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的國産劇,老戲骨不再是質量的保證。
畢竟 ......
廠長已經栽了 N 回跟頭,誤入了一個又一個 " 人情局 "。
這次,又又又中标了。
乍一看,還挺華麗。
陣容包括有王麗坤、靳東、王志文、張志堅 ...... 演員人均手握幾部爆款。
導演則從第一集開始,就用各種花式運鏡 + 懸疑配樂,分分鍾把諜戰劇的氛圍給拉滿了。
勾得觀衆想看下去 ~~
但!氛圍到位,劇本卻實在是拉垮。
衆所周知,諜戰劇主打一個驚心動魄、線索缜密、跌宕起伏,如此一來才能代入,有身臨其境的緊迫感。
而本劇,似乎繼承了 " 抗日神劇 " 的精髓。
特工不是特工,而是 " 超英 "。
上一秒:
王麗坤從四五層樓的高度,不戴手套抓着繩索下來,手竟然一點兒事沒有。
艾瑪,這是四大名捕鐵手大人啊。
下一秒:
靳東飾演的軍統特工,潛入汪僞政府,他被扣押在椅子上,接受審訊測試。
講真,整個過程隻能用 " 可笑 " 兩個字來形容。
爲啥?
隻見他被注入藥物後,如野獸一般龇牙咧嘴。
接着突然如有神助,天降神力,他掙開了枷鎖,意識又完全清醒,還能揮舞拳頭打人,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 " 特異功能 "???
除了主角人設浮誇,劇集的細節一堆 bug,主線邏輯混亂,還夾雜着令人大跌眼鏡的神展開。
援引一條豆瓣評論寫的——
什麽是雷劇,所有人可以随時聯系到所有人,所有人可以随時發現所有人,所有人可以随時到達任何地點,這就是雷劇。
話說,這個劇天天打電話,怎麽不給他們配手機啊。
難以想象,都 2023 年了還能看到這麽拉的諜戰劇?!
廠長之所以發出如此感歎,是因爲諜戰劇與 " 抗日神劇 " 不同,它出道即巅峰,後面又穩定輸出了不少優秀劇集。
下面,咱就來仔細回味一番。
看了《僞裝者》,或許你會發現,一部劇的爛,不全是演員的問題。
畢竟,這部劇裏的靳東與《無間》不同,具備駕馭有層次和内涵,且複雜角色的能力。
他飾演的明樓,是上海明氏家族二公子,是汪僞政府要員,是代号爲 " 毒蛇 " 的軍統特工,是中共地下黨。
多重僞裝下,他心思深沉,不曾與最親近的人袒露過真心。
在家國大義面前,個人的生死幸福變得不再重要,面對這個選擇,明樓最後的回答是" 我從不後悔 "。
不光明樓,全員不分主配,有血有肉。
比如明台、于曼麗這對搭檔的 BE。
比如明樓和明誠之間的并肩作戰。
再比如最毒的反派。
可以說,盡管本劇也有神展開的劇情,但沒辦法,編劇把人物寫得太絕、太妙。
相比大國,《僞裝者》更聚焦個體。
除了角色,還有劇本出彩的。
有人說,《潛伏》的成功在于編劇,其編劇可以當教科書了。
确實,從第一集開始,30 集每集前十分鍾都有一個小懸念,然後中間得到解決,再設一個大懸念,末尾再留一個。
伏筆一個接一個,且挖過的坑都符合邏輯,并被逐一填上。
整體節奏既快又穩,給觀衆帶來了一個絕佳的觀感。
與故事相配合的,是演員精湛的演技:
小眼餘則成,大嘴翠萍。
老狐狸吳站長、笑面虎陸橋山、忠心耿耿李涯、信仰爲天左藍 ......
無論多少年過去,那名台詞" 我喜歡潛伏,刺激 "都刻在觀衆的腦海裏。
還有令人感慨的橋段:廖三民的死,翠平抱着孩子在山坡上等待永遠不能見到的愛人。
光想想,心頭就一緊。
時至今日,《潛伏》以豆瓣 9.4 的高分被外界認爲是國産諜戰劇的高峰。
但殊不知,包括《潛伏》、《僞裝者》,以及後來獲封神劇的《黎明之前》,這些諜戰劇的盛行,皆離不開一個人。
柳雲龍,人稱諜戰教父。
他人長得帥,個子又高,任誰看了都是個走霸總路線的偶像派。
但,人家偏偏低調、踏實,不上綜藝不開直播。
隻給觀衆看作品!
