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 2024 年,中高端專業店進入了新一輪的 " 密集閉店期 "。
不少精品商超、高端餐廳、專賣店紛紛傳出 " 閉店消息 "。除了傳統大賣場仍在持續閉店外,精品高端專業店也面臨着變革時刻。
在經濟環境欠佳、入局者越來越多、消費降級的變化下,中高端專業店 " 突然停業 ",開啓了加速收縮模式。
行業經營遭遇的巨大壓力和挑戰進一步凸顯。
1
" 斷崖式閉店 "
4 月 28 日,位于北京大興區荟聚購物中心的中高端健身房威爾士貼出公告,宣布關店。
緊接着,4 月 30 日晚,定位高端健身房的 SpaceE 也向會員及物業方發布《告知書》,宣布旗下所有門店将在 5 月 1 日起停止運營,公司将依法進入清算狀态。5 月 1 日,包括北京國貿 SPACE 等門店的物業方發布通知,宣布門店閉店。按照公告,Space 選擇閉店清算,是公司股東做出的一緻決定。
Space 的閉店不同于傳統健身房,堪稱 " 斷崖式閉店 "。
《靈獸》了解到,有多位會員稱,4 月 30 日 Space 還在正常上課,沒想到晚上就發了閉店公告。" 當天教練還都在正常上課,還在計劃五一的課程,沒想到一夜之間就倒閉了。"
一位 Space 的會員稱,她還有 20 多課時的課包沒有消耗,價值超 5000 元," 不過我這個損失已經算小的了,我們維權群還有很多年卡用戶,最慘的一個會員剛開年卡不到三天,損失上萬。"
她稱,自己并不是一個願意買卡充值消費的人,尤其是在疫情之後,很多店鋪說關就關。" 跑路的商家人去樓空,一點辦法都沒有,願意在 Space 辦卡,原因是 Space 的課包和月卡設置都比較合理,幾千塊錢沒有太大壓力。如果在有效期内沒有使用完,還可以在 Space 群裏幫别的會員約課。"
據了解,4 月 30 日當晚,會員自發組織的 " 維權群 " 很快建立起來,以北京爲例,大概有 1000 多人填寫了損失的具體數額,少則幾百,多則上萬。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倒閉前的一個月裏,很多會員提到,Space 還在大力地推年卡,優惠力度十分誘人,所以出現了很多人剛辦理的年卡還沒有開卡的情況。這也正是很多維權會員最爲憤怒的地方,倒閉破産前還收割了最後一波韭菜。
一位會員在社交媒體稱,就像是被斷崖分手一樣,自己毫無征兆地被甩了。
被毫無征兆甩掉的除了會員還有租賃場所。根據國貿商場的通知函,該商場也是 4 月 30 日收到的通知," 史貝斯公司單方停止經營店鋪、解除租賃合同的行爲屬于嚴重違約的行爲,給我公司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目前,Space 健身房所在商場暫時承擔了承接會員維權的工作。據多位受訪者介紹,目前太古彙等商場物業提供會員登記自己的相關信息的窗口," 我們當時登記的時候,還有一些老師也在現場登記,他們也被 Space 欠了工資。"
2016 年,Space 首店進駐北京潮流地标太古裏,面積 900 平方米,鄭恺、吉克隽逸等明星到場助陣。目前 Space 的門店幾乎都集中在北京和上海的核心商圈,其環境好空間大,提供鞋子和沐浴,會員體驗極佳。
疫情期間 Space 場館很明顯并不能盈利,但依然沒有關停。不過現在看來,Space 的爆雷或許已有過預兆。2022 年,上海港彙恒隆店閉店;去年 10 月底,位于杭州湖濱銀泰的 Space 門店閉館;在今年 1 月位于上海新天地的門店關閉。
2
健身行業頭部品牌都不好過
去年,瑜伽頭部品牌梵音,一夜全線 " 停業 ",也是高端健身行業進入寒冬的一個縮影。
梵音瑜伽作爲國内 20 多年數一數二的品牌,曾經是瑜伽行業的标杆,它的驟然倒下使得很多業内人士唏噓不已。
