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成長可能并非 " 爲了遺忘而成長 ",而恰恰是 " 爲了永不遺忘而成長 "。」
4 月 19 日,電影《年少日記》在中國内地上映。自從去年在中國香港首映以來,這部作品便因其對 " 原生家庭 " 議題的剖析而直戳人心。不少網友評價說,這是近年來最好的華語影片,更有觀衆坦言,這部電影仿佛是自己的童年寫照。
網友們稱這部電影爲東亞家庭版 " 墜落的審判 ",它聚焦一個觸及人心,同時也不乏表達的話題——原生家庭所帶來的傷害與成年後自我療愈的曆程。
(電影 < 年少日記 > 截圖)
《年少日記》鼓足勇氣,嘗試探讨這一令人痛心的話題,并挖掘背後更加隐匿的傷口。導演通過兩個男孩的故事,巧妙地從 " 記憶 " 與 " 遺忘 " 兩個維度,對 " 原生家庭的傷害 " 和 " 成年後的創傷複原 " 進行了細緻入微的剖析。
01
記憶:家會帶來傷害?
電影的前半部分将主視角聚焦到哥哥鄭有傑身上。這是一段被日記串聯起來的 " 塵封的記憶 "。網友們将哥哥鄭有傑的故事形容爲 " 中産家庭的雞娃悲劇 "。而這樣的 " 雞娃悲劇 " 正是一種 " 規則陷阱 "。
盡管鄭有傑已經非常努力,但他始終難以達到父母的嚴苛期望。在電影中,他因一個英語單詞的錯誤就被父母嚴厲責罵,更因爲成績不好被迫留級而被父親轉學。
他真正的興趣愛好——與玩偶對話、看漫畫書構想未來,與父母期望的 " 規則下的優秀 " 背道而馳。他的愛好被父母和弟弟視爲吵鬧,漫畫書被父親勒令丢棄,唯一給予他溫柔與鼓勵的鋼琴老師也被父親無情換掉。
在這樣一種規則與興趣相左的壓迫下,他鼓足勇氣請媽媽帶他看精神科,卻被媽媽以 " 隻有瘋子才看精神科 " 的厭煩敷衍過去。萬般逼仄下,家庭的不快樂隻能歸咎于自己。
(電影 < 年少日記 > 截圖)
除了電影所描述的 " 雞娃悲劇 ",有關原生家庭傷害的議題也在互聯網上頻頻被提及。
有網友指出,典型的東亞父母是一生愛落盡下石、愛說風涼話的 " 掃興式父母 ":他們往往對子女滿心期待的分享和成就反應冷淡,甚至潑冷水。此前 " 被媽媽偷走通知書的女孩 " 事件中的母親則是 " 控制型父母 ",其對女兒的控制欲強烈,因爲反對女兒自主填報的學校,而偷走女兒的錄取通知書,以愛之名剝奪了孩子自由成長的權利。
(電視劇 < 小歡喜 > 裏的掃興式父母)
網友們對于原生家庭的指控除了各種父母 " 性格 " 所造成怪誕 " 親子關系 ",還有 " 夫妻關系 " 不對等的家庭結構。
電影《涉過憤怒的海》便是一個鮮明的例子,它揭示了一個因 " 父愛缺位 " 而引發的家庭悲劇。由于父親往往背負在外打拼的期待,他們在家庭中往往無法提供高質量的情感和心理陪伴,這樣的家庭結構爲孩子的成長埋下隐患。
(電影 < 涉過憤怒的海 > 截圖)
無論我們如何指責家庭帶來的記憶與傷害,一個無法回避的事實擺在我們面前:家,這個本應給予我們庇護的港灣,卻也時常成爲傷害之源。
爲了更深刻理解家所帶來的傷害,我們或許恰恰需要跳脫角色來理解父母。
嘗試跳脫 " 父母—子女 " 的對立角色來看待父母,試圖并不簡單地将他們的打壓、暴躁、冷漠、溺愛和控制歸咎于他們的性格特點,而是更深遠地探究這些性格特點背後的成因,将其置于他們所成長的家庭、所處的曆史背景和社會環境中進行分析,以此來理解家庭中的親子關系和夫妻關系。
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發現一種更普遍的意義,幫助我們跳脫個人情感的抱怨與迷惘,而尋找關乎 " 父愛 " 與 " 母愛 " 中的純粹。
02
遺忘: 爲何複原創傷如此艱難?
