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多平方米的屋子,門口挂着用毛筆手寫的店名,書頁泛黃的二手書幾乎堆滿了整個空間,想找什麽書都隻憑緣分 …… 在南通市崇川區,有一家特殊的書店掃葉堂,它的主人是一名 70 後,賣的二手書都是他自己的收藏。經常來買書的,有退休老教師;也有癡迷看書的初中生;還有立志給女兒打造一整面書牆,來彌補自己童年遺憾的爸爸。開店的一年間,他還經常遇到贈書的有緣人,他們把自家的舊書托付給這家書店,希望它能遇到有緣分的新主人。
△二手書店掃葉堂
收藏舊書上萬冊,他開了間二手書店
" 我老公特别愛看紙質書,平時在網上也很少娛樂消遣,基本都在各個網站淘書。"4 月 26 日上午,書店老闆娘吳女士告訴現代快報記者,丈夫陸先生平時喜愛看文史哲類的書籍,這些年來隻要有閑暇時間,都會捧着書不離手。以前他常買的還是新書,後來讀得深了,開始會淘不同版次的二手書籍。就連他們帶着女兒外出旅遊,陸先生也時常會奔向當地的二手書市場,有耐心地一本本翻閱尋找合眼緣的舊書。
他們平時住在通州城區,沒過兩年家裏的空地基本都被他買回來的二手書占滿了。爲了防止書籍受潮生蟲,陸先生特地買了多個透明塑料箱來存放。光是買這些箱子,就用去了大幾千元,家裏的二手書已經達到了上萬冊,房子變成了一個小型的 " 圖書館 "。
因爲家裏空間有限,也爲了尋找更多的同好,他們倆商量後決定開個二手書店。書店開在南通市淘寶文化藝術品城裏,店名叫 " 掃葉堂 ",是愛好書法的陸先生自己題寫的。書店靠牆擺放了一圈書架,而更多的書籍是在店鋪中間堆成了錯落有緻的 " 書山 "。書籍大多是文史哲類,也有醫學類書籍和字帖、舊報紙等。沒有标簽,沒有索引,來這裏買書就像是開盲盒,想找什麽書都得靠緣分。
因爲工作需要,陸先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外地奔波。除了這家書店,他還把書搬到了自己的面包車裏,利用出差的閑暇時刻開流動書攤。在地上放上一層防水布,舊書在上面鋪展開來,和周圍的風景構築成了一道别樣的風景線。
顧客年齡橫跨老中青,來淘書的還有初中生
颠覆很多人想象的是,來買二手書的并不隻是老年人。" 各個年齡層的都有,退休的老教師比較多,也有跟我年紀差不多的,還有些是學生。" 吳女士告訴現代快報記者,給她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一名家住開發區的初中男孩,他每次都是獨自前來,買的書的種類也非常豐富。
由于經營方式比較 " 佛系 ",這家店在網上也少有痕迹,許多想買二手書的顧客都是在地圖上搜索時發現的。這名初中男孩也是通過這個方式找了過來,因爲平時隻有周末有時間,他加了吳女士的微信,來之前會發信息詢問她今天開不開門。
左拉的《金錢》,明代長篇小說《平妖傳》,溥儀的《我的前半生》,列甯的《哲學筆記》…… 每次來買書,他都會非常耐心地在店裏 " 蹲 " 很久,來找自己合心意的書,還曾在店裏買了感興趣的舊報紙。" 他讀書很多,也讀得很深,對這些書他都很了解,給人的感覺是個很愛思考的孩子。" 吳女士說。
來這裏買書的顧客裏,還有個想給女兒打造書牆的爸爸。" 這名顧客從小就很愛看書,但小時候家裏給他買的書不多。現在他把家裏的整面牆變成了書牆,當作送給孩子的禮物,也是彌補自己童年的遺憾,每次來他都是精心給孩子挑選書籍。" 吳女士說。
有人來這裏托付藏書,想給舊書找到有緣人
如今,這家書店大部分時間都是由吳女士來打理書店。有趣的是,相比于熱愛文史哲類紙質書的丈夫,她平時基本都看電子書,常讀的也是最近流行的通俗讀物。雖然夫妻倆喜好不同,但吳女士也很理解和支持丈夫的書店夢。她對這些二手書不了解,每次有顧客上門,她都會把對方選擇的書籍拍下來發給陸先生,由他來遠程給個價格。
如今這家店已經開張一年左右,吳女士也坦言其實靠賣二手書并不掙錢。店面的租金、電費、往來的油費開銷,加起來早已超過了書店的利潤。但在這裏,他們經常被一些溫情的細節所打動," 來這裏的都是愛書之人,他們大多内心很純真,交流多了,久而久之都變成了朋友。"
除了買書的顧客,找來他們書店的往往還有賣家。他們大多是上了年紀的老年人,家裏有不少藏書。他們想要給藏書找一個去處,但又不舍得直接賣廢品,便找到了陸先生的這家二手書店。" 他們非常愛惜紙質書,覺得當成廢品賣掉,像是對書本的一種亵渎。" 吳女士說,這些賣家不在意書本能賣多少錢,甚至有的是直接贈送。他們把舊書托付給這家書店,希望能在這裏爲自己的藏書找到有緣分的新主人,讓這些書本承載的知識能繼續傳承下去。
現代快報 + 記者 嚴君臣 文 / 攝
(編輯 範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