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吳抒穎
編 輯丨林曦
圖 源丨視覺中國
房地産行業信心攻防戰蔓延到了最優質的房企——萬科,這家引領行業二十餘年的房企,到了不得不面對金融機構以及資本市場拷問的微妙時刻。
在上周經曆頻繁的股債波動後,萬科于本周一(11 月 6 日)下午召開了金融機構溝通會,深圳國資委、萬科大股東深圳地鐵和萬科管理層,悉數站到台前。
這種戰鬥在一線的陣勢,在近年來國資對房企的支持中并不多見。國資委、大股東深鐵下午也提到了對萬科的一些實質性支持,包括通過項目合作、優化股權投資結構、債券認購、協調金融機構融資等。強有力的舉措,體現了深圳國資對萬科的重視。
萬科的情況也并沒有那麽糟糕,作爲國内爲數不多還能保持 " 投資級 " 評級、銷售表現也還不錯的頭部房企,它是被市場悲觀情緒累加所 " 誤傷 " 的。
但是,墨菲定律在金融市場是不可忽視的存在,一旦金融機構對萬科形成擠兌,萬科将會面臨更大的不确定性。此時此刻,萬科最迫切需要的,就是這些金融機構對之大力的支持。隻有金融機構、購房群體等都對萬科有信心,萬科才能夠挺過樓市最艱難的階段。
表态
深圳國資此次對萬科的支持是全方位的。這是因爲,萬科在國資系統具有重要影響。
深圳國資委在會上表示,2016 年,當萬科正常經營受到嚴重影響時,深圳國資以市場化、法治化方式給予支持,深鐵集團入股成爲萬科第一大股東後,深圳國資從發揮積極股東作用出發,出台了專門制度,以 " 管資本 " 方式參與萬科治理,并将萬科納入統計報表範圍。
萬科納入報表範圍後,爲深圳國資系統貢獻了相當的營收和利潤比例。深圳國資委也表示,萬科總資産、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在深圳國資中占比均超三成以上,萬科的經營發展對深圳國資具有重大影響。
正是因爲萬科的重要性,深圳國資委對萬科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支持。
深圳市國資委表示,充分認可和信任萬科團隊的專業性,萬科長期堅持穩健的經營策略和财務政策,具備足夠的安全性,并未出現傳言所說的财務風險、管理風險。
如有需要或遭遇極端情況,深圳市國資委有充分信心、足夠的資金資源和工具,通過項目合作、優化股權投資結構、債券認購、協調金融機構融資等一切可能的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幫助萬科積極應對。
深圳國資委具有豐富的工具箱。其表示可動用的手段包括但不限于通過受讓、合作開發等方式加快推進萬科大型城市更新項目開發建設;通過協同、合作等方式,提高萬科持有的各類投資性房地産的流動性;配合萬科優化長期股權投資結構;積極組織市屬國有企業市場化方式參與債券認購等工作;積極協調各類金融機構加大對萬科融資的支持力度等。
這些舉措,在市場看來具有相當的分量。業内人士分析,國資如此立場鮮明地力挺企業實屬罕見,這說明此次面對來勢洶洶的做空勢力和市場過度的恐慌情緒。此外,深圳國資選擇與萬科共同面對,體現了國資大股東對萬科的高度重視。更重要的是,深圳國資不僅有鮮明的表态,還有多項具體舉措,無疑是給過度恐慌情緒所影響的市場各方吃下 " 定心丸 "。
馳援
作爲萬科大股東的深圳地鐵,則在會上提出了更詳細的支持措施。
深圳地鐵董事長辛傑表示,深鐵對萬科的 " 實質性支持 " 過去從未間斷,未來更加強化。針對近期資本市場的異常波動,他認爲,當下信心與團結尤爲重要,30 多年來,萬科曆經多次大風大浪,仍一直走在行業前列,用時間證明了自己。此次萬科管理團隊也一定會不負衆望,以實際行動,消除市場恐慌。
辛傑表示深鐵已經準備了豐富的 " 工具箱 ",将根據市場情況進行有序釋放以支持萬科。
這些具體的舉措包括,以市場化、法治化方式,承接萬科在深圳的部分城市更新項目,幫助萬科盤活大宗資産,爲萬科注入新的流動性,交易金額預計超過 100 億元;同時積極準備,擇機購買萬科在公開市場發行的債券,提振市場信心。
最後,辛傑再次堅定地表态,萬科背後是深圳地鐵,深圳地鐵背後是深圳國資,其本次出任萬科集團董事會副主席也充分地體現了深圳國資對萬科的信任與支持,深鐵自始至終都将與萬科堅定地站在一起。
信心
深圳國資大力支持,萬科的安全系數得到了提升。
萬科董事會主席郁亮說,感謝深圳市國資委和深鐵集團在關鍵時刻對萬科強大、有力、源源不斷的支持,對管理團隊的長期信任,相信大家攜手一道,一定能邁過行業這個關口。
從經營面上看,萬科的資金周轉,銷售情況仍能夠支撐它渡過償債高峰期。
根據萬科三季報,今年前三季度,萬科累計實現營業收入 2903.1 億元,同比下降 14.0%;實現歸母淨利潤 136.2 億元,同比下降 20.3%。盡管營收和利潤均有回調,但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實現正向有質量的盈利已屬不易。
更關鍵的指标是,萬科的銷售正在持續好轉。
11 月 2 日,萬科發布銷售簡報顯示,今年 1 月,萬科實現合同銷售金額 318.3 億元,同比持平,并連續 2 個月銷售近 320 億元。今年前 10 個月,萬科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 3124.4 億元。
郁亮提到,萬科對市場一直有信心,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不能指望政策一招解決所有問題。市場的恢複需要三組力量的合力:能買、想買、需要買。
郁亮還說,恢複信心其次是需要時間,每一輪房地産周期調整,從政策底到市場底,再逐步修複到合理水平,都需要時間。
但萬科也已經看到了光明:郁亮表示,近兩年壓力大的原因,在于商品住宅建設交付洪峰與銷售連續下滑疊加在了一起,但從行業施工情況看,到明年下半年這一疊加過程就能基本結束。
如果從财務指标分析,萬科并沒有理由被懷疑。
現金流方面,萬科已連續 14 年保持經營性現金流爲正,前三季度覆蓋 37 個新項目地價支出後仍然保持爲正。截至 3 季度末,萬科在手資金 1037 億,對短債的覆蓋倍數 2.2 倍。年内公司已無境外融資到期,境内待償還信用債僅 3.8 億元。
假若萬科保持這一銷售回款水平并持續,在極端的狀态下,萬科應對明年的償債高峰也是在力所能及範圍内。
事實上,金融機構對萬科的表現,也抱有較強的信心。
一位頭部金融機構的人士對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認爲," 短期對萬科悲觀是過度反應了。未來的關鍵在于能不能發出來信用債。如果融資渠道沒有被關上,現在如臨大敵是不必的。"
此外,萬科的股債表現也在修複。2023 年 11 月 6 日,萬科股價報 11.97 元 / 股,大漲 6.21%,總市值爲 1428.11 億元。與此同時,萬科債券也在當日迎來了強勢反彈。
資本市場的支持,是萬科當下最需要的禮物。在深圳國資強有力的支持下,金融機構對萬科的信心也将有望持續恢複,曙光就在眼前。
本期編輯 黎雨桐 實習生 譚雅涵