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射陽
2200 多年前最古老運河上的樞紐型城市
開始于戰國晚期
結束于南朝蕭齊
古城多大,如何消失的?
經過近一年的考古,南京大學曆史學院教授、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産研究所所長賀雲翺帶領的考古團隊,在揚州寶應縣境内尋找古射陽城遺址,有關發現反映了運河古城故事。
曾是政治中心
射陽侯是項羽叔父
提到射陽,很多人都會以爲是現在鹽城市的射陽縣。
曆史上,古運河上的樞紐型城市射陽,在今天揚州寶應縣境内。
賀雲翺介紹,射陽古城在很多文獻都有記錄,最爲著名的是,這座古城曾經是項羽的叔父項伯的 " 侯國 " 中心所在。
說起項伯,不得不說鴻門宴。
公元前 206 年,項羽率軍隊四十萬,在新豐鴻門;劉邦的軍隊十萬,在霸上。項羽的部下範增、曹無傷等人勸項羽趕快攻打,不要錯失良機。而項伯卻通風報信。于是,發生了鴻門宴的故事。宴會上,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項伯也拔劍起舞,張開雙臂以身掩護沛公 …… 最後,劉邦成功脫險。
《史記》記載,漢高祖劉邦統一全國後,分封王侯,賜項伯姓劉,并封爲 " 射陽侯 ",置射陽侯國,其侯國中心就在今寶應縣射陽湖鎮地區。
賀雲翺說," 古射陽城是劉纏(改名後的項伯)的侯國政治中心所在。一直到公元 192 年,劉纏去世,國除,改立射陽縣。"
存在 600 多年
緣起緣終皆因邗溝
史料顯示,東漢末年文學家、" 建安七子 " 之一的陳琳就是射陽人。
那麽,射陽古城是何時消失的,爲什麽會湮沒在曆史中?
2022 年,在江蘇省文物局、江蘇省考古研究院等的支持下,在寶應縣博物館合作下,賀雲翺團隊開展了古射陽城遺址的考古勘探。
" 我們在調查勘探中了解到,當地居民多年前曾經采集到楚國的金币‘郢爰’、戰國的銅劍等,這次考古勘探中發現的陶片、瓦片的時代最早也可以到戰國晚期,可見古射陽城起源時間不晚于戰國。" 賀雲翺說,田野考古資料可證古射陽城開始于戰國晚期。
何時消失的?賀雲翺說,射陽古城因運河而興,也因運河而止。公元前 486 年,吳王夫差開鑿邗溝,引江水入淮。邗溝從邗城(今揚州 )出發,引長江水經射陽,一直到淮河南岸的末口(今淮安)入淮,以溝通江淮,開啓了後來南北大運河的先河。東漢末年,在古邗溝西開邗溝西道,加上魏晉南北朝時期戰亂頻起,古邗溝漸漸淤塞。到了隋朝,運河迎來了新格局,隋炀帝開鑿的大運河,不再經過這裏。由于邗溝不再作爲運河主航道,射陽城的 " 交通樞紐 " 優勢不複存在,射陽城也就跟着湮沒了。
史料記載,三國時射陽縣一度被廢,西晉時又複立,曆東晉、南朝劉宋,于南朝蕭齊時期又再次被廢。" 射陽先後作爲侯國中心和縣治時間長達 600 多年,這和古邗溝作爲重要交通樞紐的時間吻合。" 賀雲翺說。
地下 " 還原 "
古城有内外兩道護城河
千年之後,射陽古城在哪?賀雲翺用田野考古來回答這個曆史之問。
" 雖然文獻沒有記載射陽古城的确切方位,也沒有詳細記載古城的大小、規模等,但寶應地方志上記載,說射陽湖鎮一帶有‘九裏一千墩’,曆史上曾出土東漢畫像石等珍貴文物,魯迅先生還收藏過這裏出土漢畫像石的拓片。" 賀雲翺說,根據地方志的文獻紀錄,他們這次終于找到了射陽城遺址,同時進一步勘探了古射陽城的墓葬區以及古河道等。
一座消失的地下古城在考古家的勘探下變得面貌清晰:古射陽城南北長約 800 米,東西寬約 700 米;古城有内外兩道護城河,内護城河圍着的是城市中心區,外護城河圍着的是主城區。
古城以南不足 200 米處就是墓葬區,分布很廣," 本次勘探一共發現 236 個土墩型的漢墓,有關發現可以和明清地方志記載相互印證。" 古城和墓葬區之間隔了一條河。
發現的城址區古河道,經過解剖文化層,可知它最早是戰國時期的。在城址附近發現的運道,推測應該就是古邗溝遺存。" 運道在射陽湖邊,和學者們研究認爲的古邗溝的走向一緻。" 當然,下一步還會做深入的考古勘探。
考古将繼續
更多未知之謎待解
射陽古城最繁盛時期是什麽樣?項羽叔父的宮殿長什麽樣?這些都不得而知。
賀雲翺介紹,他們在考古現場,采集到了大量闆瓦、筒瓦及陶瓷器殘片、少量殘瓦當、陶井圈殘片 …… 這些都尚不足以還原曆史上的射陽古城。
" 目前,我們還沒找到城牆。它是不是就沒有城牆呢?這很難說,有待進一步考古勘探。" 賀雲翺表示。
賀雲翺說,射陽古城的考古發掘,對認識古邗溝一線的城市曆史、邗溝使用時期沿線城市文化等具有重要價值,爲江蘇地域文明探源工程中 " 大運河考古 " 提供了新的資料。
同時,也爲今後漢射陽城遺址的保護利用工作及如何将其納入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提供了科學依據。
現代快報 + 記者 胡玉梅 裴詩語 / 文 賀雲翺 / 圖
來源:中國大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