作爲劇迷,廠長真心覺得柳雲龍自導自演的劇都值得一看,其中有兩部諜戰劇,更不容許錯過。
一個是《風筝》。
這部劇在 2013 年就制作完成,卻直到 4 年後才播出。
禁播 4 年,傳說删減了不少。
爲啥?
因爲 " 此劇内容以及表現手法在電視劇領域未有先例,審片組不知道該怎麽審 "。
确實,該劇披着諜戰的外殼,把人關于人性、信仰兩個大課題描繪得細膩、深刻,引人深思。
以往,熒屏上的特工,總是自帶神秘光環,在一身黑衣的加持下,顯得高冷又帥氣;
到了柳雲龍這裏,特工是活生生的人,同時,也是必須完成任務的 " 工具人 "。
鄭耀先。
他原本是接受中共派遣,潛入國民黨内部的間諜。
而當抗戰全面爆發,國共宣布合作,這一局勢巨變,讓特工鄭耀先瞬間迷失了方向。
因此,在那段時間裏,他繼續做軍統。
他和學生在孫中山遺像前宣過誓——
民國得之不易,革命青年應矢志不渝。
三民主義任重而道遠,吾輩同仁應奮發圖強,切莫不可背叛信仰。
他和手下的兄弟并肩作戰——
我不是他們的主子;
我是他們的六哥,是兄弟。
過命的交情,讓他早已模糊了自己的身份。
誰知,幾年後,合作破裂,他又不得已恢複之前的特工工作,與 " 學生 "、" 兄弟 " 爲敵。
最讓他痛苦的是,他要揪出的 " 影子 ",正是他最愛的人。
他們中間隔着信仰的鴻溝。
暢想下,倘若他們沒有生在那個年代,作爲一起吃過苦,相互攙扶着走過艱難歲月的靈魂伴侶,該過上多麽幸福的生活。
現實是,任務是第一位的。
兩個人終究要分出個勝負,有人要作出犧牲。
正如韓冰的獨白——
幹咱們這行的,什麽都可以是假的,隻有得不到那才是真的。
可以說,特工的生涯寫滿了心酸和無奈 ......
《風筝》成爲一代經典,柳雲龍的《暗算》則是國産諜戰劇的開山鼻祖。
該劇播出時," 諜戰劇 " 還不叫 " 諜戰劇 ",叫 " 特情劇 "。
其海報上标着 " 中國首部共和國爲無名英雄正名的長篇電視劇 " 一行小字。
從故事看,柳雲龍不光嘴上說,有野心,實力更是杠杠的。
這裏沒有浮誇,沒有神化,隻有寫實的現實。
随手舉例的橋段就有中共情報機構 701 的鐵院長,看到手下敷衍了事弄的稻草人後,直接批評了一通——
你把敵人當傻子,我們就是個傻子。
還有擔任 " 反派角色 " 的國民黨,也并非是沒智商、沒謀略的擺設。
這些人留守在大陸,等待着台灣的召喚,在與 701 鬥争的過程中,有不少高光時刻。
比如用 " 無線電靜默 " 更換掉所有的電台,阻斷對方的竊聽,讓對方全體懵逼,如此神出鬼沒,這是在和 " 鬼 " 打交道?!
能看出,他們不光有科班出身的技能,更有誓死效忠的決心。
是的,立場不同,信仰不同,從個人的角度看,一切隻是選擇不同。
而從人性的角度出發,所謂 " 反派 " 不一定一無是處," 正派 " 也不一定完美無瑕。
劇中,男主爲了不讓情報洩露,就不惜殺害了最愛的妻子。
因此,最後他成了一名優秀的特工,卻也成了一個不會再愛的空殼。
" 國家利益高于一切 " 固然聽起來很熱血,但其背後的代價是沉重的。
歸根到底,在時代的洪流中,個人的命運都将被沖擊得支離破碎,不管你是誰。
綜上所述,國産劇确實不缺好的諜戰劇。
演員有演技,制作精良,編劇封神,做好其中一樣,就能收獲尚可的分數。
然而 ......
反觀很多爛劇,連這點兒都不能滿足我們。
取而代之的是生硬的表情,降智的情節,爲了懸疑而懸疑,連三觀歪到河溝裏了都不知道。
真就差把 " 賣臉 "、" 無腦 " 寫在屏幕上了。
唉!
與其看這些辣眼睛的,倒不如把經典再翻出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