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學盲盒 " 聽說過嗎?
這是最近短視頻平台爆火的一種内容形式。
雖然說 " 萬物皆可盲盒 ",但狐妹萬萬沒想到人也可以被制成盲盒。
其中,做的最成功的當屬博主 @在下輝子,靠 10 多條 " 同學盲盒 " 系列視頻,抖音漲粉 400 多萬。
連 B 站投稿,視頻播放大多數也都破了百萬。
最強 " 同學盲盒 "
每期從畢業照中随機挑選一位 " 幸運兒 ",然後跑到這位同學所在的城市,上演老友重聚的戲碼,回憶回憶過去,聊一聊現狀。
視頻結構看似并不複雜,無非是紀實畫面加後期旁白。但卻是其他人難以複制的,因爲這個班級實在無敵了。
這是一所一本率常年保持在 90% 以上的重點高中——遼甯省本溪市高級中學。倒數第二能上 985,出幾個省狀元也毫不意外,被當地人譽爲 " 清北搖籃 "。
毫不誇張地說,這個班基本全都是學霸,是 " 高考考得最好的一批人 ",也是父母口中 " 别人家的孩子 ",甚至培養出了李雪琴這種勇闖娛樂圈的北大高材生。
各種 buff 簡直疊滿了,全國能有幾個這樣的班級啊。如果換做是普通人的同學,誰會 care?
吃瓜群衆好奇的是,這一群當初被視爲 " 天之驕子 "、" 人中龍鳳 " 的小孩們,現在過得怎麽樣呢?讀書對命運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學霸們的五味人生
" 在下輝子 " 有一期視頻主人公是自己的初戀女友。
當初分數本來可以上人大,卻選擇了對外經貿大學,成爲了她和母親心中抹不去的遺憾。
畢業後選擇留在北京打拼,進入某互聯網公司工作了 4 年,最近剛剛跳槽。
從她的言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在大城市工作并不是那麽快樂。身體和生理上雙重折磨,讓她身心俱疲。
這正是很多年輕人的現狀,所以評論區很多人都能感同身受。
看來,焦慮和迷茫才是人生常态,每個人都自己的困境和難題,即便是學霸也不能幸免啊。
所以,有人選擇了叛逆,小睿是輝子視頻中唯一一位仍然在讀書的,學業順風順水一路綠燈直通北大博士。
中學時期是老師和家中眼中标準的好學生,如今年近 30 歲卻迎來了 " 叛逆期 "。
他同樣對未來充滿迷茫,不知道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做老師。于是,主動選擇延畢,去享受遲來的 " 青春期 "。
貼紋身、做美甲,嘗試各種新鮮事物 …… 看似是在努力掙脫 " 好學生 " 的濾鏡,實則是對自己的 " 誠實 ",尋找更廣闊的自由。
這條視頻發出後,獲贊 200 萬,也讓輝子迎來了第一個漲粉高峰。
當然,輝子的同學在最有名的當屬李雪琴,因爲身處娛樂圈,所以自帶流量和話題。
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雖然李雪琴大多數時候帶給觀衆的是快樂,但她本人卻是個悲觀主義者。
因爲從小父母離異,她天生性格敏感,爲了不辜負家人的期待,考上了北大。
本以爲這樣,人生就迎來了新的曙光,但她在大學時期就飽受心理問題折磨,嚴重的時候曾多次在大街上抱頭痛哭。
後來,她跨專業申請到紐約大學教育學,一個學期還沒有上完,就再次因爲抑郁症發作,幾度情緒崩潰,甚至想要自殺。
無奈之下,她隻好放過自己,終止了學業,回國和朋友一起創業做起了短視頻。
盡管快樂難,但李雪琴還是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 我很期待 30 歲的生日一過,蠟燭一吹我眼睛一睜開,我一下人就松弛下來了。"
本來以爲,輝子這個系列視頻中,李雪琴金句頻出,還登上了熱搜,會成流量最高的,沒想到卻不是。
他的第二個漲粉轉折點是一位失聯多年女同學阿舒。
她畢業于東北财經大學,當上了老師,在東北小城過着按部就班的日子,因爲自卑隐身 10 年。
這經曆聽起來和其他同學相比平平無奇,但卻成爲點贊最高的一期。
很多網友評論,因爲她才最貼近普通人的生活軌迹。
港大畢業,開着瑪莎拉蒂,财富早就自由的魏新元同學固然令人敬佩,但似乎離我們普通人太遙遠了。
" 在下輝子 " 這幾期視頻看下來,狐妹最直觀的感受就是,一生都在比較的中國人,活得實在太累了。
就拿阿舒來說,她所嫌棄的大學,正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學府,但還是覺得和班裏其他同學相比太一般了。
畢業後拿順利拿到了鐵飯碗,這是多少人羨慕不來的,她卻因此深陷自卑之中,連同學聚會都不敢參加。
殊不知,其實她擁有很多别人沒有的,最起碼她比視頻中其他同學看起來都要松弛,也是離快樂比較近的那一個。
更無奈的是,很多看完輝子視頻的人居然也開始焦慮了。因爲在這些高材生的襯托下,顯得自己更加 " 廢物 "。
所以,做人千萬不能擰巴,要學會自洽,或許世界本來就沒有意義。
就像古希臘神話中的西西弗斯滾石頭一樣,很多人覺得他循環往複,毫無意義,但我偏說他是快樂的。
因爲滾石頭這件事本身沒有意義,意義是人主觀賦予的。
衆神賦予它痛苦的意義,由此來懲罰西西弗斯,但西西弗斯也可以同樣賦予它快樂的意義。
情懷能變現嗎?
一不留神扯遠了,最後咱們還得回歸到做短視頻的終極目标," 情懷 " 能變現嗎?
" 在下輝子 " 爆火之後,同類型的視頻如雨後春筍,最終的歸宿肯定都是商業化變現。
目前,輝子已經接到了面霜和飲料品牌的廣告,單條廣告費破 10 萬元。
一般都是在和同學的對話過程中進行植入,效果還是可以的,也給同類型視頻開了個好頭。
但是互聯網的熱度維持不了多久,去年爆火的 " 張同學 " 就是最好的例子。他是靠鄉土味十足的農村生活走紅的,其實走的也是 " 情懷 " 路線。
結果,首次直播帶貨就翻車了,僅僅賣了 342 萬,轉化率隻有 0.9%,這個成績顯然與他千萬粉絲的博主身份并不相符。
而且 " 同學盲盒 " 這類内容看多了就不那麽新鮮了,可持續性并不強。估計很快就會遇到創作瓶頸,到時候不知道輝子該如何應對。
參考資料:
新榜、犀牛娛樂、秋葉大叔、讀者
編輯: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