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深刻了解汽車産業變革
出品: 電動星球 News
作者:Dazzle
責編:鯉魚
今日,騰勢銷售業務部總經理趙長江發布了一條微博:
微博正文不長,「要素」卻很多,下定義、立觀點的意味很強,評論區也很熱鬧。
「重新定義 30 萬以上純電 SUV 價值新标杆!」是站在自家品牌立場的輸出,算是主流的模式了。
「N7 上市一個月内,不同友商三款純電車型相繼降價 3 萬」,這一句含義不淺,誰看了都可能忍不住開始琢磨:說誰?
「價值和價格的脫離?還會更低?」則更加意味深長,帶些暗示的意思。
最近,無論是剛結束的第 500 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發布會,還是和長城的各種争端,都讓比亞迪身處輿論風波的中心,一言一行都會被網友們用放大鏡仔細觀看,此話一出,更是引起了網友的激烈讨論。
先看看這兩百多條互動評論中都有什麽。
有人說:「N7 太強大,讓友商賣不動了。」
汽車博主 @ 新出行賀磊則表示:「這是在暗示?」
有人直言:價格爛了,受傷的還是消費者。
還有網友認爲,騰勢 N7 上市以來的表現與降價的三款純電的市場表現并非同一個檔次,降價的原因未必與 N7 有關系,沒必要扯上關聯。
有人 cue 到前幾天比亞迪頗爲出圈的「在一起,才是中國汽車」:
還有人提出新思路:「不是因爲小鵬 G6?」
縱覽下來我們發現,網友們衆說紛纭,但說來說去還是離不開價格兩個字。
這裏偏個題,今日午間,長城汽車 CTO 王遠力進行了比亞迪呼籲「在一起,才是中國汽車」之後的第三次輸出:「編織再 " 大 " 的格局,也掩蓋不了内心的慌張。」
這條微博,聯系上周五的兩條微博來看,其實是從情懷談到競争,又講回了未了的舊事。
我們看回趙長江這條微博本身,騰勢 N7 于 7 月 3 日正式上市,首發售價 30.18-37.98 萬元,當時發布會上趙長江便直言:「N7 定是有能力挑戰 BBA 豪華 SUV 的首款新能源汽車」。
實際上,從官方說法來看 N7 表現不俗,首月盲訂訂單便突破 2 萬輛,7 月 31 日那天,趙長江還公布,騰勢 N7 一周大定訂單已經破萬。
騰勢 N7 的加入,意味着 30 萬級新能源車型迎來一位「新友」或「新敵」。不過,事實真如趙長江所言——友商們真的是受騰勢 N7 上市的影響才選擇降價的嗎?
七月份以來,不少車型都有過降價調整,先看看最近的幾款降價車型。
首先是特斯拉的 Model 系列,在 7 月初,Model S、Model X 現車就大幅度降價,今天一早,特斯拉又宣布,Model Y 長續航版起售價從 31.39 萬元調整爲 29.99 萬元;Model Y 高性能版從 36.39 萬元調整爲 34.99 萬元,兩個版本較降價前優惠了 1.4 萬元。
上周五,極氪 001 車型限時降價 3-3.7 萬元(8 月 11-12 月 31 日),起售價降至 26.9 萬元,部分車型另送 7kW 智能家充服務套餐。
上月初開始就有不少品牌開始調整售價,凱迪拉克 LYRIQ 銳歌三個版本的售價都降了 6 萬元,後驅長續航豪華版 37.97 萬元、後驅長續航尊貴版 39.97 萬元、四驅高性能尊貴版 41.97 萬元,降幅不小,從 7 月銷量來看,确實做到了以價換量。
7 月下旬,日産 ARIYA 新增入門版本,原有車型版本也降價了,最高降價達 6 萬多元。
8 月 1 日,上汽大衆對旗下的幾款 SUV 車型進行降價,其中的純電 SUV ID.6X 和 ID.4X 分别有 5 萬和 4.2 萬元的優惠幅度。
零跑 C 系列的部分車型也在本月初進行了降價調整,最高降價 2 萬元。
8 月初,2023 款歐拉好貓 / 好貓 GT 木蘭版,購車享 22000 元現金優惠,優惠後起售價爲 10.78 萬元。
趙長江并未明說,三款相繼降價 3 萬的純電車型是哪幾款,根據幾個信息點推斷,比較符合部分特征的是降價 3-3.7 萬元的極氪 001,其次就是今日開始降價的特斯拉 Model Y。
但是,極氪 001 的定位并不是 SUV,特斯拉 Model Y 的降幅又達不到 3 萬,似乎都不能對号入座「不同友商三款純電車型相繼降價 3 萬」這一描述。
凱迪拉克 LYRIQ 銳歌和 ARIYA 也與騰勢 N7 存在競争關系,但這兩款車型的降價幅度都達到了 6 萬元,同樣不太符合描述。
這樣列下來,我們似乎并沒有篩選出很貼切的車型。(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補充)
「價值和價格的脫離?還會更低?」倒是這條微博的最後一句,不由得引人思考:新能源車的「溢價」區間是不是在收窄?
2023 上半年,受多方因素影響,車市面臨着空前的白熱化競争。
燃油車和電車之間的市場競争激烈,新能源市場内部,各品牌同樣卷得厲害。下半年開始,不少品牌官宣降價,未來幾個月還會有更多車型推出,不排除新車低價入市的可能性。
最後,你覺得趙長江口中的三款車型究竟指哪三款?關于「價格與價值的脫離?還會更低?」你怎麽看?未來還會有車企跟進降價嗎?
評論區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