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十三行 ID:wzhauto2023 ·
大衆汽車集團董事會成員、大衆汽車集團中國董事長兼CEO貝瑞德是一個拍照"狂魔",走到哪裏都會主動邀請身邊的人一同合影。自從2022年11月注冊社交平台至今,貝瑞德的行程幾乎沒有了秘密。就是這樣一位社交達人,硬生生保守了一個長達8個月的秘密。
7月26日晚八點五十五分,經過監事會與董事會審批後,大衆汽車中國對外宣布,大衆品牌與小鵬汽車、奧迪與上汽将圍繞智能網聯汽車展開深度合作。輿論有接受消息後半部分的心理準備,但沒有料到前半部分的内容。消息發布後,小鵬汽車上漲超過40%的股票完美呈現了輿論的态度,但冷靜下來發現,大消息背後藏着一個又一個大問題。遺憾的是,大衆中國、小鵬汽車以及上汽集團都沒有給外界更多的解答。猜測,成爲整個汽車行業對這件事情唯一能做的事情。
問題的問題或許就是答案。圍繞大衆中國此次智能化整車合作,輿論至少有三個維度的問題。
第一維度,作爲大衆中國負責人,貝瑞德哪來的勇氣在中國進行如此大的改革?誰是貝瑞德在中國改革商業模式的支持者?爲什麽大衆中國會圍繞智能化展開整車外部合作?大衆如何平衡全球與中國發展的關系?
第二維度,大衆爲什麽在華選擇與中國整車企業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合作?小鵬汽車靠什麽打動了大衆?大衆爲什麽象征性入股小鵬汽車?小鵬汽車股票大漲背後,大衆能得到什麽好處?與小鵬汽車展開合作的大衆中國科技有限公司是否真的與南北大衆無關?
第三維度,上汽集團在這次合作中爲何如此低調?上汽和奧迪簽署的合作與大衆品牌和小鵬汽車合作有什麽本質不同?爲什麽要将此次奧迪上汽的合作與不久前大衆、奧迪與一汽的合作聯系在一起?貝瑞德如何協調新舊合作者之間的關系?
從2022年8月來到中國,到2023年7月26日宣布與小鵬汽車、上汽展開合作。在不到一年時間裏,貝瑞德遊走于中國各個智能汽車整車與軟硬件企業,在抽絲剝繭中尋找提速大衆在華的智能化技術商業效率。回答這三個維度的問題,解碼大衆中國與小鵬汽車、上汽集團合作始末,不妨從貝瑞德正式就任大衆中國CEO開始講起。
貝瑞德改變大衆中國,從茶水間開始!
2022年8月,大衆汽車集團董事會成員、大衆汽車集團中國董事長兼CEO貝瑞德的飛機落地中國。經過數十天的隔離後,貝瑞德到訪中國第一個目的地是安徽合肥,然後到達北京大衆汽車集團總部,短暫報到後分别前往上海和長春,與合資夥伴進行會晤。
8月15日,貝瑞德踏入大衆中國總部的第一天就表示,大衆汽車集團在中國将邁向全新的移動出行時代,全力推動電動化、全面的智能網聯化,以及自動駕駛的發展,同時繼續鞏固大衆汽車集團在中國市場的領先地位。
8月16日,貝瑞德選擇第一個會晤的業務部門是大衆汽車軟件公司CARIAD中國團隊。據大衆中國社交平台披露,貝瑞德希望第一時間了解CARIAD中國團隊架構和項目概況。在貝瑞德的工作計劃中,智能技術業務的重要性顯然已經超過了大衆、奧迪與斯柯達等傳統汽車業務。盡管距離4月28日正式成立不過幾個月,但截至貝瑞德到訪時,CARIAD中國團隊已經擁有超過800名開發人員,被貝瑞德稱爲是大衆汽車集團在中國數字化移動出行賽道上的關鍵驅動器。
