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商務部、海關總署聯合發布公告,對石墨相關制品實施出口管制,未經許可,不得出口。
中國爲什麽要對石墨進行出口管制?
管制後,能卡西方國家的脖子嗎?
又有哪些國家要着急了?
大家對石墨應該不陌生,我們常用的鉛筆裏,就含有石墨。
平時看起來不起眼,石墨卻被稱爲 "21 世紀支撐高新技術發展的戰略資源 "。
塊狀石墨
石墨是碳的一種同素異形體,由于結構特殊,具有耐高溫性、抗熱震性、導電性、潤滑性、化學穩定性以及可塑性等衆多特性,廣泛應用于輕工業、化學工業、航空航天工業、核工業和新能源等領域。
比如半導體行業,半導體制造的許多工藝是在非常高的溫度和極具腐蝕性的環境中進行的,高純度石墨具有耐高溫、良好的導電導熱性、化學性能穩定等特性,成爲半導體制造中關鍵的材料。
比如核工業,核反應堆在工作時,原子核裂變時放出大量能量,一部分原子核裂變時還會引起另一部分的原子核裂變,放出更多能量,有爆炸的風險。
爲了控制核反應堆的速度,需要一種材料來吸收參加核反應的中子。
具有高強度、高導熱、高輻照穩定性和低各向異性度、低熱膨脹系數等特性的石墨,就成了不二之選。
石墨也被稱爲核反應堆的減速劑。
石墨可用于核反應堆的中子減速劑
再比如動力電池行業,石墨是锂電池陽極(也被稱爲負極)的主要構成元素,每一輛電動汽車使用的電池組平均需要搭載 50 至 100 公斤的石墨作爲其陽極,這個數字大約是其所需锂元素的兩倍。
由石墨材料制成的石墨烯,具有比鋼鐵更強的強度、更好的導電性能和更高的熱傳導性,更是被稱爲制造新一代動力電池的關鍵材料。
石墨資源在全球的分布并不均勻,主要集中在五六個國家。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數據統計,截至 2022 年底,全球已探明天然石墨資源儲量約爲 3.3 億噸,土耳其石墨資源儲量排名世界第一,占比 27.3%;巴西排名第二,占比 22.4%;中國位列第三,占比 15.8%;馬達加斯加排名第四,占比 7.9%。
中國的石墨保有量位居全球前列,種類齊全,其中晶質石墨資源量約 2.6 億噸。
2022 年全球石墨礦産量前 10 國
從石墨的開采量來看,中國天然石墨産量全球排名第一,占全球天然石墨總産量占比 67.05%,高居全球第一。
中國爲什麽要對石墨進行管制出口呢?
其一,國際通行做法。
早在 2010 年,歐盟就将石墨列爲 14 種緊缺礦産資源之一;2013 年,美國将石墨列爲難以獲得的戰略性礦産之一。
2016 年,我國也将晶質石墨列入戰略性礦産目錄。
對特定石墨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是國際通行做法。
中國實施出口管制,不過是遵循國際慣例罷了。
中國将對石墨物項實施出口管制
其二,減少粗放浪費。
中國是全球石墨礦産量最高的國家,也是出口量最多的國家。
據統計,來自中國的石墨産品,占據了全球份額的約 67%。
這并非一件太值得驕傲的事情。
因爲,中國以全球 15.8% 的儲量,供應了全球 67% 的産量,是以過度開采爲代價的。
大家都知道,我國的稀土經曆過一個沒有節制大肆開發的時期。
其實早在 2012 年之前,中國石墨開采也是低水平重複建設,生産規模小而分散,技術設備落後,資源過度消耗。
現在的石墨開采技術水平明顯提升,但依然部分存在着 " 出口價格低于國際均價,進口價格高于國際均價 " 的現象。
石墨礦山
實施出口管制,既能夠減少粗放浪費,也能夠倒逼國内石墨企業更多研發生産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深加工産品,獲得更多的附加值。
其三,保障國内供應鏈安全。
雖然中國的石墨儲量不少,但畢竟這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越開采越少。
還要看到,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全球對石墨的需求量極大,甚至可能出現缺口。
國際能源署的最新報告顯示,爲實現《巴黎協定》控制全球升溫 2 攝氏度以内的目标,2040 年全球清潔能源礦産需求至少翻番,電動汽車相關礦産需求将增長 30 倍。
石墨的需求量,将增長 25 倍以上。
可以說,石墨将成爲未來各國電動車産業競争的關鍵資源之一。
因此,合理保護石墨,就是在保障國内電動車供應鏈的安全。
網上有評論稱,中國管制石墨出口,能卡西方國家的脖子。
這就有點誇大其詞了。
目前,石墨主要分爲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
與天然石墨相比,人造石墨具備更高的純度、更穩定的性能、循環性能更強及使用壽命更長等優質特性。
因此,人造石墨正在成爲行業的主流。
人造石墨的主要原料,是粉狀的優質煅燒石油焦,原料在市場上随處可見,人造技術也并非中國獨有。
前段時間,美國的 Anovion 公司、澳大利亞的 Novonix 公司、挪威的 Vianode 公司都先後宣布要到美國投資建廠,生産人造石墨。
至少在技術上,這三個國家的企業是沒問題的。
與稀土相比,石墨的門檻,确實沒想象中的高。
不過,西方國家要想迅速建立起健全的供應鏈,也沒那麽容易。
就像澳大利亞 Novonix 公司首席執行官評價的那樣,中國石墨産業市場廣闊,資金充足,具有極大的規模優勢。
在未來的較長時間内,中國都是全球石墨市場的最大參與者。
中國管制出口,最緊張的應該是韓國。
根據韓國産業部的數據,去年韓國進口的用于電池負極材料的人造和天然石墨總價值爲 2.41 億美元,其中 93.7% 來自中國。
動力電池可是韓國的優勢産業。
2023 年上半年動力電池全球裝機量前十位中,韓國企業占據 3 席。
2023 年上半年動力電池全球裝機量
如果中國斷供石墨,韓國動力電池産業便成了 " 無米之炊 "。
從全球範圍内看,中國石墨的最大買家,是美國。
2023 年 1-9 月中國石墨産品全球 10 大買家
存量太大,美國短時間内也很難擺脫對中國的依賴。
即使能夠擺脫,恐怕也要付出成本上的代價。
10 月 17 日,美國進一步收緊了對中國芯片的打壓;10 月 20 日,中國公布了對石墨出口管制的調整。
有些外媒認爲,這是中國的一種反制措施。
對此,中國商務部在發布公告時明确表示,中方實施出口管制正常調整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和地區,出口符合相關規定的,将予以許可。
所以,國外用于國民經濟用途的石墨是可以正常得到審批出口的,外媒對兩件事情的關聯是沒有任何事實依據的。
這其實也從側面反映,中國管制石墨出口,确實有一定的影響力。
雖然我們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和地區,但是,如果間接起到反制的作用,權當是意外收獲。
✎
THE END
歡迎點擊下方名片關注正解局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且未能核實版權歸屬,不爲商業用途,如有侵犯,敬請作者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