電影的中間部分有一個巨大的反轉:年少時的日記并不是出自鄭老師之手,而是哥哥的遺物。
日記的主人,從高樓一躍而下,告别了這個世界。這個反轉,帶來的除了劇情的高潮,還有視角的融合,它意味着影片進入下一個階段——探讨輕生者的親友如何與這段經曆和解。
這一和解的過程也承載着對于 " 遺忘 " 的期待。
(電影 < 年少日記 > 截圖)
此前,關于 " 重新養自己一遍 " 的口号走紅網絡,人們希望在與父母分離後,重新贍養自己的内在小孩。近日," 胖貓事件 " 更是久居熱搜榜, 一位名爲 " 胖貓 " 的 21 歲遊戲代練,陸續給其女友譚某轉賬 51 萬元後,卻被女友分手,他因無法承受悲痛,選擇跳江自盡。網友在爲胖貓感到惋惜的同時,也發出 " 愛人先愛己 " 的倡導,探讨從原生家庭中受到傷害之後如何能夠在親密關系當中克服 " 情感障礙 "。
然而不論是影片中的弟弟鄭有俊與傷害的周旋——他逃避女友也不相信持久的感情,還是 " 重新養自己一遍 " 議題下,我們發現刻意追求 " 富養自己 " 似乎并不能真正帶來幸福,抑或是 " 胖貓事件 " 中通過親密關系尋求自身的救贖最終導緻的悲劇,似乎都向我們印證着:遺忘并不容易,用遺忘來複原傷害更是徒勞無功。
(" 胖貓事件 " 熱搜霸榜多日)
赫爾曼在其心理學著作《創傷與修複》裏講到:心理創傷的後果導緻記憶兩極發展,一方面爲遺忘,人們總認爲,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吧。而另一方面,記憶以增強的閃回方式存在,你想忘記也忘記不掉。
換句話說,用遺忘來修複創傷的過程隻是 " 假裝遺忘 "。很多時候創傷會用 " 閃回 " 的方式重新作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創傷在家庭和社會中會以人際交往的方式橫向傳遞給其他親友與家庭,以代際的方式縱向傳遞給後輩。有時創傷還會 " 以其人之道,還治他人之身 " 的方式進行下去,這時,多年前的受害者變成了加害者。
因此,修複創傷的關鍵或許并不是通過遺忘,而是在于接受和面對。修複傷害的第一步是承認自己無法逃避痛苦," 拯救 " 我們的不是道理或者技巧,隻有直面的勇氣。
(心理學中 " 閃回 " 的五個特點)
正如,心理咨詢用一種看似無用但卻有力的方法,讓我們接受和面對痛苦:讓傷害可以被言說。語言讓我們沉靜,不急着改變,而是儲備時間與能力,讓我們認識自己,接納自己,進而獲得最基本的勇氣、去看、去感知、去信任,最後于無聲處聽驚雷。
" 重新養自己一遍 " 話題下,人們往往選擇給自己買名牌包、買華麗裙子、吃好喝好,而刻意追求 " 富養自己 " 之所以會在尋找幸福之路上失敗,是因爲人們希望借由 " 遺忘物質的缺失 " 來使自己沉溺于短暫解脫的幻想,而将竭盡全力實現自我抛在腦後;與 " 胖貓 " 類似的年輕人們,幻想 " 愛情救贖文學 ",渴望通過愛情來遺忘傷害,反倒使自己陷入了再一次的傷害當中,忘記了使自己完整是尋求愛的第一步。
而影片中的鄭有俊積極地探索 " 讓傷害可以言說 ",他在這個過程中實現了自我療愈和成長。影片的最後,作爲老師的他将自身的傷害講出來并鼓勵同學們直面痛苦。他最終邁過傷害,将寫滿痛苦記憶的日記本交給妻子,獲得妻子的理解與支持。那本寫滿傷害的日記也将任由時間慢慢将其翻頁。
03
記憶的紋理:爲了不遺忘而成長
無論是電影中哥哥鄭有傑的悲劇性墜落所揭露的家庭傷害,還是弟弟鄭有俊在哥哥墜落和家庭變故後所經曆的漫長治愈之旅,觀衆們仿佛在兄弟二人的故事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們表示在電影院裏哽咽和流淚了無數次。不少網友将其稱爲 " 東亞家庭的悲劇 "。
近年來,有關東亞家庭的影片也層出不窮。曹保平導演的《狗十三》聚焦家庭的軟暴力,講述了一個女孩通過小狗來填補父母愛的缺口,然而随着小狗的走丢,這個昔日純真的少女逐漸被馴化成一個 " 懂事 " 大人。《陽光普照》與《年少日記》有着相似的叙事脈絡,在同樣的雙胞胎家庭的背景下,父母的偏愛和區别對待釀成了家庭的支離破碎,一個孩子陷入犯罪,另一個孩子後續選擇自殺。
(電影 < 陽光普照 > 海報 )
有關東亞家庭的電影每每直抵人心,或許恰恰因爲電影中所描述的個體創傷,在更加廣泛的社會背景下,映射了一種群體創傷。
《記憶的紋理:媒介、創傷與南京大屠殺》一書通過南京大屠殺的曆史講述群體創傷:"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内,南京大屠殺是受害者壓抑的個體記憶,是地方記憶;而如今,它已經上升爲國家記憶,乃至世界記憶。這種變化不僅意味着記憶社群的擴大、紀念空間的擴展,而且也意味着代際的更替,以及時間的流轉。"
與南京大屠殺的沉重曆史相比," 東亞家庭 " 的創傷或許顯得微不足道,但是其同樣涉及代際的更替與時代的更叠。當下,我們用 " 東亞 " 這一字眼來指代電影中所描繪的創傷時,更是在探讨一種集體記憶的映射。而電影藝術的魅力或者正是在于用個體反射集體,雕刻時光的流逝,并最終建立關于生命意義的最完整認知。
(網友調侃東亞父母 )
《年少日記》通過生與死、記憶與遺忘相互對抗的張力,構建了集體叙事下的記憶的紋理。
所以,真正的成長可能并非 " 爲了遺忘而成長 ",而恰恰是 " 爲了永不遺忘而成長 "。
當我們擺脫僅僅爲了遺忘而成長的局限,那些往昔的記憶也就在更深邃的層次上刻畫了我們成長的重量,成爲我們成長的催化劑,塑造品格、賦予力量。
正如,導演卓亦謙在采訪中坦言,自己是因好友自殺離世而寫下的劇本初稿。他曾被問及拍完這部電影是否放下了心中的傷痛?他的回答是," 我以爲我會釋懷,但拍攝過程中我知道沒有,也可能永遠不會放下,但我爲什麽要忘記?這是能夠好好記住他的方式。"
(圖片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