與CARIAD中國團隊見面後的第二天,貝瑞德對外分享了他對中國智能汽車未來的看法。在貝瑞德看來,除了絕對市場規模的領先,中國對未來個人移動出行的設想已經在許多地方逐漸走進現實,這一切的決定性因素是軟件。貝瑞德認爲,隻有通過軟件的發展,汽車才能成爲不斷前行并在未來實現自動駕駛的移動設備。他确信,中國将成爲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汽車市場。預計到2040年,中國所有汽車行駛裏程的60%将由自動駕駛完成。屆時,年銷售新車中約50%也将配備最先進的L4級和L5級自動駕駛技術。
就在貝瑞德調研大衆中國智能化發展進度同期,大衆在華銷售的新能源汽車智能系統也正受消費者诟病。尤其是ID.系列産品,合資公司陸續收到車主反饋的ID.系列産品車機與儀表黑屏現象,嚴重時甚至連動力都無法正常輸出。至于ACC、LCC等功能,更是出行失效狀态。如何短時間内找到解決辦法,是貝瑞德圍繞大衆智能化在華做出改變的重要一步。
來到中國工作的一個多月,盡管大多數時間都在熟悉環境,但貝瑞德顯然不想按部就班的做一位跨國企業中國"老大"。從一位商店裝修工成長爲大衆汽車集團位列第三的全球董事,55歲的貝瑞德有着強烈的職業抱負和理想,他明白自己來中國的使命。就在貝瑞德剛剛到達中國時,大衆ID.系列2022年9月在華零售銷量爲9842輛,較8月的17966輛,環比下降45.2%。2022年前9個月,ID.系列在華的銷量累計爲10.46萬輛。大衆ID.的銷量遠不及特斯拉比亞迪,甚至落後于哪吒、零跑等二線中國造車新勢力。貝瑞德希望改變,甚至等不急改變。許多習慣了跨國企業體系化的大衆同事感受到了這位新任中國CEO帶來的危機感。從到達總部的第一天,貝瑞德習慣把"動起來"作爲口頭禅,他甚至希望大家把走路的步伐邁得再快一些。即使在休息時間的茶水間,貝瑞德都希望大家多一點思考,少一些閑聊。
兩個月後,貝瑞德把"速度"落到了實質的合作上。2022年10月13日,大衆汽車集團宣布投資24億歐元,由旗下軟件公司CARIAD與中國智能駕駛計算平台地平線成立合資公司,加快大衆汽車集團面向中國市場的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和自動駕駛系統開發進程,該交易計劃在2023年上半年完成。
據貝瑞德介紹,大衆汽車集團與CARIAD和地平線的談判開始于2022年1月,到合作确定時,雙方已經在北京道路上對一輛配備自動駕駛功能的ID.4進行測試。據悉,大衆汽車集團對地平線的24億歐元投資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第一部分,大衆将對地平線投資10億美元,這筆投資将使大衆成爲地平線的關鍵戰略合作夥伴,深度參與到他們的長期技術創新和業務發展中。第二部分,CARIAD和地平線将成立合資公司,此項投資約13億歐元,CARIAD在其中占多數股比。雙方将針對中國市場需求,CARIAD攜手地平線開發的全棧式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和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在單顆芯片上集成多種功能,提高系統穩定性,節約成本,降低能耗。貝瑞德表示,通過與地平線合資聯合開發,大衆汽車集團不僅将提升自身在中國的價值,也将減少對這一領域主要芯片供應商的依賴。