梵音瑜伽在業内積累了較高的口碑和知名度,有同行稱其爲 " 行業的傳奇 "。
2002 年,饒秋玉創立 FineYoga 梵音瑜伽,之後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都等城市開設 80+ 所會館,累計服務會員規模超過 50 萬名,瑜伽教培人員超過 6 萬名,總計年營收近 5 億。
52 歲的梵音瑜伽創始人饒秋玉便是品牌最佳的代言人,其在瑜伽領域有較大影響力,是中國瑜伽領域開館規模最大,教培規模最大的品牌創始人之一。
而如今梵音瑜伽輝煌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債台高築。據報道,目前預計員工工資、物業、房租類似 2 億左右,加上未耗課 6 億左右,預計 8 億債務。
事實上,國内頭部瑜伽品牌都不好過,多家連鎖瑜伽品牌先後陷入經營困境,生存艱難。
據統計,2022 年,瑜伽課程服務全年規模下滑,以線下團課爲主營業務的瑜伽服務受到疫情波及影響很大。疫情好轉後部分資金力量薄弱的中小型瑜伽館面臨着沉重的成本壓力經營困難。
2022 年 2 月,瑜伽連鎖品牌上海瑜舍瑜伽暴雷,其微信公衆号發布通知,旗下社區門店全部停止營業。瑜舍瑜伽官網上顯示,品牌在上海、杭州、北京、貴陽等地擁有門店近 200 家,其中大部分爲社區店。
此外,相關媒體曾報道,2022 年 10 月在上海經營近 10 年的 Mysoul 瑜伽館突然停業之後,會員退費問題依舊沒有被處理。據統計,該健身館待退金額已經超過 50 萬元。曾在上海某瑜伽館擔任過店長的業内人士表示,2021 年門店的債務與往年相比翻了一倍,主要是停業期間房租、水電、工資一樣都不能少,入不敷出,很難經營下去。
2022 年 10 月,連鎖健身品牌、國内最大健身管理公司之一一兆韋德的董事長金宇晴新增股權凍結 4050 萬元,股權将凍結至 2025 年 10 月 12 日。據天眼查風險信息顯示,該公司目前存在多條訴訟信息,案由多爲服務合同糾紛。
除了高端健身連鎖企業不斷爆雷,近期米其林等高端餐廳也在不斷關店。
3
高端餐飲 " 瘋狂 " 關店
近日,北京米其林餐廳 Opera BOMBANA 突然在其官方公衆号發布了一份 " 道别信 ",于 4 月 14 日正式停業。
Opera BOMBANA 創辦于 2013 年人均客單價近千元,有着 " 北京意大利菜餐廳天花闆 " 之稱,曾多次入選黑珍珠餐廳并于 2022 年還摘獲米其林一星,還是明星高圓圓、趙又廷辦婚禮派對的餐廳。
無獨有偶,TIAGO 旗下在北京的所有門店近日被爆關閉。一位網友稱,4 月 10 日晚其與朋友相約去頤堤港的 TIAGO HOME KITCHEN 吃飯,卻發現門店大門緊閉。" 原來的玻璃門都被購物中心的廣告包起來了,從門縫裏往裏看了看,裏面黑乎乎的。" 後來發現門店貼了商場通知,顯示 TIAGO 從 4 月 1 日晚就閉店停業了。
成立于 2014 年的 TIAGO 集團,十年裏創立了 4 個餐飲子品牌,門店最多時達到 8 家,是北京 " 西餐老網紅 "。旗下的泰餐品牌摩登泰,也曾獲得北京米其林必比登推薦餐廳。
根據 TIAGO 微信公衆号的信息,TIAGO 旗下共有 TIAGO HOME KITCHEN、KEAAMI · 摩登泰、CASA TALIA 以及 TIAGO URBAN KITCHEN4 個品牌,在北京共有 6 家門店。目前,包括曾獲北京米其林必比登推薦的摩登泰等門店在大衆點評上均已 " 查無此店 "。
值得一提的是的,TIAGO 的突然關閉,導緻有消費者的儲值 " 石沉大海 "。在社交媒體上,有網友曬出 VIP 卡儲值,餘額少的有數百元,多則數千元。一位網友表示,TIAGO 事先并未通知消費者退卡," 之前問店裏,還說設備維修。沒想到突然就關門了,我卡裏還剩下 1200 多元的儲值餘額。"
