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六年,劉詩詩再回古裝劇。
一身紅衣,手持利劍。
剛一亮相,就吸引了無數眼球。
不得不說,劉的号召力依然堅挺。
《一念關山》開播,熱度就創下今年新高。
口碑呢?
反正網上是各種誇。
有誇劉詩詩美強慘,戰損封神。
有誇打戲好看,要給古偶來一點震撼感。
還有誇故事節奏緊湊,具有鮮明的女性意識。
甚至綜合性評判,将其定爲「年度最佳」。
你信嗎?
今天咱們就來看看,這劇是否真有那麽神——
《一念關山》
這部劇在網上最有意思的一個評語,叫做「正常」。
還因此上了一回熱搜。
多虧了同行襯托,「正常」已經成爲了如今國産劇的一個優點。
誠然,這部劇确實沒有太離譜的地方。
但你要說有多優秀,也未必見得。
故事發生在一個群雄争霸的架空時代。
劉詩詩飾演一個實力頂尖的女殺手,任如意。
爲了突顯其身手不凡,劇中的打戲必不可少。
但,那些被誇上天的打戲,魚叔實在無法恭維。
說運鏡正常,估計是和年初的《春閨夢裏人》比較的。
畢竟,當時它的彈跳式運鏡一鳴驚人。
《一念關山》沒那麽誇張。
但仍然有着當下諸多國産古裝的通病,禁不住細看。
尤其是打戲,慢鏡頭極度泛濫。
看似拉高氣勢,實則隻是藏拙不成而已。
劉詩詩和其他演員,基本都是空擺個花架勢。
一個人無視地心引力,漫天亂飛。
大逆光,吹風機,全程伺候。
兩個人挨在一起轉圈圈。
人轉,鏡頭也轉。
這不尬嗎?
這也叫正常嗎?
完全沒有曾經武俠劇中刀光劍影,拳拳到肉的淩厲感。
《俠客行》
而且,這種不知所謂的慢鏡頭不僅出現在打戲。
而是充斥在各個段落,各個場合。
男主角,站在大獄門口等兄弟,要加上慢鏡頭和強背光。
這是接兄弟,還是一見鍾情?
男主角的兄弟們,在施展技能時也總是反複使用快 - 慢鏡頭。
搞得人頭暈眼花。
到了團隊成立,更是過分。
前後不到一分鍾的時間,5 個人用不同的姿勢亮相 N 次。
每一次都是慢鏡頭。
至于内容,女性話題肯定是有的。
像男主角那段很出圈的台詞:
她隻要沒有主動向你表示垂青
你的每一句求愛之語都是調笑,都是不尊重
更何況還當着他人的面
以及作爲清醒女性的任如意,揭穿封建社會對女性的規訓:
誰說女子一定要嫁人。
嫁人有什麽好?
人生莫做他人婦,百年苦樂由他人。
但,目前爲止,也就隻體現在這幾句台詞上了。
而且也沒有什麽新意,就是很常見很普通的說法。
反而有些奇怪的情節,看得人滿頭問号。
任如意聽了恩人死前的教誨:
「這一生千萬别輕易愛上男人,但是,一定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孩子。」
之後,就選定了男主爲孩子生父的最佳人選。
通過威逼利誘各種手段,想要和對方生孩子。
這個橋段,居然被很多網友拿出來說「清醒」?
魚叔不敢苟同。
無論是爲了表現女主的單純,不谙事理,還是用于爲之後的情節做鋪墊,都算不上高明的手法。
甚至還有可能會淪爲「虛假女性主義」的套路。
《一念關山》的編劇,曾經也寫出了《夢華錄》。
雖不能一棍子都打死,但很難不讓人有所聯想。
所以,這種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平庸,本就不該被稱爲一種「正常」。
不過,除了以上的槽點之外。
這部劇最讓人失望的,還是劉詩詩。
劉詩詩的顔值,無可争議。
開篇的一場雪中舞,确實很美。
導演也是明白劉詩詩的美。
所以就在劇中全方位地展示她的容貌。
慢鏡頭,慢鏡頭,又是慢鏡頭。
可惜,美則美矣,卻沒有靈魂。
這部劇中,劉詩詩的演技表現,完全沒有進步,而且槽點多多。
首當其沖的,就是被人诟病已久的非原聲。
之前在讨論「演貝」時,魚叔就說過,爲了保證作品的整體藝術表達而使用配音無可厚非。
比如《甄嬛傳》中的蔡少芬。
她的通話水平實在是不盡如人意,使用配音是必然之舉。
再比如,《霸王别姬》中的張國榮。
爲了更能貼合京戲演員的身份,他飾演的程蝶衣是由演員楊立新配音。
可是這些配音,都是錦上添花的作用,演員本身的表演與台詞表達無可指摘。
但劉詩詩卻不同。
她的台詞功力一直不行。
在少數使用原聲的作品中,就能「一耳了然」。
《繡春刀》中,她飾演的妙彤受傷後,台詞支支吾吾、斷斷續續。
模糊程度已經不是可以用受傷作爲理由解釋的。
還有《流金歲月》中她飾演的蔣南孫與父親發生争執。
同樣是情緒激動,父親的每一個字都清晰明了。
但蔣南孫口中的人名直接成了一團秃噜出來。
而即便用了配音,劉詩詩的表演也無法與配音契合。
她在劇中飾演的任如意,本是一個無情無念的暗殺高手。
但意外淪落到組織中最低級的、需要以色誘人的刺客。
如此不同的兩面,人物狀态應該全然不同。
聽聲音,你可以準确區分:
在表現她高冷一面時,配音聲線壓低、吐字利落,就像一把快刀。
在表現她嬌柔一面時,配音就像裹了蜜一般,粘稠勾人。
可看表演,劉詩詩本人做到的,卻隻是笑與不笑的差别。
高冷一面,不夠有氣勢。
魅惑一面,又不夠妩媚。
還有一段更具代表。
任如意爲了讓男主答應和自己生孩子,想要弄明白對方喜歡什麽類型的女性,投其所好。
于是,她試圖變換多種氣質,讓對方随意挑選。
可我要是男主,一個都挑不出來。
妖豔的胡姬?
