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企業正處于兩個時代的切換期。
中國經濟正從高增長時代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即從過去高增速、工業化、城市化、房地産化、人口增長、出口高增長和全球化時代,轉向中低增速、後工業化、後城市化、後房地産化、老齡化、謀求産業出海和技術創新以及地緣政治風險加劇的時代。
近幾年,這兩個時代切換遭遇艱難的挑戰,内部處于新舊動能轉換陣痛期,外部處于從出口經濟轉向出海經濟的關鍵期。
在 10 月 30 日的中國企業高質量出海論壇上,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白重恩也從宏觀的視角分析中國企業出海。白院長認爲,當前中國投資回報率持續走低,國内卷得非常厲害,同時出口變得越來越困難,我們需要 " 走出去 "。
中國企業爲什麽要出海?其背後的經濟邏輯是什麽?出海是中國經濟的出路嗎?
本文從宏觀角度分析從出口到出海的經濟邏輯,從微觀角度分享企業出海的經驗。
一、從出口經濟到出海經濟
爲什麽要出海?
這是近些年中國很多企業,不管是出口企業、制造企業還是互聯網企業、服務型企業,都在思考的問題。
僅僅是因爲美國對中國加征關稅嗎?當然,這是最直接的原因。但其實,中國企業從出口走向出海,是受深層次的經濟規律所驅使的。
中國是一個轉型國家。與當年日韓相似,中國在經濟轉型的中早期采用 " 強出口、強投資 " 的發展模式,即通過廉價的勞動力、土地以及優厚的産業政策,吸引外資和技術,大力發展出口制造業。
假定外需強勁的前提下,政府發展經濟最簡單的策略,就是最大限度地集中和動員社會資本,大規模地投資制造業以及與之配套的基礎設施。
爲了集中社會資本,過去中國采取了以國有商業銀行、間接融資爲核心的金融市場(弱化資本市場),以及對利率、彙率和跨境資本有管制的金融制度。這種金融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資本外流、貨币窖藏、儲蓄被消費,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社會的儲蓄率,然後通過國有商業銀行的信貸工具将儲蓄率最大限度地轉化爲投資率。
根據凱恩斯主義和羅斯托的起飛理論,高投資率帶來高增長率,持續有效的投資推動經濟的快速增長。
在過去 20 多年,中國的投資率始終維持在 40% 以上,爲全球平均水平的兩倍。在固定資産投資中,制造業、基建、土地及房地産的占比達到 70%,政府财政、國有銀行信貸、以及居民的資本,高度集中在這三大領域。
而持續大規模的投資,不斷地吸引海外轉移的技術,幫助中國在短短三十多年的時間裏,建立了世界最完整的制造業産業鏈。中國制造的優勢不是領先的技術,而是具有規模效應的産業鏈,産業鏈規模效應極大地壓低了制造成本,推動了中國出口以及外彙的高增長。
這就是出口經濟時代,及其内在邏輯。
不過,這種好日子被 2018 年中美貿易摩擦打破。由于美國聯邦政府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同時實施産業鏈轉移政策,一些産業不得不考慮轉移至海外。
2020 年全球公共衛生事件大爆發,全球供應鏈受阻,在宏觀政策刺激下美國需求全面反彈,中國出口迎來一輪 " 潑天富貴 ",單月出口額飙升至 3000 億美元。
2022 年,中國進出口總金額達到 6.31 萬億美元的曆史峰值,其中出口商品金額 3.6 萬億美元,貿易順差達到 8776 億美元。
2023 年世界進入後疫時代,歐美需求逐漸降溫,全球供應鏈逐漸恢複,中國出口增速下降,同時企業出海的焦慮再度上升。這一年,也被稱爲中國企業出海的 " 元年 "。
與出口相比,出海是另一個維度。
出口,主要指商品出口,即企業使用國内的供應鏈生産,除了進口部分關鍵技術、設備和礦産資源外,其它都取自國内的資源,雇傭國内的工人,租賃廠房,采購原材料,向銀行貸款,享受國内的政策,然後加工出制成品或半成品出口到全球市場。
出海,指的是全球化經營,即企業使用全球産業鏈生産,雇傭當地的工人,租賃當地的廠房,采購當地及全球原材料,然後加工産品向本地、全球市場銷售,還可能需要在境外融資、并購、協作研發。
出口是過去中國企業駕輕就熟的操作,而出海對大多數中國企業來說是陌生的,甚至有些擔憂的。出口企業主要在業務領域與海外客戶打交道,出口商對海外的市場風險、營商環境、政府政策、勞資關系等不了解。
從出口轉向出海,是偶然的、被迫的,還是規律使然?
