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6 日
一名擁有百萬粉絲的網紅博主稱
自己的 " 臉被偷 "
有人用 AI 換臉軟件
制作她的不雅視頻
該博主還稱
經過深入了解
她發現 "AI 盜臉 " 視頻
好像已經形成一條産業鏈
據媒體報道,記者在社交平台發現,販賣 " 去衣軟件 " 或提供 "AI 換臉 " 服務的賣家有不少。有律師表示,這不僅違法,也侵犯了受害人的肖像權、名譽權,受害人在遭遇此類事件後,可保存證據向相關平台投訴,并向公安機關報警。
百萬網紅博主稱 " 臉被偷 "
4 月 26 日,在社交平台有着百萬粉絲的網紅博主 "Caro 賴賴 _" 發文稱,有人盜了她的 " 臉 "。據其介紹,大約在半年前,其視頻評論區有多人說看過她的 " 視頻 "。本着清者自清的原則,她沒進行任何回應。但前幾天,其朋友給她發來一些截圖和視頻。但當她看到視頻裏的女演員的臉和自己一模一樣,"Caro 賴賴 _" 稱,這時她自己意識到 " 臉 " 可能被盜用了。
網紅博主稱自己 " 臉被盜 "
該網紅博主稱,她發現在境外社交平台上有人冒充注冊了假賬号,先是搬運其社交賬号的日常内容,積累一定粉絲後,就會以會員訂閱的方式販賣視頻。更讓她驚訝的是,在另一個社交網站,制作 AI 盜臉視頻賬号的人很多。
該網紅博主說,經過深入了解,她發現 "AI 盜臉 " 背後好像已經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産業鏈。産業鏈的一端是不法分子通過 AI 換臉技術賺錢。這些不法分子,将明星、博主甚至普通人的臉制作成色情照片或視頻,明碼标價獲取利益。
AI 去衣軟件網上公開叫賣
該網紅博主還介紹,這些不法分子會提供一種叫 " 一鍵脫衣 " 的合成服務,隻需要付費後發送人像生活照,就能通過 AI 技術合成的方式制成照片或視頻。
記者也通過網絡社交平台上找到幾名販賣 "AI 換臉 " 軟件和提供 " 去衣 " 服務的賣家。一名賣家介紹,AI 換臉收費 30 元、手機去衣軟件收費 50 元、電腦去衣軟件收費 80 元。
其發來的去衣軟件手機版與電腦端的區别顯示,電腦端能更好根據衣服陰影和曲線進行尺寸預測,有更好的合成效果。不過這名賣家告訴記者,現在隻賣軟件,不提供去衣定制了," 因爲之前号被封了一次。"
另一名賣 " 去衣軟件 " 的販子稱,軟件便宜的隻需要 29 元,貴的是 259 元,也可以 " 來圖定制 ",一張圖片 5 元,5 張圖片 20 元。其介紹,便宜的 " 去衣軟件 " 不太好用,使用過一次後還需要 " 冷卻 ",過一段時間才能再用,但是貴的軟件可以一直使用。
網上賣脫衣軟件的人不少
其發來的價值 259 元的 " 去衣軟件 " 制作過程顯示,軟件導入一張人像圖片後,用 " 畫筆 " 塗抹人像上的衣服,經過一些設置,再等待一段時間,導入的人像照片的衣服就消失不見,原本正常照片就變成了一張裸照。
記者注意到,像前述販賣去衣軟件或提供 AI 換臉服務的販子,在網上并不少見。
AI 換臉技術實行侮辱诽謗
可構成侵權
據媒體報道,有法律界人士認爲:近年來,"AI 換臉 " 走紅,一些 "AI 換臉 " 的 App 使用明星的圖片制作換臉視頻進行推廣,其趣味性背後暗藏不少法律風險和侵權糾紛。
記者了解到, 4 月 11 日,國家網信辦起草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爲 2023 年 5 月 10 日。
《征求意見稿》共 21 條,從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商的準入,到算法設計、訓練數據選擇、模型、内容,以及用戶個人隐私、商業秘密等方面提出了相關要求。
要求尊重他人合法利益,防止傷害他人身心健康、損害肖像權、名譽權和個人隐私,侵犯知識産權的行爲發生,禁止非法獲取、披露、利用個人信息和隐私、商業秘密。
浙江金道律師事務所的夏文忠律師認爲,爲了應對 AI 換臉技術對公民的侵犯,《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條規定: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醜化、污損,或者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僞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權。
未經肖像權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未經肖像權人同意,肖像作品權利人不得以發表、複制、發行、出租、展覽等方式使用或者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
夏文忠律師指出,AI 換臉技術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對圖片或視頻中的目标人臉進行針對性置換,自然涉及到上述條款對肖像權的規定。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該條款不以營利目的爲前提。
此外,《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條規定:
民事主體享有名譽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诽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
名譽是對民事主體的品德、聲望、才能、信用等的社會評價。
因此,如果通過 AI 換臉技術實行侮辱、诽謗之行爲,給他人的社會評價造成負面影響,則可能構成對他人名譽權的侵犯。
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告訴記者,賣家獲取受害人肖像以後,爲了謀取非法利益,通過 AI 合成的方式制作帶有他人面容的淫穢色情視頻,在境内外社交平台上進行傳播和販賣,其行爲涉嫌制作、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
付建律師還表示,這些賣家未經允許非法獲取他人的照片和個人信息,屬于侵犯隐私權;其次,制作帶有他人面容的淫穢視頻,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權和名譽權。對此,受害者可以報警,向警方提供相關線索。同時也可以向法院起訴,要求制作者和傳播者停止侵害,删除視頻内容,并承擔民事侵權責任。
江蘇法德東恒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藍天彬律師也表示,受害人可以通過截圖、下載等方式,保存圖片或視頻,向網絡平台運營商投訴反映,也可以向法院起訴,要求行爲人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同時還可向公安機關及時報警。
藍天彬律師說,用 AI 換臉制作傳播淫穢圖片或視頻,涉嫌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公安機關可對行爲人治安處罰。如果情節嚴重,則可能觸犯《刑法》,涉嫌制作、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根據《刑法》規定,以牟利爲目的,制作、複制、出版、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特别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财産。
來源 | 綜合橙柿互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編輯 | 示其
校對 | 潘麗玲
審核 | 岑傑昌
簽發 | 區健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