端莊的閨秀?
清冷的佳人?
沒什麽分别嘛!
倒是劉詩詩無時無刻不梗着的脖子,十分引人矚目。
無論打戲文戲、無論什麽情緒,劉詩詩的脖子始終都在一個「堅挺」的狀态。
這就導緻,她任何時候的狀态都是僵直的,沒有任何情緒表達。
甚至靠在男主肩膀上睡覺的時候也一樣。
讓人根本體會不到兩人感情升溫,反而覺得十分尴尬。
與僵硬的脖子一樣的,還有劉詩詩的木讷眼神。
網上有不少人都在稱贊劉詩詩「一滴眼淚的演技」,說能把人美暈。
沒錯,畫面的确很美,可情感卻空洞無物。
你看劉詩詩的面部,除了被誇贊的那滴眼淚是流動的,其餘全部是木的,僵硬的。
就好像,她隻是在專心如何讓眼淚完美流出。
悲痛是木的,憤怒也是木的。
有一段情節,是任如意面對一個背信棄義,害死朋友的渣男。
可劉詩詩的表情,既看不到傷心,也看不到恨意。
有的隻是虛焦的眼神。
怪不得有不少人說,劉詩詩真的很會盲人演技。
至于網上最多人誇贊的片段:
任如意被人捏住傷口,疼痛鑽心卻還要隐藏身份。
從眼神、到表情、再到動作,并非多麽出彩。
那種複雜的心理,根本沒有呈現出來。
這說明什麽?
劉詩詩這麽多年,在表演方面沒有任何變化。
早期在《仙劍奇俠傳三》中,還被人還誇獎有靈氣。
《步步驚心》,也算是生涯代表作。
如今 12 年過去了,卻再也沒有拿得出手的作品。
自己的表演,也隻剩下一成不變的木讷。
這種原地踏步,在她的作品類型上也是同樣。
多少年了,劉詩詩都是在偶像劇這個圈子中打轉,不是古裝偶像,就是時裝戀愛。
她整個人,好像陷入到一個不知名的困境中。
除了美,再沒有其他可說之處。
實際上,何止是劉詩詩。
85 花裏的幾位,十多年來一直都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圈中,鮮有改變。
爲何?
因爲根本不需要改變。
不說其他的,就單說古偶這一個市場,演技已經不是那麽重要的了。
本劇的男主劉宇甯,曾經關于古裝戲的一番言論就引發了争議。
他表示,古裝戲一靠顔值,二靠人設,演技則沒那麽重要。
這樣的論點,看似可笑,實則事實。
就拿被貼上「重顔值而輕演技」标簽的劉亦菲來說。
自從連續出演了《天龍八部》《仙劍奇俠傳》《神雕俠侶》之後,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姐姐就成了她身上十幾年的标簽。
可轉戰大銀幕之後,随着她被放大的顔值一同凸顯的,是演技上的短闆。
電影《銅雀台》,劉亦菲憑借一張黑衣貂蟬的劇照刷爆全網。
但談到演技,仍是「木頭美人」的評價。
《三生三世十裏桃花》中的楊幂也是如此。
歸根結底,還是古偶市場的畸形。
重流量、重顔值、重人設。
在這三座大山之下,演技真的不那麽重要了。
更誇張的是,現在新生代小花們,隻要稍微有一點點不一樣的表現,就會被各種吹捧「演技炸裂」。
雖脫不開粉絲的吹捧,但也不乏很多觀衆真的這樣認爲。
使得這些本不值一提的作品,就有了大把的熱度。
于是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演員無需費心費力鍛煉演技,隻要顔值高,就能一口通吃。
觀衆也被這樣的作品規訓了審美與要求。
主創更無需好好精進劇本和拍攝,一套工業化廣告風流水線年年不變。
熱熱鬧鬧的背景樂 + 毫無節制的慢鏡頭,成了古偶劇萬能藥。
這看似是三赢的場面,實則是一劑文化毒藥。
就像《一念關山》的高評,難道不是因爲在爛劇的沖擊下,觀衆退而求次的選擇?
而這種選擇,何嘗不是一種無意識的妥協?
當标準不斷滑向下跌的變量。
當妥協成爲一種常态。
我很擔心,以後的觀衆就很難明白真正意義上的「好」了。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