2022年11月17日,來到中國工作超過三個月後,中國汽車市場給了貝瑞德足夠的沖擊。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國際汽車制造商必須充分适應中國速度與創新能力。貝瑞德認爲,一切都需要重新審視中國。以車型開發周期爲例,中國一些汽車制造商開發新車型的周期大約兩年半,而國際汽車行業平均需要四年,他希望大衆汽車集團能更快的追趕"中國速度"。
2023年1月13日,貝瑞德爲自己與大衆中國新的一年工作提出目标。2023年,大衆中國将擴展電動化産品,到2030年在華産品陣容中超過40%爲新能源汽車。貝瑞德特别強調,2023年,大衆中國繼續強化"在中國、爲中國"研發,通過強化本土研發和創新,融入中國汽車市場生态系統,全速推進大衆安徽成爲智能網聯汽車時代的電動出行創新中心,爲進一步與中國智能網聯生态企業合作埋下伏筆。
大衆全球CEO奧博穆的中國緣——中國的"學生",貝瑞德的"老鄉"
2023年1月30日,整個中國大地還沉浸在春節的喜悅中,貝瑞德卻忙着迎接一位來到中國的"好友",他就是大衆汽車集團全球CEO奧博穆。不得不說,大衆汽車集團喜歡"任人唯親"。這不是貶義詞,而是展現一家老牌車企的用人風格。2022年8月,和貝瑞德同時任命的大衆汽車集團全球CEO奧博穆兩人是同齡、同鄉、同事,奧博穆與貝瑞德兩個人開啓了大衆汽車集團新的篇章。
同樣都是從德國下克森州東部的不倫瑞克市走出來,先後加入大衆汽車集團,同樣一起曾在西雅特共事。這些人性上的共通,讓貝瑞德和奧博穆兩個人的關系不用過多解釋都能感覺到非同一般。來到中國後,貝瑞德強勢要求所有中國業務必須先向他彙報,他希望做到大衆在中國上下一盤棋。顯然,給貝瑞德底氣的除了監事會與董事會,還有奧博穆這位同鄉、同窗和上司的支持。
除了兩個人的特殊關系,中國對奧博穆并不陌生。過去25年,奧博穆曾與中國建立了深厚聯系。奧博穆曾被派往不同的國家執行項目或擔任管理崗,先後在巴塞羅那、南非、墨西哥以及中國工作。從1990年代末開始,奧博穆頻繁來到中國,2001年還師承時任同濟大學汽車學院院長、現任中國科學協會主席萬鋼,在同濟大學完成了博士學位。
2022年9月1日,奧博穆在正式就任大衆汽車集團CEO當天對外宣布了十項計劃,這十項計劃分别是"規劃、産品、中國市場、北美市場、CARIAD、SSP平台戰略、電池/補能/能源、出行解決方案、可持續性以及資本市場"。具體包括進一步增強财務韌性,改善現金流,降低盈虧平衡點,以及加強産品、戰略和設計,并且要求每個品牌找到自己的屬性和特征。這成爲奧博穆任期的方向和KPI,也是他在不同國家溝通會上頻繁提及的事項。
5天4夜的中國行,一天轉換一個城市。奧博穆的中國行,爲大衆汽車集團在華發展定下了一個基調——着眼于産品,一切都以"中國速度"推進。尤其在向電動出行和智能網聯汽車轉型的過程中,大衆将進一步持續在華投資,确保大衆汽車在中國爲用戶提供具有競争力的産品和移動出行解決方案。說得直白些,奧博穆已經開始對上一任CEO提出的智能化封閉自研模式做出改變,選擇多渠道合作,加快智能化效率,降低成本。
時隔兩個月後的4月20日,奧博穆再次來到中國,并且帶領幾乎所有大衆汽車集團董事會成員參加上海車展。輿論發現,傾巢出動的大衆汽車集團董事會在一遍遍對上海車展"掃館"。和過去釋放消息相比,這次奧博穆更希望大衆從中國汽車市場中去汲取信息。
4月26日,經過一系列走訪後,大衆汽車集團對未來中國市場發展提出三個重要準則:1、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來思考一切問題;2、進一步提速并思考如何推動大衆中國本土化發展;3、賦予中國團隊更大的決策自主權,踐行"在中國,爲中國"戰略。