事實上,餐飲行業一直流行着這樣一句行話," 神仙難過三四月 "。每年春節過後,餐飲行業都要曆經數個月的經營淡季。而相較去年,今年的餐飲市場似乎更殘酷——淡季更淡,競争更加白熱化,洗牌速度也在進一步加快。
據企查查數據顯示,2024 年第一季度餐飲相關企業的注吊銷量達 43.3 萬,是去年同期的 2 倍多。其中,高端餐飲業的日子似乎更不好過。尤其在高端餐飲最爲成熟的城市上海,一場洗牌正在上演。
已經營 15 年的 Osteria 生蚝海鮮餐廳,計劃于 5 月 30 日正式停業。該店開在上海陝西西路,人均客單價約 500 元。
除此之外,曾經紅極一時的 " 早餐界愛馬仕 " 桃園眷村,近年來也開啓了瘋狂閉店模式。
桃園眷村店鋪一般開在 LV、愛馬仕等奢侈品店旁邊,設計考究、裝修精美,店裏主打豆漿、油條等傳統早點,價格自然是奢侈品的價位,一小碗豆漿 12 元,一根油條 8 元,一個燒餅 28 元。
2014 年 " 桃園眷村 " 成立,很快攪動了早餐業态,僅一年多的時間,從上海單店拓展到其他城市,巅峰時期多達 40 家。
然而近年來," 桃園眷村 " 頻頻傳出公司負責人被限制高消、股權凍結等風險問題,旗下 20 家公司或注銷或存在經營風險預警。
消費降級之下,情勢急轉直下,無人在願意爲高傲的早餐買單,閉店潮從北到南,截止 2024 年 3 月,在中國的門店隻剩上海泰州路和成都太古裏 2 家。
事實上,上述高端餐廳的倒閉、結業并非孤例。從上海高端餐飲市場來看,其數月以來洗牌不斷加劇。
從數據上看,上海高端餐飲業在過去近一年時間裏出現了不小的規模收縮。
截至 2024 年 4 月 19 日,人均客單價在 500 元以上的餐飲店占比大縮水,從原本的 1.44% 降低至 0.8%,總門店數減少了 900 多家。
據第一太平戴維發布的《2024 零售商業趨勢報告》也指出,相較于 2022 年,2023 年上海高端精緻餐飲在各細分品類中,新租面積呈現明顯下降趨勢。這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投資者和品牌在開設高端餐飲新店時變得更加謹慎。
4
高端餐飲承壓?
2024 年春節前,資深美食評論家、自媒體一大口美食榜主理人小寬發文表示,傳統觀念中,春節前夕是高端餐飲業最爲繁忙的季節,本該是預約火爆、一桌難求。然而上海許多高端餐飲店并未如預料般迎來消費高峰,相反,部分餐廳豪華包房前的服務員們略顯清閑,哈欠連天。
小寬在文中指出,大環境壓力下," 消費降級 " 成爲主流,商務活動縮減,高端餐飲消費者的總數在減少。同時,年前,一張 " 禁止榜單 " 在上海餐飲圈流傳,引發了當地部分高端餐飲從行業者的焦慮。" 據說這個榜單是上海公務員與國企幹部不得消費的餐廳清單。在嚴查腐敗的大背景下,這個榜單的‘效力’堪比炸彈,入選者人心惶惶,未入選者也人人自危。"
知名高端餐飲集團甬府餐飲的掌門人翁擁軍亦曾在媒體采訪中表示:2023 年的餐飲市場好似過山車,本期待一路攀升的業績曲線,卻遭遇了意想不到的急轉直下,現實與期待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高端餐飲遭遇挑戰的情況,并未随着餐飲消費旺季的到來緩解。
有業内人士認爲,很多消費者已經變得非常 " 務實 ",與高級餐廳的 " 氛圍感 " 相比,方便快捷、高性價比甚至極緻性價比的餐飲品牌已經成爲更多人的選擇。
翁擁軍曾表示," 高端餐飲 " 跟 " 精緻餐飲 " 并不是可以畫等号的類型。精緻餐飲可以價位做得很大衆化,也可以做得很高價位。但高級餐廳肯定是高價位的。符合消費理念的高級餐廳應該最具有的是它的獨特性,不是每家餐廳都能做成高級餐廳。"
