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長安之後,蔚來換電業務官宣第二家合作夥伴。
11 月 29 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吉利控股 ")與蔚來控股有限公司(" 蔚來 ")在杭州簽署了換電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将在換電電池标準、換電技術、換電服務網絡建設及運營、換電車型研發及定制、電池資産管理及運營等多個領域展開全面合作。
至此,蔚來換電業務的 " 朋友圈 " 已包含長安、吉利兩家主流品牌車企。
吉利緣何要加入?
事實上,吉利與蔚來就換電業務達成合作已早有預示,在官宣與長安合作前一日的九周年内部講話中,李斌就曾透露,正與 4-5 家(車企)在談換電業務的合作。如今來看,吉利正是其中之一。
與蔚來和長安的合作不同,蔚來和吉利的合作将通過 " 共投、共建、共享、共運營 " 模式,合作存量站點和新增站點,搭建更大規模、統一性的換電網絡。同時雙方還将攜手打造 " 私家車 " 和 " 營運車 " 兩大換電标準體系。
钛媒體 App 了解到,在和蔚來達成合作前,吉利就早已在換電賽道上有所布局。
早在 2017 年,吉利就開始組建換電技術研發團隊,并且旗下有專門針對 B 端運營市場的換電企業 " 易易互聯 ",截至目前,易易互聯已在 30 多個城市布局,運營超 300 座換電站,每天換電次數超 2 萬次,每天換電量超 60 萬度。
按照規劃,未來 3 年,易易互聯将在全國運營 2000 座換電站。
在乘用車領域,吉利在 2022 年 1 月與力帆科技合作成立睿藍汽車科技有限公司(" 睿藍汽車 "),緻力于打造智能換電生态,爲市場提供換電産品和服務,目前已推出睿藍 9、睿藍 7 等換電車型。
按照規劃,睿藍計劃到 2025 年建設超過 5000 座極速換電站、覆蓋 100 個以上核心城市。截至今年 6 月,睿藍汽車換電站共建成近 200 座換電站,覆蓋杭州、重慶、濟南、天津、長沙等 28 座城市,預計到今年年底在全國建成超 300 座換電站。
而截至 11 月 20 日,蔚來汽車全國換電站累計布局數量 2103 座,預計在今年年底将建成 2300 個換電站。
可以看到,吉利與蔚來基于換電業務的合作并不是 " 從 0 到 1" 的開拓性業務布局,而是基于各自換電業務布局觸角的延伸。
衆所周知,換電業務是一個重資産投入的領域,不管是吉利旗下的睿藍,還是蔚來自己,都迫切想找到一位能和自己一起分攤投入成本的夥伴。
在一位業内人士看來,蔚來換電業務選擇與傳統主機廠合作,無非是希望能攤薄以後建站的成本,擴大生态,但傳統主機廠其實隻是想利用其已有的換電能力,爲自己的電車銷售增加籌碼。
該業内人士還告訴钛媒體 App,換電是個極其燒錢的重投資,就算蔚來現在有了一定規模,但距離真正能産生商業價值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盈利難的換電業務
钛媒體 App 曾以蔚來今年開展 " 千站計劃 " 進行簡單估算,第三代換電站成本約 300 萬元,蔚來今年預計新增 1000 座換電站,僅建設成本就需要約 30 億元。
其次還有運營成本,今年蔚來換電站存量總目标是 2300+,根據信達證券測算,換電站一年的運營成本爲 19-46 萬,總計一年要投個 27 億。據東方證券測算,隻有利用率大概在 20% 時,即每站每天需服務 88 次,換電站才能達到盈虧平衡點,勉強不虧本。
除了長期被诟病的成本問題,随着 800V 等超快充技術的落地應用,充電速率的快速提升某種程度上削弱了換電的優勢,将充電和換電放在對立面。
甯德時代、蜂巢易創等動力電池企業推出 4C 或者以上的高倍率電池,搭配 800V 電氣架構車型能夠實現充電速率快速提升,包括理想、小鵬等車企紛紛上馬。
理想此前宣布 2023 年前建成 300 座 5C 超充站,覆蓋全國四大經濟帶中 70% 的國家高速公路裏程。到 2025 年,高速路段的超充站數量将達到 1000+。華爲近日也宣布了充電樁建站規劃,預計到 2024 年底建成 10 萬根 600kW 全液冷快充樁。
在蔚來創始人、董事長、CEO 李斌看來,800V 毫無疑問是補能趨勢,蔚來下一代的車也會用 800V 平台,甚至比 800V 還要高的平台,但李斌指出," 并不是說 800V 就把換電的優勢削弱了 "。
李斌指出,充電再怎麽快也不可能快過換電,換電站是儲能設施,能夠解決充電帶來的速率下降的問題。
" 技術都是要有代價的,充電的倍率上去了肯定是要付出成本,特别是電池的成本,還有一直用超快充對于電池的壽命毫無疑問有影響,這都會成爲用戶需要承受的成本。" 李斌說道。
從蔚來近期不斷釋放換電合作的消息,也可以看出,未來在較長的一段時間裏,換電和充電将會共同作爲新能源汽車的補能方式
另外,钛媒體 App 注意到,蔚來與長安、吉利的合作公告中都提及了推動換電技術标準化的合作。在今年 6 月舉辦的 2023 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就曾指出,行業需進一步完善技術标準,研究編制換電技術标準體系,推動換電電池尺寸、換電接口、通訊協議等标準統一。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政策支持,但換電電池尺寸、換電接口、通訊協議等标準的統一,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是需要有一個過程,而這個過程不會在短期内就能完成。簡單來說,傳統車企想用上蔚來的換電站,還需要先有可以匹配的産品,而産品研發出來還需要一段時間。
所以,蔚來換電業務不管是跟誰合作,短期帶來的最大的利好,或許是在資本市場能夠拉升一下股價。長期來看,如果蔚來真能夠将朋友圈不斷持續地擴大,讓越來越多的車企加入進來,或許能夠早日促成換電技術标準體系的形成。
(本文首發钛媒體 App ,作者 | 肖漫,編輯 | 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