上海車展帶來的強烈刺激,讓奧博穆爲首的大衆汽車集團董事會回到德國開始一系列快速調整。5月4日,奧博穆在大衆汽車集團投資人大會上宣布,大衆接下來會在中國繼續推動類似與地平線一樣的戰略投資。4天後的5月8日,大衆汽車集團宣布對旗下軟件公司CARIAD進行重組,任命大衆汽車集團董事、賓利品牌負責人 Peter Bosch擔任CEO。
對于重組CARIAD,奧博穆給出的回應是,2022年,大衆汽車内部制定了十項戰略計劃,其中最關鍵因素是倡導區域一體化發展。盡管沒有對外部輿論質疑CARIAD近年來發展成果作出回應,但對CARIAD接下來的發展,奧博穆對新團隊提出5點要求:1、重組CARIAD;2、加速推動E平台;3、強化軟件定義汽車的開發結構導向;4、強化與區域技術合作夥伴的關系;5、形成一種新的領導力和團隊模式。
爲了強化平台架構、電池、軟件與移動服務四個大衆汽車集團關鍵技術體系,未來五年,大衆汽車集團将以競争對手爲參照,在技術、戰略和區域投資1800億歐元,打造大衆汽車集團強大的生存能力。到2025年之後,随着燃油車投資逐步停止,大衆汽車集團面向未來的投資比例到2027年保持在11%。
安徽合肥——大衆中國的智能電動技術集散"中心"
從中國第一站選擇在安徽合肥,貝瑞德的行程展現出大衆汽車集團的中國重心。爲了貫徹上海車展期間全球董事會提出的中國發展準則,大衆汽車集團宣布将投資10億歐元,建立聚焦智能網聯電動汽車的研發、創新與采購中心,新公司将落戶合肥。這一命名爲"100% TechCo"的項目将涵蓋整車研發、零部件研發及采購職能,這一項目就是與小鵬汽車簽署合作協議的大衆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
5月30日,"100% TechCo"項目宣布正式明确爲大衆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将于2024年投入運營。按照計劃,大衆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将彙集超過2000名采購及研發領域員工,成爲大衆汽車集團在安徽的電動出行研發與創新中心。
據悉,大衆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已經形成一座将在未來生産多種車型、功能完備的新能源汽車工廠;一座每年将交付超過15萬套電池系統的零部件工廠;一座數字化銷售服務公司;來自CARIAD中國的專家團隊以及約40家來到合肥投資的供應商。根據企查查顯示,大衆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是大衆中國獨資公司,與大衆安徽沒有股權關系。
貝瑞德曾在上海車展期間特别強調,大衆汽車集團在安徽打造的電動出行研發與創新中心不是單純的一個新生産基地,而是揭開大衆汽車集團與位于長春、上海和合肥的合作夥伴及大衆旗下各品牌合作的新篇章。通過"100% TechCo"項目,大衆汽車集團将強化中國研發實力,強化與合資公司的合作效率,優化整個業務的盈利能力,最重要的是将大衆汽車集團新産品及技術開發周期縮短約30%。
就在大衆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當天,貝瑞德對外表示,未來,大衆汽車将在早期讓供應商參與到研發中來,在軟件方面,大衆也将更依賴中國本土合作夥伴。
小鵬汽車打動大衆的技術都有什麽?
