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時代,雖然電動車的競争已經進入了白熱化階段,但其實有沒有發現,在競争如此激烈的隊伍當中,是很少看到有合資車企的身影,在消費者的選擇中 " 比亞迪、極氪、蔚來、小鵬、理想 " 俨然是成爲了主流首選。
但是,在今年的第二十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博覽會(上海車展)中,不少合資車企們來了一次 " 大象轉身 ",向中國市場展示出 " 擁抱新賽道 " 的決心。換言之,合資品牌也開始統一戰線轉型電動事業。所以,本屆上海車展不僅隻有仰望、智己、飛凡等新勢力首發新車,也是合資車企們大秀純電肌肉的舞台。那麽,經過上海車展的驗證,合資品牌是否能再現風光?
其實早在多年前,在合資電動車裏大衆 ID. 系列,算是最早出手的了,在 2022 年,中國市場,ID. 家族車型全年總交付量達 14.31 萬輛,較上年同期增長 102.9%,對于電動車的發展,大衆汽車呈現出持續性的積極态勢,根據大衆中國官方表示,未來也将會給中國市場帶來更多的純電、插混等新能源車型。
在大衆汽車按章節的發展下,本屆上海車展上,首發了全新車型 ID.7,并且 ID.7 更是大衆 ID. 家族迄今爲止,最頂級的旗艦量産車系。也就是說,面對中國純電市場,國産品牌一家獨大的局面,或許在這會兒大衆拿出的看家本領之下,可能将會迎來打破景象。
看回 ID.7 整體的實力,成爲大衆 MEB 平台打造的首款三廂轎車,整車擁有近 5 米的車長和近 3 米的軸距,妥妥是一輛标準中型車的尺寸,甚至 ID.7 整車的軸距還比中大型車的比亞迪漢(2920mm)更長,換言之,空間表現也将成爲 ID.7 一大利器。
而在大衆 ID.4 與 ID.6 系列身上被诟病最多的智能化方面,ID.7 也進行了重點升級,采用了最新的 ID OS 2.0,據宣傳重新設計了 HMI 人機交互邏輯,同時,還與科大訊飛聯手打造了 AI 語音系統,讓智能化體驗達到另一個境界。此外,ID.7 還搭載了全旅程智能輔助駕駛系統 Travel Assist 3.0,如果在發生突發情況的時候,可實現自動停車,也能實現全速域的自适應巡航功能,達到 L2+ 級輔助駕駛功能。
動力方面,ID.7 搭載了最大功率爲 150kW 的電機,同時還将配備電池容量爲 77kWh 的電池組,WLTC 綜合續航裏程可達 700+km,并且,未來還将加入 86kWh 的電池包,滿足更高續航需求的用戶。
其實在兵哥看來,ID.7 作爲大衆電動化轉型的重磅車型,在中國市場競争中,也是想回擊一下自主品牌的勢頭。所以,兵哥認爲,ID.7 在未來的定價中,很可能會控制在 30 萬以内,通過價格以及品牌的優勢,進一步擠占國産車的市場份額,重塑消費者對合資品牌的購買信心。所以在電動化浪潮中,大衆能不能恢複當年的輝煌,ID.7 也是重要的棋子。
當然了,在今年裏,積極應對電動化發展的還有着通用集團,基于原生純電專屬平台打造的奧特能平台,成爲了電動化轉型重要的戰略部署。其中繼高端品牌凱迪拉克的 LYRIQ 銳歌之後,誕生于奧特能平台的第二款車型,也下放在走平民路線的别克 Electra E5 身上。
除了之前的微藍 6、微藍 7,别克也算是正式加入純電化的競争賽道。而别克 Electra E5 作爲後來者,自然也要拿出不少誠意吸引消費者,在智能化配置上别克 Electra E5 就非常給力,配備了 30 英寸弧面 6K 液晶屏、高通骁龍 8155 芯片和 5G 通信技術、新一代 Super Cruise 超級輔助駕駛系統等,幾乎是吊打一衆國産電車陣營大部分車型。
而且,别克 Electra E5 還是一輛标準的中大型 SUV,整車的尺寸基本與蔚來 ES7 不相上下,可以說,别克也終于看懂了中國消費者對于 " 大爲美 " 的執念,将目光鎖定在追求大空間的消費者。
重點是,别克 Electra E5 将指導價定在了 20.89-27.89 萬元,别說在合資車的陣營裏了,在國産車的陣營裏都很難找出 20 萬能的中大型 SUV,可以說,别克 Electra E5 不惜制造的成本,也要搶奪下新能源的賽道。
在動力方面,别克 Electra E5 也毫不遜色,其中搭載了前後雙電機的四驅系統,電機總馬力達到了 287 匹,可以實現 6.7 秒的 0-100km/h 加速表現,在續航方面,還推出了多種電池包組合,分别有 545km、603km 和 620km 的續航版本。
不誇張來說,綜合上述的産品力,别克 Electra E5 可以說揮起了反擊國産新能源的拳頭,甚至别克 Electra E5 的實力已經比 Model Y 還要更具性價比,它堪稱是 " 二十萬電車的新标杆 "。
而在全球化市場的争鬥中,韓系車可以說是在全球範圍内高歌猛進的姿态,2022 年全年銷量 6,848,198 輛,成爲了全球第三大車企。但是看回中國市場,其實韓系車是典型的 " 東邊不亮、西邊亮 " 的代表,不過,對于電動化轉型層面,在本屆上海車展也是表明了态度,以起亞品牌爲開端,在展台上帶來電動車專用 E-GMP 平台的 EV6 GT。
并且,在此前的中國新能源戰略發布會上,據官方表示,從 2023 年起,起亞每年将推出至少一款基于電動化全球模塊型平台 E-GMP 開發的純電動車型,到 2027 年,共計将推出 6 款純電車型。2030 年,将實現電動車型年銷量 18 萬輛的目标,中國市場的銷量占比達到 40%。以起亞品牌煥新的變革,對于新能源的勢頭,也開始計劃重振韓系車在中國市場的表現。
寫在最後
對于合資品牌發展新能源的勢态,其實已經開始全面地深化,從這次上海車展上,各大合資車企帶來的全新電動産品,也表明了将中國消費者帶入下一個電動智能化時代。所以,深耕了數十年的中國市場,可以看出合資車企也在出手打造滿足中國用戶出行的新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