對此,業内人士認爲,以前高端餐飲的客群多數是以消費實力強的消費者爲主,但如今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在發生改變,很多年輕的消費者喜歡獵奇嘗鮮,并且注重品質和情緒價值。" 他們不一定追求貴,但是會追求品質和性價比。未來,高端餐飲向着精緻餐飲轉變将成爲大方向。"
除了高端餐飲的轉變,不少傳統精品商超迎來困境與謝幕,在折扣業态興盛與加速下沉的當下,行業正迎來新舊交替的洗牌時刻。
5
高端精品超市的掙紮與困境
日前,一則 " 上海城市超市全部關閉 " 的新聞讓高端精品超市成爲行業的關注焦點,
4 月 16 日,上海中高端超市城市超市宣布全面關店,這家曾經在上海擁有 10 家門店的城市超市,從此謝幕。
根據城市超市發布的告知書,2024 年 4 月 16 日起,上海城市超市将全面停止所有業務。至于閉店原因,城市超市坦言 " 因經營舉步維艱,盡管采取了多種自救手段依然難以爲繼。"
上海城市超市于 1995 年在上海創立,定位爲 " 高端進口精品超市 ",是上海乃至長三角規模最大的進口食品與日用品超市之一。據微信公衆号自動回複顯示,在宣布閉店前,上海城市超市有 9 家門店營業。
實體零售業的困境并非城市超市一家。近年來,随着環境的變化,以及消費者購物習慣的改變,傳統實體零售企業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從行研數據來看,2023 年,實體零售行業的整體規模較 2022 年下降了 5.2%。其中 , 大型超市、百貨商店等中高端零售企業的下滑尤爲嚴重,銷售額同比下降了 8.4%。
同時,實體零售企業的毛利率也持續走低,從 2020 年的 15.6% 下降到 2023 年的 12.8%。這進一步說明,在成本上漲和競争加劇的情況下,傳統實體零售企業的經營壓力日益加大。
在折扣化思潮席卷行業的當下,向價格要競争力成爲很多商超企業的變革方向,而高端業态,尤其是精品超市貌似已經不再具有現實操作意義。這也是當下整個行業都在關注和思考的課題。
按照正常邏輯,在消費加速分級的當下,作爲單獨業态,品質化、高端化消費客群存在,發展空間也一定存在。但從實際表現看,無論是上海城市超市的全部關閉,還是華潤 Ole' 的精品化策略,抑或是來自香港的 City Super,高端精品業态在國内市場表現都不是很理想。
從整個大環境傳導至消費者購物習慣的改變,使得消費者對商品品類、價格、體驗等方面的需求有了不一樣的追求,加之供應鏈、人工成本等各方面的壓力,也加劇了該業态的經營困難。
從市場變化來看,不管是平價超市還是高端超市,價格力都已經成爲商品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價格體系的調整已經成爲店面調整的必選策略。這個價格體系的調整,包含供應端的議價和零售端的比價,既要求供應鏈調整,也要在經營管理層面做出調整。
從市場發展環境和業态競争看,高端超市、專業店發展确實遇到了很大困境,如何重新理順業态發展邏輯,找到核心競争力才是破局關鍵。
正如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陳立平所說," 對于零售企業來說,接下來的一年也是很難的一年,最大的一個變數是今明兩年也會進入到零售業的整合階段。"
他表示,性價比肯定是未來的趨勢。但在低價格的大趨勢下,分化的細分市場甚至是高端市場,也有很大的一些希望和增長。例如,日本面向高端人群的成城石井,發展得也很好。
行業已經進入加速洗牌階段。顯然,有人吃肉,有人喝湯,還有人跑路。(靈獸傳媒原創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