2022年9月之前,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的精力大概有二分之一放在汽車上,另外二分之一放在投資的飛行汽車等VC業務上。2022年9月之後,随着G9上市後的價格調整,讓何小鵬認識到,自己還不能徹底将汽車交給他人打理,何小鵬必須親力親爲。從2022年12月至今,小鵬汽車G9除了12月與1月分别銷售超過4000輛與2240輛,近5個月的銷量都維持在1000輛左右。盡管何小鵬十分努力在調整結構,但有的時候,技術轉變爲成果就在一刹那,畢竟時機不等人。
大衆中國與小鵬汽車的接觸大緻就在小鵬G9上市兩個月後,初步有重大進展應該是在2023年2月。曆經8個月的談判,小鵬汽車打動大衆中國除了人們現在看得到的智能化與D平台技術,還有小鵬汽車不久前發布的"扶搖"架構、适配和效率。
雙方新聞資料彙總後顯示,小鵬汽車和大衆汽車集團将基于小鵬汽車G9車型平台、智能座艙以及高階輔助駕駛系統軟件,共同開發兩款B級電動汽車車型,以大衆汽車品牌在中國市場銷售,相關車型預計将于 2026 年開始投産(即 "SOP")。此外,雙方還将在多個領域探索其他潛在的戰略合作,包括未來電動車平台、軟件技術和供應鏈方面的合作。
目前,小鵬汽車的整車制造平台主要有E平台(小鵬G3、小鵬P5)和D平台(P7、G9)。根據小鵬汽車2022年财報介紹,G9使用800V高電壓碳化矽平台,與其他400V平台電動汽車相比,耗電效率及充電效率更高。G9的Max版本可以支持下一代ADAS系統XNGP,該系統可在從高速公路和停車場到複雜城市道路的全方位駕駛場景中提供輔助駕駛。
2023年4月16日,何小鵬發布了扶搖全域智能進化架構。扶搖架構是小鵬汽車多種領域自研技術的集大成,其中包含整合而成的一體化架構、涉及産品開發、叠代、體系建設多個方面。
在電動化技術領域,扶搖架構支持全域800V,意思是不止是車端的800V,也包括樁端和網端的800V。這意味着未來基于SEPA 2.0的車型,都将标配全域800V的高壓碳化矽平台,并将标配3C電芯,同時可以兼容4C電芯。
在智能技術體系上,扶搖架構由X-EEA 3.0電子電氣架構、XNGP智能輔助駕駛和Xmart OS車載智能系統構成。作爲扶搖架構的一個子集,X-EEA 3.0電子電氣架構包括數據技術平台、整車軟件平台和硬件架構平台三個部分。根據小鵬汽車官方信息顯示,X-EEA 3.0電子電氣架構能夠使整車綜合研發成本降低50%,智能叠代周期縮短30%,極速OTA速率提升300%。
智能駕駛方面,以XNGP智能輔助駕駛系統爲代表,包含有自動駕駛智算中心,以及XNET深度視覺神經網絡算法。扶搖架構與XNGP的關系是互相構建,XNGP是扶搖架構的一部分,扶搖架構也可以促成XNGP的進化。同時,憑借着扶搖架構,XNGP的研發效率可以提升30%,車型适配成本降低70%。
另外,扶搖架構采用了國内首個前後一體化鋁壓鑄技術,最大壓鑄力達到1.2萬噸,可實現一次壓鑄成型,整車的扭轉剛度提升至42000牛·米/deg,相比傳統車身剛度提高50%,有效提升整車安全性。同時,一體壓鑄工藝還可以将傳統車身300多個零件整合成2個一體壓鑄鋁合金零件,相比傳統車身減重17%。在扶搖架構下,新車型研發周期縮短20%,架構零部件通用化率達到80%。
對大衆汽車來說,想要在中國推動電動化與智能化發展,必須在下一步市場需求的技術上找到适配技術。相比其他車企,小鵬汽車的智能技術架構完善且具有代表性。尤其是扶搖架構整合下的高效率與低成本适配能力,可以無縫與大衆技術團隊匹配,打造符合大衆整車研發标準的産品,實現貝瑞德提出的加快大衆在華新車開發效率目的。另外,小鵬汽車這些技術距離其自身産品的市場認可還有一段時間,不會像豐田搭載比亞迪三電一樣透支大衆品牌産品的中國市場競争力。
