之急的辦法:很多村民主動在網上發布住宿信息,或通過 " 村超 " 志願者告知遊客,如果訂不到住宿,可以免費住到他們家裏。
不少借住村民家的遊客在網上進行了發布,不經意間宣傳了當地的美景和風土人情。濤哥看到,少數民族老百姓們因爲自己的家鄉、自己的真誠與熱情被人認可而感到開心,有素質的遊客也拉近了當地人與外界的距離。
爲了确保遊客和當地人的安全與權益,榕江縣有關部門推行實名制登記等措施,對這類民宿進行規範與引導,同時鼓勵大家開設營利性民宿。" 爲了保障村超,也爲了安全和發展。" 濤哥說。
" 村超肯定會一直辦下去 "
榕江的餐飲業和實體經濟,也在 " 村超 " 的帶動下明顯複蘇。楊兵舉例,地方政府在 " 村超 " 場館外規劃了很多小攤位,不收取任何費用,用報名抽簽的方式提供給想做買賣的老百姓。這些攤位由政府負責管理和引導,經濟效益非常直觀。
2023 年 5 月的數據顯示,榕江縣接待遊客 107.37 萬人次,同比增長 39.73%,實現旅遊綜合收入 12.41 億元,同比增長 52.08%。不難推測," 村超 " 将爲榕江今年的經濟增長做出重大貢獻。
榕江的基礎設施建設也在沾 " 村超 " 的光。眼下,人們可以看到,一些學校的體育場,還有公園裏的健身器材都陸續開始翻新改造。在互聯網領域,濤哥說:" 這些年我們榕江一直在大力培養新媒體人才,這次好多新媒體人都參與到村超的宣傳推廣中來。"
在 " 村超 " 的熱潮中,有人正轉換視角,關注起榕江的未來。
" 村超我們肯定會一直辦下去,肯定好多朋友都想來體驗,鑒于榕江區位優勢比較明顯,鐵路、公路交通便利,我們想把榕江定位成一個旅遊集散地。" 楊兵說," 你可以先到苗嶺侗寨打打卡、看村超,再往貴州各個地方走。"
前段時間,黔東南州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向省裏争取扶持,以便更好地完善、提升榕江的基礎設施水平,包括交通、通信以及體育場館建設,他們爲此征求濤哥的意見。濤哥靈光一閃:" 爲什麽不把榕江建設成國家西南地區的體育中心呢?"
濤哥說,這不是什麽酒後诳語,而是自己綜合分析後的合理建議:第一,榕江培養了體操、跳水、攀岩等多個項目的世界冠軍,而 " 村超 " 可以視爲 " 快樂足球的世界冠軍 ",因此在整個西南乃至全國,榕江都是一塊難得的體育熱土,群衆基礎雄厚;第二,榕江交通便利。濤哥認爲,榕江是整個貴州除了貴陽之外交通最便利的地方," 而且我們這裏跟粵、港、澳的聯系越來越緊密,是貴州輻射粵港澳大灣區的橋頭堡 "。
有了這兩個前提,濤哥覺得自己的建議具有相當大的可行性。如能實現,榕江一系列基礎設施及相關項目都能很快推進," 在未來 5 — 10 年,單在體育運動發展方面,榕江一定會成爲中國鄉村振興的典範 "。
運營:小野,排版:陳亦奇
原标題:
貴州榕江 " 村超 " 熱潮
一顆足球,踢出一個鄉村狂歡節
本文首發新周刊 642 期《中國鄉創新浪潮》
點擊封面購買雜志
讀完點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