在很多企業主觀念中,如果不是美國發動貿易摩擦,我們是不會離開中國的。換言之,貿易沖突成爲了中國企業出海的直接因素。近兩年,随着歐美需求的回落和國内市場有效需求不足,中國企業出海的叙事伴随着一種悲觀情緒、被迫情結—— " 不出海,就出局 "。
實際上,一個經濟體從出口到出海存在内在的經濟規律。
很多人誤以爲,商品出口等于全球化。其實,商品出口隻是全球化的第一步,即商品全球化(1.0);出海是全球化的第二步,也就是價值鏈融入國際市場,資源要素全球化(2.0);第三步是人的全球化(3.0)。
通常,轉軌國家中早期發展出口經濟。在全球公共衛生事件期間,中國出口經濟達到了曆史峰值,爲全球提供了接近 40% 的産能,對全球 100 多個國家貿易順差。這是中國商品全球化(1.0)的巅峰。
但是,這種數量型增長将随着資源紅利的消失而逐步下降。在強出口支撐下,強投資不斷地消耗國内的勞動力、城市土地、礦産資源、歐美轉移的技術紅利,經濟資源趨于稀缺、昂貴,國内的勞動力、土地、原材料成本上升,技術進步(引入技術或自主創新)的成本上升,國内投資回報率持續下降,出口競争力逐步減弱。
另外,轉軌國家中早期 " 強投資、強出口 " 的增長方式容易催生兩個問題:一是大量資本集中在投資領域,導緻消費有效需求不足,當經濟增速下降時,缺乏足夠的内需以支撐龐大的産能;二是過度幹預的成本控制政策和有管制的金融制度,形成長期巨額貿易順差,進而容易引發貿易摩擦,最終反噬出口經濟。
從國家層面來看,面對國内需求不足、國際貿易條件緊縮,政府正在尋求産業結構轉型升級,一方面淘汰落後産能,淘汰那些高耗能、喪失成本優勢的産業,另一方面将資源集中在新技術、新産業、新制造等新動能上。
從企業層面來看,服裝、鞋帽、家具等廉價制造企業不得不将産業轉移到海外的成本窪地,而掌握技術的大型制造企業也在謀求出海,試圖整合全球産業鏈,成爲全球化企業。
所以,從高增長、工業化、城市化時代到中低增長、後工業化、後城市化時代,與之對應的全球化模式,就是從出口經濟走向出海經濟。
其實,出海不完全是悲情叙事,是在國内外壓力環境下、受經濟規律支配的一種理性選擇、理性叙事。
從出口經濟到出海經濟,标志着一個經濟體、一家企業真正融入了全球化。
二、從單翼模式到雙翼模式
何爲出海經濟?
野村綜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根據經濟體工業化程度的不同(辜朝民,2023),将經濟發展分爲三個階段:第一,在劉易斯拐點前的城鎮化、工業化階段;第二,跨越劉易斯拐點的黃金時代;第三,被追趕的階段,即産業向海外轉移,被新興經濟體追趕。
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等大多數國家都經曆了跨越劉易斯拐點的黃金時代,如今成爲了 " 被追趕 " 的全球化經濟體(2.0)。除了勞動力外,這些國家的信息、資本、技術都已經融入到全球産業鏈中,他們的大型企業基本上是全球化企業。
根據辜朝明的觀點,日本在 90 年代開始進入 " 被追趕經濟體 "。在 1997 年到 2005 年,日本企業經曆了艱難的債務出清。之後,日本企業開始擴張資産負債表,借助序列制優勢,在海外大規模投資,不僅制造業出海,銀行等配套服務業也跟着出海。
從出口經濟轉向出海經濟,日本當時的背景跟中國當下有兩個相似之處:一是日本與美國之間曠日持久的貿易摩擦;二是日本在 90 年代泡沫危機後進入低增長、後工業化、後城市化和老齡化時代,國内有效需求長期不足。
如今,日本經濟完成了從出口到出海的艱難轉型。日本企業真正做到了全球化經營,不僅在中國、泰國等新興國家投資,還大量投資美國、歐洲,三大經濟體各占三分之一左右。他們在歐美市場融資、投資金融産品,在新興國家利用廉價的土地和勞動力投資實體,使用全球人才經營全球市場,同時國内研發并掌握核心技術。
我們可以用兩個指标來衡量出口到出海的經濟轉型:對外貿易順差代表出口經濟,第一次對外投資所得淨額代表出海經濟。
