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部沒有上映也一定不會上映的國産片:
《石門》。
但我之所以要寫這部電影,是因爲它比起今年的大部分國産院線片,都更有讨論價值。
無法上映,無非是因爲尺度較大或題材敏感。
電影《石門》的尺度說大其實也不大,其中有幾處裸露鏡頭。
從角色出發,倒不是刻意的行爲,隻是睡覺時無意的露出。
剪掉這幾個看似無關緊要的鏡頭,于影片整體來說影響并不大。
但這樣它就能上映了嗎?礙于它稍顯敏感的題材,能否公映其實依舊是未知數。
退一萬步講,哪怕真能上映,也賣不了多少票房。
沒有酷炫的特效,沒有淩厲的打戲,甚至連讓人肝腸寸斷的愛情它都沒有,既不恐怖,也不懸疑,連喜劇情節都沒有半分。
它隻是像一部紀錄片般,呈現了一位女大學生的故事。
如果你看過羅馬尼亞導演蒙吉的名作《四月三周兩天》,多半會在這部電影裏感受到異曲同工之妙。
我突然扯遠到羅馬尼亞電影,也是要強調,這部《石門》的題材和風格,和大多數觀衆日常接觸的國産影視作品都大不相同。
《石門》中的女主角遇到的是早孕、堕胎、捐卵等一系列疼痛爛片裏才能碰到的情節,但恰相反,觀影途中,我感受不到一絲狗血,隻有真實。
可能是預算問題,也或許是導演偏好,影片的影像給人的感覺極爲樸素平實,換句話說就是沒有任何打光、濾鏡的加成,使得影片本就真實的選景變得更加觸動人心。
在《石門》中,你能看到生活中随處可見對比強烈的廣告促銷,街邊肆意擺放的共享單車,地鐵裏讓你微信掃碼的 " 大學生創業 " ······
電影給人最直觀感受就是兩個字,真實。真實到以爲是誰把随手拍攝的視頻直接放上去了。
需要注意的是,真實的影像表達是《石門》的特點,但絕非它的看點。
影片的看點在于故事,以及故事中的女孩所面臨的困境。
女主角林森是個空乘專業在讀的大學生。
與旁的主角光環加身的主角不同,林森沒有什麽遠大而清晰的理想、抱負,去英語角也隻是安靜地坐在角落,男朋友和人攀談,她想的隻是上前看看有什麽能幫上忙的,比如幫他們把杯子拿一下。
她不是小說裏的女主,沒有大的本事,想賺點錢隻能靠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兼職,或是當迎賓小姐或是當促銷員兜售嬰兒用品。
林森很普通,普通到可能是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
故事的轉折點發生在林森發現自己意外懷孕。
沒有用月事遲遲不來這種老套的方式,林森知道自己有了,是在一次捐卵的體檢中。
說是捐卵,其實就是賣卵。沒有人知道林森爲什麽會如此缺錢,乃至要到賣卵的地步,可能是男朋友那句 " 之前花了五千塊錢給你培訓 " 吧。
男友想的是打掉這個孩子,林森還要上學,孩子不能留。
我想這也該是大多數人的選擇,堕胎,她本來也打算這樣幹。
此時新的戲劇沖突再次出現,也成爲了全片最具讨論度的話題。
林森回到家中,父母經營着一家診所,母親在診所裏弄出了死胎的醫療事故,對方要求賠償 50 萬。
她想到能不能自己生下這個孩子,然後賠償給對方?這樣一來解決了這個孩子,二來解決了家裏的重擔。
爲了故事能夠進行下去,對方的選擇是必然。
于是在接下來的故事裏,我們便看到林森選擇休學,然後瞞着男友懷胎十月生下了這個孩子打算抵給對方。
期間還經曆了疫情,險些讓這場 " 買賣 " 落空。
在影片最後,不知是回家的路上還是送往孩子去給買家的途中,車子駐在停車場,孩子大哭,林森皺着眉頭說别哭啊,之後胸部作痛下了車。
故事到這裏結束。
開放式的結局,孩子到底是送給了對方,還是林森選擇自己撫養,我們無從得知。
結局究竟如何到此時已經沒有意義,重要的是,孩子生下來了。
是林森主動想要生的嗎?答案我想該是否定的。
那麽爲什麽林森沒有選擇堕胎?這便是本片的核心議題。
如果選擇堕胎,她的生活可以重新回到正軌,像一切都未發生過。
可是如此的話,母親怎麽辦?這個家該怎麽辦?