對小鵬汽車來說,技術轉換爲市場認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截至目前,小鵬G9累計銷量不超過2萬輛。對于一家造車新勢力來說,足夠高效的投入産出比,是小鵬汽車接下來迎接市場機遇的最好辦法。在整個資本市場不再活躍的大環境下,利用自研平台與架構技術,吸引産業投資與技術轉讓合作,是小鵬汽車快速實現技術變現、提升商業與研發效率的最好辦法。
大衆持股小鵬汽車4.99%的藝術
入股+技術轉讓,或許是大衆與小鵬汽車接下來的資金流動方式。但在此次公開信息中,雙方隻披露了入股信息,并沒有涉及具體技術轉讓和使用費用。小鵬汽車将以每ADS(*) 15美元的價格向大衆汽車集團發行約占交易完成後4.99%的A類普通股,總值約7億美元。交易完成後,大衆汽車集團将獲得一個小鵬汽車董事會觀察員席位。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大衆收購小鵬汽車的股份是4.99%,這并不是巧合。在上市公司股東名單中"隐藏"着大量的"4.99%股東",2017年,軟銀曾斥資40億美元獲得芯片巨頭英偉達4.9%股份,随後在自身資金受困的情況下,于2019年出售這些股份。2021年,智己汽車同樣拿出創始輪的4.9%股權收益,發行相應的映射股權反饋用戶。之所以都選擇不超過5%的股份,根本因素是将持股比例精準地控制在舉牌線以下,既達成了自身投資目的,又保持了"進可攻、退可守"的低調形象,屬于典型的産業象征性入股。
按照增資需求,一般一家企業基于産業需求收購上市企業股份,爲了獲得交易自由度,企業會将股份控制在舉牌線以下。如果購買比例達到5%的舉牌線,那麽在此之後,達到舉牌線的股票買入後在6個月内是不能夠賣出的。與此同時,之後每增加5%的比例仍需要進行公告。面對大衆汽車精準持股小鵬汽車4.99%的情況,表明大衆與小鵬之間的持股合作目的是盡快達成産業合作,在資金投入上選擇了最快和最自由的交易方式,省去日後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在多位證券人士看來,象征性投資入股是企業之間常用的交流方式之一。通過這種方式,企業之間可以建立起良好的關系,增強彼此之間的了解和互信,實現分享資源和信息的共同發展目标。
就在7月26日披露合作信息之前,輿論沒有從任何地方獲悉大衆與小鵬汽車合作的消息,這導緻信息披露後,小鵬汽車美股一度狂飙增長超過40%。大衆汽車的象征性入股與"保密工作",讓小鵬汽車在這場合作中得到了資本、行業與消費市場的多種認可。
不過,産業人士認爲,大衆汽車之所以願意在資本市場支持小鵬汽車,說明雙方圍繞技術合作的開放度很高,大衆汽車可能得到的實質技術紅利不會少,甚至不排除簽署排他協議。據悉,與小鵬汽車展開合作的大衆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發揮資源整合與采購優勢,可以快速将小鵬的技術實現市場化裂變,這對大衆汽車來說是巨大的受益。
奧迪與上汽合作備忘錄的"平衡術"
和小鵬汽車股價暴漲、品牌高曝光相比,同時宣布奧迪與上汽集團的合作顯得就低調很多。甚至連貝瑞德在社交平台上對奧迪與上汽的合作描述也是一帶而過,反而濃墨重彩描述何小鵬與他的"情投意合"。上汽與奧迪合作的低調,令人摸不着頭腦。
7月26日,上汽集團披露與奧迪簽署諒解備忘錄。雖然沒有明确提出具體合作内容,但上汽集團在官方信息中特意介紹了上汽集團純電專屬系列平台"上汽星雲"。和小鵬汽車的扶搖架構與G9平台類似,"上汽星雲"同樣具備多車型、800V碳化矽電軸、智能車全棧解決方案等智能新能源汽車技術。
汽車十三行注意到,與小鵬汽車簽署的技術合作框架協議相比,奧迪與上汽集團此次簽署的是諒解備忘錄。在商業合作中,合作備忘錄和合作協議都是非常重要的文件,但兩者有本質區别。在時間範疇上,合作備忘錄通常是臨時的,基本上就是對合作意向的說明。合作協議卻是一種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通常是長期的。在商業合作中,合作備忘錄用于暫時性地表達雙方想法和期望。相反,合作協議包括詳細的細節和法律規定,确保雙方在商業合作期間遵守協議。