在八九十年代,日本是出口經濟,對外貿易順差巨大,巅峰時期達到 1200 億美元;進入 2000 年,尤其是 2007 年後,轉向出海經濟,對外貿易順差逐步縮小,甚至一度出現巨額逆差,2023 年貿易逆差達 660 億美元;同時,對外投資第一次所得淨額迅速擴大,2023 年達到 2493 億美元。
2023 年,在日本上市公司中,40% 的營收來自海外市場,在前 10 大上市公司中,70% 的營收來自海外市場。日本大型銀行也轉型爲全球化金融機構。三菱日聯、三井住友金融、瑞穗金融的海外信貸淨利息收入占比分别爲 90.6%、85.0% 和 67.2%。
日本财務省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 2023 年底,日本的對外淨資産高達 471.3 萬億日元,比上一年大漲了 12.75%。按當下彙率核算,日本的對外淨資産約爲 3.15 萬億美元,而去年日本 GDP4.21 萬億美元。所以,有人說,日本在海外還藏着一個 " 日本 "(資産是存量概念,GDP 是增量概念,不可直接對比)。
不過,日本從出口經濟轉向出海經濟的曆程,也讓很多人包括政策部門感到擔憂。産業出海帶來的産業空心化,引發失業率上升、創彙能力下降、國内生産總值下降等問題。
其實,不同國家的全球化形态存在差異,我們看看德國模式。
德國是出口經濟和出海經濟都很強的國家。2023 年,德國貿易順差達到 2423 億美元,同時對外投資第一次所得淨額也達到 1554 億美元。德國既是一個出口經濟體,也是一個出海經濟體。這說明德國的産業資源配置非常好,該出海的出海,該留在國内的留在國内,而且各自都具有競争力。
日本與德國最大的差别在于,日本從 90 年代中後期開始遭遇了持續的大衰退,國内有效需求崩潰導緻中小企業破産、大型企業集體出海,重創國内産業鏈和出口經濟。而德國經濟長期保持穩定,歐洲一體化中穩定的需求支撐起國内産業鏈,同時又在新興市場大規模投資。這說明德國的産業資源全球化配置很有效。像德國大衆、巴斯夫,是兼具出口能力和出海能力的全球化企業。
日本經濟從出口轉向出海,屬于 " 單翼切換 ",德國則保持 " 雙翼飛行 "。
盡管德國經濟當下面臨挑戰,其國内外産業鏈也被迫重組,但德國的案例告訴我們,出口經濟與出海經濟并不矛盾,關鍵是我們該如何在國内以及全球化中有效地配置産業資源。
很多人讀完辜朝明的《被追趕的經濟體》一書,認爲中國正處于被追趕的階段,正如當年的日本、美國。但是,辜朝明将當前的中國定位爲第二階段。所謂跨越劉易斯拐點的黃金時代,就是随着城鎮化、工業化基本完成,勞動力人口下降,工資收入增加,推動國内需求增加,刺激企業擴大産能、提高利潤。
這兩種定位似乎都不準确。中國能否進入跨越劉易斯拐點的黃金時代?過去,中國長期 " 強投資、強出口 ",國内有效需求不足。當人口下降時,國内有效需求可能進一步下降,如何保障就業和推升工資?
在一些産業上,中國的成本優勢下降,新興國家對我們構成一定的追趕。不過,辜朝明定義的 " 被追趕 ",是跨越了劉易斯拐點的黃金時代,企業的競争力都達到了一定的水平,具備投資全球市場的能力。日本經濟先經曆了跨越劉易斯拐點的黃金時代,然後遭遇泡沫危機,再進入被追趕的階段。所以,中國企業所面臨的環境更爲複雜。
從數據上來看,當前,中國還是一個出口經濟體,貿易順差巨大,但對外投資第一次所得收入長期爲逆差。美國與中國相反,貿易逆差巨大,對外投資第一次所得淨額規模不小。
2023 年,中國貿易差額爲 8221 億美元,對外投資第一次所得淨額爲 -1482 億美元;同期,美國貿易差額爲 -10632 億美元,對外投資第一次所得淨額爲 1366 億美元。
下一個時代,中國像日本從出口經濟走向出海經濟、完成 " 單翼切換 ",還是類似于德國出口經濟與出海經濟并舉、實現 " 雙翼飛行 "?
國家層面,這取決于政府能否通過宏觀政策、制度改革解決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企業層面,則取決于企業能否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和全球化經營能力。
三、從中國制造到全球經營
該如何出海?
