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 8 月 1 日電 ( 魏薇 ) AI 是否會替代人類、中國金融機構對 AIGC 技術應用進展如何?在近日亞洲銀行家主辦的 2023 中國未來金融峰會上,多位與會嘉賓熱議 AI 和新興技術的應用對于金融行業帶來的影響。
英國上議院議員、科學技術特别委員會成員 Chris Holmes 爵士稱,他在英國上議院特别委員會中關注 AI、分布式賬簿技術等新興技術,并協助初創企業尋求發展與突破。他強調,人工智能是強大的工具,如何應用取決于人類自身。
盡管目前的經濟形勢和通脹情況給人們帶來了不少挑戰,但他強調,傳統銀行業應該積極應對與技術公司的競争,而不是消極避開。他認爲,正确的決策和技術的應用可以使人們做得更好,而不是替代人類。
北京銀行董事長霍學文同樣認爲,銀行業要緊跟産業變革的方向,深耕産業鏈、供應鏈,加強生态與生态的聚合,平台與平台的融合,客戶與客戶的結合,全面服務産業的轉型升級。他表示,當前各行各業都在加速數字化轉型,湧現出一大批高科技、高成長、高質量的新經濟企業,這些企業代表着新的生産力、新的風向标、新的動力源,爲經濟轉型升級注入不竭的動力和活力。
對于近來讨論火熱的大模型在金融行業的使用,Synectify 聯合創始人兼 CEO Peter D. Finn 談到,大語言模型現在有沙箱黑洞的問題," 雖然你在電腦上可以用上它,但是你卻不知道它背後是如何運作的 "。而且現在也得到驗證,這些模型穩定性有待提高。另外還有不透明問題非常嚴重,人們很難理解這些模型如何運作,所以其結果的可靠性以及一緻性難以保證。
" 未來的方向更多會是專業語言模型,體量更小,培訓的訓練範圍更窄,它和 ChatGPT 相比,可能輸出時語言上沒那麽花哨,但是在一些具體狹義的業務背景之下它可能會更可靠。"Peter D. Finn 說。
全球暢銷書作家 Theo Priestley 則提到了數據質量的重要性,他指出,對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尤其是在銀行業人工智能的應用關鍵還是數據質量,除非百分之百地相信數據質量是匹配用戶生成式 AI 的應用,不然很難去實現既定的目标。
Peter D. Finn 進一步指出,不光要考慮數據和用于編程的數據,在機器學習過程中,生成式人工智能中需要有人的參與,需要人參與到訓練過程中,人在這個環節中同樣重要。
談到 AI 在金融機構的使用進展,華瑞銀行業務總監劉罡介紹,AI 在金融機構裏應用得越來越廣,很多機構都在嘗試,機器人客服替代人工客服已經是過去式,華瑞銀行現在做到機器人客服和人工客服疊加,人加機器、人配機器的模式越來越廣泛地應用。" 在機器人和客戶電話溝通過程中,人在後面聽着,當機器人無法回答客戶的問題時,人工會立刻介入,回答完之後讓機器人繼續服務。"
馬上消費金融科技創新發展部總經理赫建營同樣表示,目前公司已經将 AIGC 技術投入實際使用,賦能智能營銷、智能客服等金融業務環節,大多數人機對話都是自動生成,而且在特定情況下實現了人機無縫銜接。" 這在一方面控制了成本,另一方面 AI 和心理學的結合緩解了客服的精神壓力。"
展望未來,赫建營認爲,由于 AIGC 的興起與 ChatGPT 有關,因此營銷對話模式最先得到普及和應用,接着是客服,将來所有的金融業務都會爲 AIGC 重做一遍。
天翼電子商務風險管理部總經理張榮燕則認爲,人工智能還可能在兩方面看到效果:一是在反洗錢領域,AIGC 可以幫助機構在了解客戶的基礎上,更高效、快速地生成客戶信息,做客戶盡職調查;另一方面在風控領域,可以進一步運用 AIGC,進一步提升風控的效率和判斷的準确性。
(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魏薇:[email protected] ) ( 中新經緯 APP )
(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羅琨 李中元
作者:郭晉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