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 三八 " 國際勞動婦女節這樣特别的節點,女性朋友該放緩腳步,該按時體檢就體檢,該運動就适當運動,好好對自己,身體也給到正向的反饋。
" 婦女節這個節點非常适合引導女性朋友做好規劃。"2022 年度中國壽險中介專業營銷先進人物、慧擇保險顧問黃思思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男女的角色分工、意外疾病的發生率、平均壽命都有較大區别,所以女性朋友買保險,也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配置,更好地發揮保險的保障作用。
保險專家建議," 重疾險 + 醫療險 + 意外險 + 壽險 " 這四類保障是成年人的标配。此外,年金險和終身壽險可以作爲财富規劃的保險産品,如果預算充足,可以盡早配置,因爲這類保險的保單利益,和投保的時間長短息息相關,越早準備,保單利益越可觀,需要投入的保費也更少。
健康險:關注女性高發疾病
通常健康險包括重疾險和醫療險。黃思思表示,醫療險屬于報銷型的産品,因病或者意外出險了,按條款的相關規定賠付醫療費用。有些産品會對女性有特别的保障,特定疾病 0 免賠或者額外給付慰問金。但總的來說,性别對投保決策的影響不是很大。
重疾險則屬于給付型的産品,達到賠付條件,保險公司是直接賠付保額。所以,越高發的人群越需要保障,越高發的疾病越需要提高保額。相比男性,女性的高發惡性腫瘤有乳腺癌、子宮頸癌、甲狀腺癌。
黃思思建議,女性朋友投保重疾險應關注兩點:一是優先選保終身、多次賠付的産品。女性在 15-59 歲這個年齡區間,發病率高于男性,但無論哪個年齡段的死亡率都是低于男性的。而且從官方公布的數據看,女性的平均壽命也更長。比起男性,女性更應該選擇高保額、保障終身、可多次賠付的重疾險!
二是優先選 " 特定疾病額外賠 " 的産品。由于女性特定疾病高發,建議投保時,選擇有女性疾病額外保障的産品,這也相當于提高了保額。
《2021 年全國乳腺癌患者生存質量白皮書》顯示,約 90% 的受訪者表示因乳腺癌治療而産生的醫療支出給家庭帶來經濟上的負擔。面對更好的進口的原研靶向藥,不少乳腺癌患者不得不因爲高昂的費用而被迫放棄。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針對乳腺癌等女性高發重疾,市面上還有一年期的特定疾病保險,由于功能單一價格也較爲便宜,在女性群體中有較大吸引力。
人身險:關注保額和受益人
黃思思表示,能保障身故的保險産品,主要有意外險和壽險兩種。意外險保障因爲意外傷害導緻的身故責任;無論意外還是疾病導緻的身故責任,壽險均直接賠付保額。對于女性購買含身故責任的産品,黃思思提出兩點幾建議:
一是保額要适當。短期意外險很便宜,200 元左右就可以購買到 50 萬的保額,定期壽險也不貴,五六百元就有百萬保額。但是保險公司會對收入和所在城市有一定的要求。
意外險也有類似規定:比如,某險企旗下一款個人綜合意外險約定,被保險人在同一保險期間的該險企個人意外傷害保險保單,累計主險保額不得超過 100 萬元;被保險人在同一保險期間的各保險公司意外傷害保險産品(包括航意險、各類交通意外險等),累計主險保額不能超過 300 萬元。
二是指定受益人。身故保障,投保時可以指定受益人,還可以指定分配比例,沒有指定的情況下,則會默認爲法定受益人。
财富規劃類保險:根據不同需求靈活配置
中國的人口老齡化預計将在 2030-2050 年間達到峰值,同時,在 65 歲及以上老年人口中,女性的占比正逐日攀升。據統計,女性擁有較長的預期壽命,故其對養老金的需求更大。
由中宏保險與複旦發展研究院聯合推出的《中國女性養老與風險管理白皮書》顯示,近半數(47.44%)受訪女性購買了商業養老保險,持有量既沒有達到普遍持有的理想狀态,也未達到其自身的心理預期。在上海的樣本中,有 17.14% 爲個體戶或自由從業者,有 5.19% 爲家庭主婦,意味着超五分之一的受訪女性可能沒有第二支柱提供養老保障,折射出這一群體面臨的養老缺口更爲嚴峻。
就此,複旦發展研究院執行副院長張怡教授公開表示:" 女性面臨的風險不容忽視,對女性風險保障的關注已成爲重要的社會議題。對商業保險等金融工具的合理配置,也可爲養老生活提供額外的經濟來源、放大保障杠杆并有效轉移老年健康風險。"
經模型測算發現,女性普遍願意在現有保險持有水平的基礎上,加大對養老保險的購買。數據顯示,未來女性在商業養老保險上的投入占年收入的比重将從 5.89% 上升至 8.87%。
" 年金險和終身壽險可以作爲财富規劃的保險産品。" 黃思思建議,女性朋友可以根據不同需求靈活配置。爲了養老,有長壽基因的朋友可以買保障終身的養老年金險,最好能對接養老社區,無論用不用,都能給将來多一種選擇;爲了财富傳承,可以投保增額終身壽險,前期搭配一定保額的定期壽險;爲了資金安全,控制不住自己亂花錢的朋友,可以買短期内現金價值比較低的産品;如果還沒有确定的規劃,可以買中短期的年金險,保留一定的自由度。
對于投保順序,黃思思建議,基本保障還沒有做好,養老和資金規劃可以先放一放;如果預算充足,可以盡早配置,因爲這類保險的保單利益,和投保的時間長短息息相關,越早準備,保單利益越可觀,需要投入的保費也更少。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