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6 日晚間,大衆汽車集團對外發布的一則新聞稿震驚汽車圈,大衆宣布以 7 億美元入股小鵬汽車,該消息一發布立即引發行業熱議。同一時間段,大衆汽車集團還宣布另一重磅消息——旗下奧迪品牌與上汽集團簽署戰略備忘錄。昨日晚間,上汽集團正式對外宣布已與奧迪簽署諒解備忘錄,雙方将結合各自優勢,加快上汽奧迪全新電動車型開發,以滿足中國用戶對高端電動智能網聯汽車的需求。
從雙方發布的新聞稿内容來看,奧迪與上汽集團簽署戰略備忘錄後将進一步深化現有合作。雙方或基于純電專屬系列化平台 " 上汽星雲 " 展開合作,該平台可派生出不同級别的純電專屬架構,覆蓋全球市場緊湊型車、中型車、中大型車、豪華車和轎車、跑車、SUV、MPV 等多級别、多種類整車産品。目前基于星雲平台開發的車型包括 MG MULAN 電動車、智己 LS7 等。
早在本月初,奧迪計劃與中國車企合作開發新電動車平台的消息已在業内引發高度關注,彼時包括奧迪、上汽集團均對此作出回應。随着本次奧迪與上汽簽署諒解備忘錄,也意味着奧迪與上汽将共同研發電動車一事終于落錘。據了解,作爲規劃的第一步,奧迪将通過推出全新的電動車型,進入此前在中國尚未覆蓋的細分市場;共同開發的電動車型将配備最先進的軟硬件,爲中國用戶提供直觀、互聯的數字化體驗。此外,雙方設想在未來聯合開發用于下一代智能網聯汽車(ICV)的全新本土化平台。
實際上,不管是大衆入股小鵬還是奧迪與上汽展開深度合作,行業認爲,這一舉措的背後是大衆汽車集團以及旗下奧迪品牌近年來電動化轉型所取得的效果不顯著,而當前電動車市場的格局正在重塑,無論是大衆還是奧迪都急需加速電動化轉型的進程。
目前中國已是奧迪全球最大單一市場,但其在華市場表現不佳。此前,大衆汽車集團首席執行官奧博穆(Oliver Blume)曾公開承認,奧迪品牌落後于競争對手,尤其是在電動車方面,并承諾未來将重振奧迪的高光時刻。Oliver Blume 表示:" 奧迪品牌擁有巨大的潛力,但是近年來并沒有表現出來。我們沒有捍衛它相對于主要競争對手的領先地位,因爲軟件問題,我們不得不推遲令人興奮的電動車的規劃 "。并特别提及中國市場:" 該集團的業務高度依賴中國,但目前純電動汽車産品線在中國市場沒有競争力。" 作爲參考,數據顯示,2022 年寶馬、奔馳以及奧迪純電動車全球銷量分别爲 21.5 萬輛、14.9 萬輛和 11.82 萬輛。
眼下,燃油車已發展至頂峰,而新能源車逐漸成爲傳統汽車制造商布局的重要産品。需要注意的是,作爲大衆集團旗下豪華品牌之一,奧迪并沒有自己專屬的電動平台,旗下電動車均采用大衆集團品牌共用的 4 個電動車平台打造,包括 J1 高性能電動平台、MEB 平台、MLB evo 平台和 PPE 平台。其中,J1 平台用于打造高端純電轎跑車型,如保時捷和奧迪 e-tron GT;MEB 平台用來打造大衆 ID. 純電車型入門級車型;MLB evo 平台則主要用于制造燃油車型。
官網顯示,目前奧迪迪在中國銷售的新能源汽車包括 Q2L e-tron、A6L e-tron、Q4 e-tron、e-tron、Q5L e-tron 等,但銷量表現并不出色。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Q4 e-tron 累計銷量爲 8982 輛,Q5 e-tron 爲 2119 輛,A6L 插電混動爲 1421 輛,e-tron 爲 229 輛,Q2 e-tron 爲 98 輛。
對奧迪而言,2023 年是轉型的關鍵一年。3 月,奧迪中國宣布,從 2026 年開始,奧迪面向全球市場推出的新車型将全面切換爲純電動車,至 2033 年逐步停止内燃機車型的生産,屆時奧迪在全球的自有生産基地都将投入電動車生産。而奧迪實際上真正能大規模使用的 PPE 平台,工廠需到 2024 年底才能完工并投入量産,但眼下高端新能源車市場競争愈發激烈,并且主導權正逐漸向中國品牌傾斜。以今年 6 月銷量排名數據爲例,數據顯示,6 月 30 萬元以上新能源車熱銷車型前十名中共有 8 款爲中國品牌車型,顯然,作爲傳統豪華品牌的奧迪隻有加快電動化轉型的步伐才能減少掉隊的可能。
7 月 27 日,一汽奧迪旗下全新電動 GT 轎跑車 e-tron GT 正式上市,新車共推出 1 款配置車型,售價爲 99.98 萬元,動力上搭載采用前後軸雙電機驅動,峰值功率 476 馬力,WLTP 續航裏程達 487 公裏,0 至 100 公裏 / 小時的加速時間爲 4.1 秒。在此之前,其高性能版本 RS e-tron GT 版本已上市銷售,售價爲 146.88 萬元,對比來看,此次上市的版本爲普通版車型,在性能和配置等方面進一步拉低了購車門檻,但從售價上說,該車仍然面向的是近百萬級電動車消費市場,目前國内售價在 80 萬元以上的中大型純電動車包括奔馳 EQE AMG、保時捷 Taycan 以及特斯拉 Model S,綜合來看,e-tron GT 上市後車市的競争并不算激烈,不過考慮到該車近百萬元的售價,在性價比方面并不具備優勢,預計後市銷量不會太高。
目前奧迪在華擁有包括一汽 - 大衆、上汽奧迪和奧迪一汽三家合資公司,其中奧迪在奧迪一汽中擁有更多的主導權,該公司将專注于新能源汽車發展。據了解,奧迪一汽新能源将在明年正式投産,首款車型是基于 PPE 平台的 A6 e-tron。按照規劃,到 2025 年底,奧迪将逐步投放 20 款新車型,其中包括 10 款電動車,2027 年奧迪将在每一細分市場布局一款純電車。
眼下奧迪正全力加速電動化轉型,一邊是與上汽官宣合作,另一邊則是積極推出新産品,至于一系列舉措後,後續奧迪在華能否出現另一番景象,則有待更多時間驗證。
汽車行業關注 人氣汽車新傳媒
每天分享有價值的汽車新聞
汽車人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