出海的難度、風險都要比出口大得多,企業在不熟悉的海外市場環境中跟對手貼身肉搏,可能需要面對和解決非常複雜、具體和不确定性的問題,例如政策不穩定導緻投資打水漂,隐性成本沒法控制,法律不熟悉吃大虧,價值觀沖突導緻生産停滞,等等。
面對這些重要的問題,企業需要多到實地考察,多聽聽前人的經驗。
在這次中國企業高質量出海論壇上,我在現場聽聯想集團董事長楊元慶分享聯想出海 20 年的經驗,包括各種奇怪的遭遇、碰到的坎、吃過的虧和最終的解決辦法,細節滿滿,感慨良多。同時,在論壇上,我的朋友秦朔老師贈送了我一本其與劉利平共同撰寫的新書《出海》。這是一本内容豐富的出海商業史,其中不乏值得參考的經驗。
實際上,中國有一批先知先覺的大型制造企業,他們早在 10 多年前、甚至 20 年前就已經率先出海。這些企業在海外走過不少彎路,但它們都已經成爲全球化企業。
他們是如何出海的?如何打造 " 雙翼飛行 " 能力?
下面以聯想爲例分享一些現場聽到的經驗與自己的體會。
聯想,可能是中國最早出海的大型制造企業。據楊元慶介紹,早在 2000 年,他率領團隊前往美國,拜訪了微軟、英特爾、IBM 後,在加州圓石灘下定決心将聯想打造成爲一家全球化企業。
楊元慶将聯想出海的經驗總結爲 " 三大關鍵支柱和兩大基座 ",其中有相當的共性和參考價值:
一是全球化供應鏈。
從中國供應鏈到全球化供應鏈,是中國企業出海的價值鏈變革。聯想使用的是混合制造供應鏈,形成了以中國 - 日本 - 美國爲支點的研發三角,全球統一配置和管理的采購、制造、物流網絡;實現 " 全球資源、本地交付 ",墨西哥供應整個北美,匈牙利供應歐洲,巴西、阿根廷、日本、印度由本土供應,還在沙特建設生産基地面向中東 - 非洲供應。
具體來說,一台筆記本電腦,在美國設計,在日本工程化,在中國生産與組裝,在全球 180 個市場銷售與服務。其中,電池、鍵盤和接口等部件産自中國,内存産自韓國,處理器産自馬來西亞,主闆上的關鍵元器件來自法國和越南,操作系統來自美國。
二是全球化研發體系。
蘋果、巴斯夫、豐田等全球化企業,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國内掌握核心技術,但是他們的研發體系是全球化的。
掌握全球核心技術是 " 雙翼企業 " 實現出口和出海并舉的關鍵。
聯想在深圳有一個智能化工廠叫南方基地,我曾經去這個基地考察過。這個工廠,定位爲聯想的全球 " 母本工廠 ",承擔着三項任務:率先應用最先進技術,形成可複制、可推廣的方案,孵化創新理念和創新産品。南方基地代表着聯想最先進生産力的一切技術、流程、方案,最先從這裏投入使用,形成被驗證、标準化、可複制的運作流程和解決方案後,再向全球輸出,而且輸出的對象不限于聯想内部工廠,還有外部合作工廠,以及外部客戶。
三是本地化經營管理。
現在的全球化産業鏈存在脆弱多變、複雜交織的新問題。日本、印度、阿根廷、巴西這幾個市場都是出海困難市場,企業需要足夠接地氣,還要有智慧。
楊元慶舉了一個例子,日本消費者偏愛 Made in Japan 的産品,聯想就通過與 NEC 和富士通的合資,利用他們在米澤和島根的工廠生産電腦提供給日本用戶,又學習他們精良的工藝标準,以及嚴苛的質量把控,反哺我們國内制造能力的提升。這叫貼近本地市場構建韌性供應鏈。
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價值觀融合,尊重當地習俗和文化,通過合作在當地市場塑造企業公民形象。
當下,全球化浪潮在國際地緣政治震蕩和人工智能革命中洶湧澎湃,中國經濟正在進入下一個時代:出口經濟轉向出海經濟。經濟政策、制度改革和開放程度決定着其 " 單翼切換 " 還是 " 雙翼飛行 ",經濟産業升級和技術創新水平決定了中國全球化企業的國際競争力。
下一個時代,有多少 " 雙翼飛行 " 的企業決定着中國經濟的全球化格局與競争力。
中國企業正站在時代的 " 風陵渡口 "," 一水分南北 ",入中原,還是入秦川,微觀上或許各有思量,但宏觀上别無選擇地被推入全球化浪潮中。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智本社,作者:清和(智本社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