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曆兩連跌後,國内成品油調價迎來今年最大的一次幅度上調。
國家發展改革委 4 月 17 日發布消息,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 2023 年 4 月 17 日 24 時起,國内汽油、柴油價格每噸分别提高 550 元和 525 元。
按照每噸汽油價格估算,本次調價折合成升價,92# 汽油每升上調 0.43 元,0# 柴油每升上調 0.45 元。若按照 40L 油箱的普通私家車計算,本次調價後,車主們加滿一箱油将多花費 17.2 元。
而油價上調的主要原因,還是 OPEC 多個成員國意外宣布減産。在 OPEC 月度石油市場報告中表示,3 月 OPEC 原油産量 2879.7 萬桶 / 日,環比減少 8.6 萬桶 / 日。這些控制着全球 2/3 的石油儲備量的 OPEC 成員國,隻要宣布減産,就意味着全球原油産能大幾率 " 跳水 "。
前不久,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更是談到了油價不斷震動的原因,其表示,美國和歐洲持續的銀行業危機、全球經濟不确定性以及一些國家不可預測和短視的能源政策,導緻如今全球原油市場正在經曆一段劇烈波動期。這些減産措施對于确保市場的可預測性很有必要。
而大家都知道,我國油價的變化除了會按照國際市場價格變化情況而做出調整外,更會參考國内市場供需情況。
缸哥認爲,近期氣溫回升,有更多家庭自駕遊,間接性推動了需求量,而接下來的五一假期,對于汽油量的需求仍然會持續增加,需求的加劇讓國内零售環節 95 号汽油全面重返 "8 元時代 "。
另外,我國經濟在疫情過後處于高速恢複期,對于物流的依賴也進一步加劇,導緻了汽油以及柴油需求的進一步增加。
展望未來油價走勢,從國内方面來看,可以說油價上升的利好因素不斷,除了人流流動加劇、物流持續向好以外,經濟刺激政策的紛紛落地也推動了工業化
從國際方面來看,俄羅斯表示,已經将石油日均減産 50 萬桶的措施延長至 2023 年年底。若其他歐佩克 + 國家跟進,則有可能進一步将供求關系的 " 天秤 " 傾斜,導緻油價上漲。
而另一方面,如果美聯儲仍然不聽 " 勸告 " 繼續加息,那麽大概率導緻油價走向呈現不确定性。事實上,目前美聯儲的加息達不到控制油價的作用,美聯儲的加息并沒有控制美元的貶值,讓油價上漲獲得了更大的 " 動力 "。
綜合國内國外種種因素來看,我國下一輪油價有望迎來上調,并且油價的上調會持續一段時間。
網友評:
@愛老虎油:不說了,看看加油站的優惠券過期沒有,能省一點是一點。
@luasdn:上個月國際油價大跌,我們磨蹭了幾天也跟着下調了,上次下調 500 元每噸,每升下調 0.24 元。最近國際油價又上漲了,我們更是緊跟步伐,立馬漲價,昨天也上調 500 元每噸,但每升上調 0.4 元每升。我想問下這其中差了 0.16 元差在去哪裏了呢?"
@GG 看天下:正巧碰上上海車展,可以看出現在還是倡導大家買新能源車,嫌油車貴的可以馬上轉去買電車,油車早晚成爲孤傲的 " 玩具 "。
缸哥評:
利好支撐,需求加劇,油價仍有持續 " 飙升 " 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