影片沒有提及林家的經濟情況,不過從父母願意女兒生下孩子 " 抵給 " 對方來看,經濟情況必然不容樂觀,或者說,這五十萬已經足以壓垮這個家。
于是她選擇生下孩子,爲了這個家生下孩子。
故事回退,我們再來看當初。
懷孕不是林森想要的,是男友造成的。讓她去堕胎,亦是男友提議的。
無論是懷孕、堕胎,還是将孩子生下來。
沒有一個是林森自己的主動選擇。
再回到影片開始前,去參加的英語角、交五千的英文培訓費,依舊不是她想要的,而是男友的 " 爲你好 "。
整部片子看到結尾,隻有一場戲、一件事,是林森的主動選擇:
把兼職賺來的五千元,還給男友。
男友說了數次不要,要把錢留給林森,林森仍堅定地要把錢還給男友。
148 分鍾的時間裏,隻有這一次的主動林森是爲了自己,爲了自己的尊嚴。
其餘時間,林森都是爲了别人而活,或是爲男友、或是爲父母。
像林森這樣的女孩,生活中有嗎?
太多太多。
她們的一生都活在爲别人的付出裏。
小時候爲父母的面子而活,長大了爲了丈夫的前途而活,懷孕後又爲孩子而活,有的女孩可能還要爲弟弟而活。
究竟什麽時候,她們能爲自己而活。
擋在她們面前的,是一道道重到推不開的石門,是自始至終的父權、是來自世俗的眼光、是千年來所謂的文化枷鎖。
億萬個林森們活在石門裏。
讓人唏噓的是,有的林森壓根不知道這道石門的存在。
讓人無奈的是,有的林森知道這扇石門存在,一輩子都在努力推開。
讓人沉默的是,有的林森清楚這扇門的存在卻無動于衷,因爲她們知道,這扇門,推不開。
從電影制作的角度出發,《石門》有不少缺點,略顯啰嗦的叙事、多餘無用的素材,過多的中景導緻你壓根看不清演員的表演。
關于中景這點,也可能是導演考慮到都是非職業演員,所以不給到面部特寫,以此來掩蓋演員表演細節的缺失。
但總得來說,瑕不掩瑜。
尤其在當下這個入目皆是 " 假大空 " 的影視環境下,更突顯《石門》這類電影的 " 異數 "。
哪怕抛開片中的嚴肅命題,單是《石門》的視聽語言都值得探讨。
電影《石門》裏的一切,和如今觀衆在大銀幕也好、小熒屏也罷見到的都不一樣。
尤其是國産劇裏,其中的人物永遠是光鮮的、職業永遠是高大上的、街道是井井有條的、家中是一塵不染的,哪怕是一場狂歡的派對過後,那屋子裏的雜亂都像是精心擺弄出來的。
我不否認現實社會當然也有人的生活就是這樣的光景,但所占的比例能達到多少,我想不必多言。
反觀《石門》裏的世界,嘈雜、喧嚣、狼藉,馬路上的随處可見的垃圾是那麽刺眼,但透過屏幕看到眼中又是那麽熟悉。
一定有人會說,這是拍給老外看的,想用卑劣的手段拿獎,是乳滑。
但我想,這樣的電影看在老外眼裏,價值不大。
拿了什麽獎,意義也不大。
人常說,電影記錄時代。
若幹年後,當有人想通過當時的電影來了解當時人們的生活,《石門》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
當後來者回首彼時的華語影視作品,或許會問,什麽是真,什麽是假?
答案在風中飄揚。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