從商業法律定義,大衆品牌與小鵬汽車的合作協議制定了詳細細節,具備法律約束,變數不大。但奧迪與上汽的合作還處于溝通中,隻是在合作事項上達成共識,并沒有涉及具體合作規劃。進一步查看官方資料發現,代表上汽表态的一方是上汽集團總工程師,代表奧迪一方則是奧迪股份财務、IT及法務董事,并非負責全球業務的CEO或者中國事務的奧迪中國總裁,這進一步證明奧迪與上汽的合作還處于細節磋商中。
之所以存在變數,原因不排除有兩個方面。一方面,以目前輿論揣測合作可能性較大的智己汽車技術平台爲例,該平台由上汽集團、張江高科以及阿裏巴巴共同打造。雖然實質上由上汽集團操盤,但具體細節是否需要與政府、機構和其他合作夥伴商議,尤其是在技術共享費用和上汽奧迪車型引入費用等複雜程序的談判上,這不是一時之間能夠做出的決定。
另一方面,基于奧迪與另一家中國合資公司一汽集團合作建設中的奧迪一汽PPE項目,恰恰是當初上汽奧迪成立時的平衡産物。如果此時對奧迪與上汽合作進行詳細披露,很難不引起另一家合資夥伴的關注,對雙方推動合作難免産生幹擾。在沒有資本、資金等壓力下,上汽與奧迪的合作需要更多的是耐心,而不是聲量。就在宣布此次合作前,7月15日,大衆汽車和奧迪品牌分别與一汽集團簽署諒解備忘錄,進一步深化長期合作。和上汽奧迪合作一樣,大衆與一汽的備忘錄同樣沒有披露實質内容。
貝瑞德的"魄力"
擔任大衆中國董事長兼CEO不到一年時間,貝瑞德讓中國對大衆開始重新産生聯想。和在中國得到的認同形成反差,德國當地對大衆汽車集團重視中國卻出現不同聲音,甚至在投資人會議上當衆有人向大衆監事會發難。
對于這些争議,包括奧博穆、貝瑞德在内的大衆汽車集團高層沒有做過多回應,但在7月27日公布的2023上半年業績中,大衆汽車集團再次明确将加強中國的戰略地位。2023年上半年,大衆汽車集團(中國)交付新車145.19萬輛,雖然同比下降1.2%,但3-5月在華交付量明顯提升,大衆汽車在華銷量仍位居中國汽車銷量榜單前三。
就任大衆中國董事長兼CEO之前,貝瑞德在大衆品牌全球CEO職位上已經展現出了足夠強的魄力。一位了解貝瑞德的德國當地汽車人士介紹,貝瑞德不希望大衆中國在他任期内平平無奇。他是一個非常有抱負的人,讨厭按部就班,外露的性格讓貝瑞德喜歡做改革的事情。與過去大衆中國負責人不同,貝瑞德不習慣接受指令。
除了與公開合作的地平線、小鵬汽車、上汽、一汽等企業溝通外,過去半年時間裏,貝瑞德幾乎結識了許多中國具有代表性的智能企業創始人。文遠知行創始人兼CEO韓旭、Momenta CEO曹旭東、小馬智行聯合創始人兼CEO彭軍等都曾與貝瑞德有過深度交流。
與貝瑞德接觸過的很多人回憶,這位德國人喜歡将"中國速度"挂在嘴邊。有人注意到,盡管貝瑞德領導的大衆中國近一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合作變革,沒有引起合作夥伴任何不滿。對于在紛繁複雜的合作關系基礎上作改革的大衆中國來說,這實屬不易。7月15日,貝瑞德代表大衆中國出席一汽70周年紀念活動,在簽署合作備忘錄後,貝瑞德用一句德國諺語形容合作對大衆中國的重要性:"Mit einer Hand lässt sich kein Knoten knüpfen",翻譯成中文的意思是"你無法隻用一隻手打結"。
—— END——
目前已入駐平台
今日頭條|一點資訊|新浪微博|汽車之家
新浪财經|富途牛牛|同花順|東方财富|雪球
鳳凰|騰訊|搜狐|網易|易車|知乎|百家号
商務合作
郵箱 | [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
文章版權歸汽車十三行所有
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